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庚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诗·小雅》逸篇名。
《诗·小雅·由庚序》:“《由庚》,万物得由其道也。”后因以“由庚”为顺德应时之典实。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弘二八之高謩,宣《由庚》而垂咏。”《文选·束晳<补亡诗>之四》:“由庚,万物得由其道也。” 李善 注:“由,从也;庚,道也。言物并得从阴阳道理而生也。” 唐 刘禹锡 《吏部侍郎奚公神道碑》:“嗟乎!天不遐其福而孤民望,使《由庚》之什不作於 贞元 中,惜也。” 清 魏源 《苗疆敕建傅巡抗祠碑铭》:“黄鐘九渊,雉雊勾萌;敛兹噩汤,奋为《由庚》。”
引证解释
⒈ 《诗·小雅》逸篇名。
引《诗·小雅·由庚序》:“《由庚》,万物得由其道也。”
后因以“由庚”为顺德应时之典实。 南朝齐王俭《褚渊碑文》:“弘二八之高謩,宣《由庚》而垂咏。”
《文选·束晳<补亡诗>之四》:“由庚,万物得由其道也。”
李善注:“由,从也;庚,道也。言物并得从阴阳道理而生也。”
唐刘禹锡《吏部侍郎奚公神道碑》:“嗟乎!天不遐其福而孤民望,使《由庚》之什不作於贞元中,惜也。”
清魏源《苗疆敕建傅巡抗祠碑铭》:“黄鐘九渊,雉雊勾萌;敛兹噩汤,奋为《由庚》。”
由庚的网络释义
由庚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说文》无“由”字,古字字形)
(2) 树木生新枝。亦泛指萌生
今在析木之津,犹将复由。——《左传》
(3) 又如:由蘖(树木枯槁或被砍伐后重发的枝条);
(4) 经,由
谁能出不由户?——《论语·雍也》
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三四人。——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必由之路;,由边门出去
(6) 行走
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
(7) 通“以”(
)。用君子无易由言。——《诗·小雅·小弁》。笺:“由,用也。”
不能由吾子。——《左传·襄公三十年》。杜预注:“由,用也。”
亿万舟楫,亿万垣墙,窒隙防淫,是必由之。——《天工开物》
(8) 又如:由房(用房中的音乐娱乐)
(9) 任用
以晋国之多虞,不能由君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 武之罪也。——《左传》
废而不由,则女德不厌。——《汉书》
(10) 又如:由绎(任用之而使其尽力施展才能)
(11) 听凭;听任
若赛锦,由你是谁,都输与他。——《水浒传》
(12) 又如:由得(任凭);由心(任凭心意);由本(安于本分);由身(任凭自己);由性(任凭心意)
(13) 遵从;遵照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诗·大雅》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
(14) 又如:由文(遵循礼仪);由行(依其道而行);由礼(遵循礼教)
(15) 游玩 。如:由衍(游行衍溢。纵情游乐);由敖(游乐);由喜(游戏);由由(愉悦)
(16) 蹈行;践履
隘与不恭,君子之不由也。——《孟子》
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礼记》
名词
(1) 原由;缘故
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史记》
(2) 又如:由状(原由与情况);由缘(缘故);由委(原委);由始(起因;起始)
(3) 来源;开头
善行动于心,善言出于意,同由共本,一气不异。——汉· 王充《论衡》
(4) 又如:由历(起始和历程);由趣(来历;由末);由绪(来历;来由)
(5) 机缘;机会
某也愿见,无由达。——《仪礼》
吾欲归附关中,但未有由耳。——《周书》
(6) 法式
匪言勿言,匪由勿语。——《诗·小雅·宾之初筵》
(7) 途径;办法
圣武之治民也,进则使无由得其所利,退则使无由避其所害。——《管子》
(8) 又如:无由(没有门径,无从)
(9) 姓。如:由吾(复姓)
(1) 因为;由于
由是则生,而有所不用也。——《孟子·告子上》
宣宗初亦号供奉, 程既审上晓音律…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之,动词,到)。——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由以(因而)
介词
(1) 自,从…(表示起点)
由,自也。——《尔雅》
由屋顶放光入室。——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由中(由衷);由自(自,尚自);由来(自始以来);由忠(由衷)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u2 [东莞腔] jiu2 [海陆丰腔] riu2 [客英字典] ju2 [沙头角腔] jeu2 [宝安腔] ju2 (jiu2) [陆丰腔] jiu3 [梅县腔] ju2 [客语拼音字汇] yi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猷 | 以周 | 以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jĭəu | ju/jo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天干的第七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庚,位西方。——《说文》
先庚三日,后庚三日。——《易·巽》
太岁在庚日上章,月在庚曰窒。——《尔雅》
其日庚辛。——《淮南子》
秋,日庚、辛。——《史记》
(2) 又以配五行
庚辛申酉,金也。——《淮南子·天文》
(3) 年龄 。如:贵庚;年庚(庚甲。年龄)
(4) “伏天”的代称 。旧历杂节三伏,以夏至后第三庚日为始,名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故有庚伏之称。“庚伏”也简称“庚”。如:庚暑(三优暑天)
(5) 姓
动词
(1) 赔偿,偿还
季子皋葬其妻,犯人之禾, 申祥以告,曰:“请庚之”。——《礼记·檀弓下》
(2) 又如:庚偿(抵偿)
(3) 变更;更换。通“更”
丙枕或思前夜席,庚邮宁肯后锋东。——宋· 邹登龙《送表兄赵奏院赴南外知宗》
(4) 又如:庚邮(更换递送的驿邮)
副词
通“更”(
)。愈加五年之后,心庚念是非,口庚言利害,夫子始一解颜而笑。——《列子·黄帝篇》
七年之后,从心之所念,庚无是非;从口之所言,庚无利害,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ang1 [海陆丰腔] gang1 [梅县腔] gang1 [宝安腔] gang1 [客语拼音字汇] gang1 [陆丰腔] gang1 [东莞腔] gang1 [台湾四县腔] gang1
◎ 潮州话:哥楹1(耕)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庚 | 古行 | 見 | 庚二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二等 | 庚 | 梗 | krang/keang | kɐ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