画卷

huà juàn [ hua juan]
繁体 畫卷
注音 ㄏㄨㄚˋ ㄐㄨㄢ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画卷 huàjuàn

(1) 成卷轴形的画

picture scroll

(2) 比喻动人的壮丽场面

a moved and magnificent scene

词语解释

  1. 裱后带轴的长幅图画。

    宋 苏辙 《次韵王定国见赠》:“屡出诗章新管籥,偶开画卷小山川。”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隐趣》:“弄笔窗间,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蹟、画卷纵观之。” 清 松泉老人 《墨缘汇观录·名画上·宋迪秋山图卷》:“此卷且有‘奉华瑶暉’印章及 元 末诸公题咏,宜为 宋 人画卷中之錚錚者。”

  2. 比喻动人的场面或情景。

    魏巍 《壮行集·开辟中国的黄金时代》:“我们感激 毛主席 和他的战友们,他们在通宵不熄的烛光下写下了这部社会主义的灿烂画卷。” 冯牧 《不断革命的战歌和颂歌》:“当我们把这些诗篇排列在一起,在我们眼前就出现了一幅充满着革命者的豪情壮志的我们时代的丰富的画卷。” 何为 《从苏家坡到古田会议》:“今天,一幅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壮丽宏伟的画卷,已在辽阔的 中国 大地上迅速展现。”

引证解释

⒈ 裱后带轴的长幅图画。

宋苏辙《次韵王定国见赠》:“屡出诗章新管籥,偶开画卷小山川。”
明陶宗仪《辍耕录·隐趣》:“弄笔窗间,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蹟、画卷纵观之。”
清松泉老人《墨缘汇观录·名画上·宋迪秋山图卷》:“此卷且有‘奉华瑶暉’印章及元末诸公题咏,宜为宋人画卷中之錚錚者。”

⒉ 比喻动人的场面或情景。

魏巍《壮行集·开辟中国的黄金时代》:“我们感激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他们在通宵不熄的烛光下写下了这部社会主义的灿烂画卷。”
冯牧《不断革命的战歌和颂歌》:“当我们把这些诗篇排列在一起,在我们眼前就出现了一幅充满着革命者的豪情壮志的我们时代的丰富的画卷。”
何为《从苏家坡到古田会议》:“今天,一幅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壮丽宏伟的画卷,已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迅速展现。”

画卷的网络释义

画卷 (成卷轴形的画)

  • 成卷轴形的画;比喻动人的壮丽场面
  • 画卷造句

    长篇小说《李自成》展示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画卷。
    日子是美丽的画卷,时时开着鲜艳的花。
    他的致富设想为家乡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爷爷收藏了一幅明代的画卷。
    大师仔细地鉴赏这幅画卷,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桂林的山危峰兀立,峰峦叠嶂,犹如连绵不断的画卷。
    当一个人学会回忆的时候,那些值得回忆的东西,也许早就已经离开了他的生命,那些人,那些事,已经在岁月的默然不语中沉淀成一幅长长的画卷。
    微风拂来,樱花飞落,上下飞舞,串联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进了长江三峡,就好像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山水画卷。
    人生是一张画卷,行为是一支画笔。
    这幅横披长幅清明上河图画卷,令参观者纷纷驻足欣赏。
    这是一部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史诗画卷。
    远看,鱼池真像一幅美丽而连绵不断的画卷。形态各异的假山,清澈见底的池水,嬉戏玩耍的鱼儿,五颜六色的花朵,形成了一幅人间仙境,真让人沉迷在其中。
    李爷爷家的墙壁上挂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畅游漓江,饱览桂林山水,犹如欣赏百里画卷。
    人生,是一幅未作完的画卷,充满太多迷茫;无从下手;人生,是一列即将启程的列车,满载太多惊喜与激动;人生,是一张洁白的纸,一切的未知,总要有自己去创造,去努力。生命,是你,是我,用心绘出的独一无二的艺术。
    理想不是现成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描绘和渲染。
    雪落在江河,象给奔腾的江河撒上了冷凝剂,那千里冰封的景象,如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如果说苏州城像一幅精雕细镂的工笔画卷,那么这儿就像一幅写意的山水小品。
    黄昏的晚霞是一副美丽的画卷,出自哪位名人之手?哦,是大自然赋予了它生命,使它如此美丽!

    汉字详情

    huà [hua]
    部首: 521
    笔画: 8
    五笔: GLB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MUW
    四角: 1077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指事。金文。上面是“聿”( ),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本义:划分,划分界线)

    (2) 同本义

    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说文》

    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

    画壄分州。——《汉书·地理志上》

    (3) 又如:画野分疆(划分疆域而治);画土分贡(中国古代实行分封制,天子划分封地给诸侯,诸侯定期向天子朝贡);画地(在地上画界线);画界(划定疆界)

    (4) 绘画;作画

    为蛇画足。——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善画者多工书。——蔡元培《图画》

    善画者或兼建筑。

    (5) 又如:画学(绘画的学问);画壁(在墙壁上作画);画革(在皮革上书写);画癖(喜爱绘画艺术成癖)

    (6) 用画装饰的或以图案等装饰的 。如:画桥(彩饰的桥梁);画烛(有彩饰的蜡烛);画楼(彩饰的楼);画刹(有彩绘装饰的佛寺)

    (7) 签署;签押 。如:画敕(画押);画可(帝王在奏章上批可字,表示允准可行);画卯(旧时官署规定卯时开时办公,史胥差役按时赴官署签到)

    (8) 书写文字。亦特指写出带有标记性的文字 。如:画灰(在灰上写字);画沙(古代书家以为笔锋如锥画沙,方为高妙);画沙印泥(古代书法家推崇的一种用笔方法);画札(写字);画拉(方言。写)

    (9) 比画 。如:指手画脚;画符(道士用咒语画成符录);指天画地

    (10) 截止;停止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何晏集解引 孔安国曰:“画,止也……自女自止耳,非力极。”

    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汉· 扬雄《法言》。 李轫注:“画,止。”

    (11) 谋划;策划

    画,计也,策也。——《说文》

    孝公平画。——《商君书·更法》

    助画方略。——《资治通鉴》

    (12) 又如:画策(计划;筹划);划事(筹划事情);画制(筹画制度);画计(谋画)

    (13) 通“化”。教化 。如:画外(化外,指政令教化所不及之地)

    (14) 横划过去

    曲终收拨当心画。——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名词

    (1) 成品画

    画果真邪。——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不设色之画。——蔡元培《图画》

    中国之画。

    西人之画。

    (2) 又如:画本(泛指画册);画卷(裱后带轴的长幅图画)

    (3) 计策;计谋

    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柳宗元《封建论》

    (4) 一个不中断、不停顿的挥笔动作 。如:“人”字有两画

    (5) 书法的横笔 。如:他姓王,三画王

    (6) 皱纹;纹缕 。如:画石(有纹理的石头)

    英文翻译

    a painting, picture, drawing; to draw

    方言集汇

    ◎ 粤语:waa2 waak6
    ◎ 潮州话:锅7 锅8 ,uê7(uē) uêh8(uêh)

    宋本广韵

    juàn,juǎn [juan]
    部首: 230
    笔画: 8
    五笔: UDBB
    姓名学:
    仓颉: FQSU
    四角: 90712

    详细解释

    juǎn

    动词

    (1) (形声。从卩( ji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劵( juàn)声。( quǎn)本义:膝曲)

    (2) 把物弯转成圆筒形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 阿》

    赢缩卷舒。——《淮南子·本经》。注:“卷,屈也。”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卷甲而藏之。——宋· 苏轼《教战守》

    (3) 又如:卷舒(裹卷和舒展);卷帐(新郎在女家结婚,三日之后新婚夫妇带妆奁回到男家);卷坐(轿舆不调头,向后退称卷坐);卷戏(过去河南地方剧种之一,今已绝迹)

    (4) 席卷

    卷石底以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北风卷地白草折。——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卷起千堆雪。——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 又如:卷地(从地面席卷而过,形容气势浩大);卷包(犹言席卷);卷篷(风卷飞篷)

    (6) 用手握住筒状物向一端滑动 。如:卷袖子;卷裤腿

    名词

    (1) 成圆筒形或球形的东西 。如:胶卷;花卷;行李卷

    (2) 通“衮”。衮服。古代贵族画卷龙图案的礼服

    制三公一命卷,若有加则赐也。——《礼记·王制》

    天子卷冕北面。——《礼记·祭义》

    量词

    (1) 把纱、线或电影胶片、磁带等绕满一个轴时所需要的量 。如:几卷电影片

    (2) 通常指一小捆或小簇东西 。如:一卷钞票

    动词

    (1) 〈方〉∶骂 。如:卷骂(大骂)

    (2) 断绝

    我举安邑,塞女戟,韩氏太原卷。——《史记》

    (3) 犹聚

    舞《云门》、《大卷》。——《周礼》。贾公彦疏:“卷者,卷聚之义,即族类也。”

    (4) 隐藏 。如:卷怀(收藏;有隐退不仕之意);卷迹(敛迹;退隐)

    (5) 另见 juàn

    juàn

    名词

    (1) 古指书的卷轴,今为书籍的通称 。如:卷帙(指书。可舒卷的叫卷,编次的叫帙);卷末(书卷的末尾);卷次(卷第。书籍按卷分的次序);卷尾(书籍字画的末尾处)

    (2) 古时书籍写在帛或纸上,一部书可分成若干部分,每部分的文字自有起讫,后代仍用来指全书的一部分

    军书十二卷。——《乐府诗集·木兰诗》

    卷卷有爷名。

    为一卷。——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上卷;下卷;第三卷

    (4) 试卷

    呈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又如:试卷;答卷;交卷;卷摺(科举考试的卷子);卷头(考卷的封面);卷牍(文件)

    (6) 档案  如:查卷;卷面(卷宗的封面)

    (7) 裱好并带轴的书画等

    东坡右手执卷。—— 明· 魏学洢《核舟记》

    鲁直左手执卷末。

    右手指卷。

    各隐卷底衣褶中。

    (8) 又如:画卷;书卷

    (9) 另见 juǎn

    英文翻译

    scroll; curl; make a comeback

    方言集汇

    ◎ 粤语:gyun2 gyun3 kyun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en3 [东莞腔] gen3 [梅县腔] kian3 [宝安腔] gen3 [陆丰腔] kian5
    ◎ 潮州话:geng2 (旧时:kńg) guang2 (kúang)「潮州」guêng2 (kúe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巨員仙B合平聲合口三等仙Bgʰĭwɛngyen/g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