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老幼

nán nǚ lǎo yòu [ nan nv lao you]
注音 ㄋㄢˊ ㄋㄩˇ ㄌㄠˇ 一ㄡ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男女老幼 nán-nǚ-lǎo-yòu

(1) 泛指一群各色各样的人

麦苗肥,稻花香,男女老幼喜洋洋。——光未然《黄河大合唱》
men and women,old and young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男女老幼,大临街衢,接响传声。”

成语用法

男女老幼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泛指所有的人。

引证解释

⒈ 泛指所有的人。

《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男女老幼,大临街衢,接响传声,不踰时而达于四境。”
李善注引汉潘勗《荀彧碑》:“男女老幼,里号巷哭。”
巴金《火》第二部八:“我们大家,镇上的全体民众,不论男女老幼,都要和和气气组织起来,就好像我们是个大的家庭一样,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

男女老幼的国语词典

泛指所有的人。《三国演义.第一○五回》:「上至公卿大夫,下及山林百姓,男女老幼,无不痛哭,哀声震地。」也作「男女老少」。

男女老幼的网络释义

男女老幼

  • 男女老幼是汉语词语,拼音为nán nǚ lǎo yòu,释义为泛指所有的人。
  • 男女老幼的翻译

    英语: men, women, young and old, everybody
    法语: hommes, femmes, jeunes et vieux, tout le monde
    日语: 男女老幼(だんじょろうよう)

    男女老幼造句

    顾客不分男女老幼,一视同仁地对待。
    周末斗士行为对男女老幼都会产生伤害。
    一般说来,男女老幼各种人都要穿短袜.
    亚历山大勃然而怒,声明除非交还比塞弗勒斯,否则他会把马甸人不管男女老幼一律杀光。
    俘虏的很多旗人男女老幼,集中管押,后遣送出城,令其自谋出路。
    混杂著男女老幼,专心一志的生存斗争。
    眼看自己部落里的男女老幼皆被兵卒杀死,悲不自胜。
    有男女老幼,有紫袍玉带,有贩夫走卒,又有喜怒哀乐等诸多形态。
    这一日宗祠掌门大摆宴席,按辈列班,全族上下无论男女老幼,均可肉山酒海饱食终日,醉语涛涛贻笑天下!那劲头儿可冲啦。
    刘粲和所有的刘姓皇子皇孙,不问男女老幼,不分贤愚不肖,全作了刀下之鬼;刘姓皇族坟墓,包括刘渊刘聪在内,全被剖棺焚尸。
    一时间,所有房门都被破开,屋子恨不得也都被翻了个底朝天,同时无论男女老幼,全都被绑了起来集中在一起,反抗的则是被暴打一顿。
    川铭馆在市也算是颇有名气,来这里吃饭的人可谓骆驿不绝,人流涌动,不论男女老幼,只要你吃过一次川铭馆的菜,那你保证你一定会爱上它。
    明代宣德年间,张谷英来这里定居,五百年来发展六百多户,三千多人的赫赫大族,全村八百多间房子串通一气,男女老幼尊卑有序,过着安宁祥和的生活。
    生命在于运动,锻炼青春永驻。不论男女老幼,都可走路散步。远离代步工具,莫把双腿辜负。坚持就会胜利,健康身边永驻。全民健身日,迈开你的大步,走进锻炼队伍!
    要彻底划清界限,不如再下一道命令,规定男女老幼,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止空气流通,又防止抛头露面。
    当卡扎菲及其武装开始从一个城镇到另一个城镇暴力镇压那里的男女老幼时,全世界拒绝袖手旁观。
    ”的习俗,立夏之日要吃芋头和金花菜合成的煎饼,中午时无论男女老幼都要称一下体重。
    法律面前,生命的价值没有男女老幼、亲疏贵贱之分,即使被害人是不谙世事的亲生孩子,两个母亲也一样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生活富裕人心畅,祖国处处是舞台。男女老幼都能演,吹拉弹唱样样能。情节故事自己编,雅俗共赏展风采。掌声雷动人喝彩,美满幸福笑开怀。世界戏剧日,祝你生活越过越精彩!
    建国前,安康城区每年农历五月初三至初六连划四日,数十里内的男女老幼观龙舟,有时形成举火夜赛的盛况。

    汉字详情

    nán [nan]
    部首: 521
    笔画: 7
    五笔: LL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KS
    四角: 60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田,从力。表示用力(一说指耒)在田间耕作。本义:男人,与“女”相对)

    (2) 同本义

    男,丈夫也。从男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说文》

    乃生男子。——《诗·小雅·斯干》

    则百斯男。——《诗·大雅·思齐》

    男女奔窜。——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男事(古指成年男子应尽的职责);男夫(成年男子);男圻(犹男服);男教(对男子的教化);男德(有德行的男子);男权(男子在家庭、社会中的支配性特权)

    (4) 引申为儿子

    三男邺成戍。——唐· 杜甫《石壕吏》

    (5) 又

    一男附书至。

    (6) 又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子是男。——晋· 干宝《搜神记》

    两女一男。——《汉书·李广苏建传》

    (7) 又如:男花女花(一男半女;引伸为孩子);长男;次男;生男育女。

    (8) 又指儿子对父母的自称

    男病已愈,胃口亦渐开。——鲁迅《书信》

    (9)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五等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礼记·王制》

    英文翻译

    male, man; son; baron;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naam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am2 [客英字典] nam2 [台湾四县腔] nam2 [宝安腔] lam2 [沙头角腔] lam2 [梅县腔] nam2 [陆丰腔] nam3 [东莞腔] lam2 [客语拼音字汇] nam2
    ◎ 潮州话:娜庵5 [潮州、饶平]罗庵5 ,nam5(nâm) [潮州、饶平]lam5(lâm) [澄海]nang5(nâ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那含平聲開口一等nɒmnom
    部首: 323
    笔画: 3
    五笔: VVVV

    英文翻译

    woman, girl; feminine; rad. 38
    部首: 334
    笔画: 6
    五笔: FTXB

    英文翻译

    old, aged; experienced
    yòu [you]
    部首: 340
    笔画: 5
    五笔: X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VIKS
    四角: 247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幺( yāo),从力。幺,小。年幼力小。本义:幼小) 同本义

    幼,小也。——《说文》

    幼,稀也。——《尔雅》

    人生十年曰幼。——《礼记·曲礼》

    子幼。——《仪礼·丧服》。注:“谓年十五以下。”

    慈幼为其近于子也。——《礼记·祭义》

    幼原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吾幼且少。——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自幼好武术。——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余幼好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又如:幼主(年幼的君主);幼少(幼小);幼志(幼年时的志向);幼君(年幼的君主);幼孤(年幼的孤儿);幼累(指年幼的儿女);幼蒙(年幼);幼愿(年幼而谨慎老实);幼龄(幼年);幼碎(幼弱);幼学(幼时的学业);幼虫

    名词

    (1) 小孩儿

    携幼入室。——陶潜《归去来兮辞》

    扶老携幼。——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幼壮(青少年时期);幼科(中医指小儿科,也叫“小方脉科”);幼妇(少女。借指“妙”字);幼孺(孩童)

    动词

    爱护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赵岐注:“幼,犹爱也。”

    幼幼长长,顺天则也。——明· 刘基《沙班子中兴义塾诗》序

    英文翻译

    infant, young child; imma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ja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5 [海陆丰腔] riu5 [梅县腔] ju5 [陆丰腔] jiu5 [客语拼音字汇] yiu4 [东莞腔] jiu5 [宝安腔] ju5 jiu5 [台湾四县腔] j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一幼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伊謬去聲開口三等qyh/ywʔi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