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结

gān jié [ gan jie]
繁体 甘結
注音 ㄍㄢ ㄐ一ㄝˊ

词语释义

旧时交给官府的一种字据,表示愿意承当某种义务或责任,如果不能履行诺言,甘愿接受处罚。

词语解释

  1. 旧时交给官府的一种画押字据。多为保证某事,并声明不尔则甘愿受罚。

    明 高明 《琵琶记·义仓赈济》:“左右与他取了甘结。”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缓葬》:“举人进士亲丧未葬者,不准入官。凡考试銓选,俱令地方官具印结,邻里具甘结,方为合例。”

  2. 指立文据保证。

    《宋提刑洗冤集录·圣朝颁降新例·检验法式》:“仍取苦主并听一干人等,连名甘结,依式备细开写当日保结。”

引证解释

⒈ 旧时交给官府的一种画押字据。多为保证某事,并声明不尔则甘愿受罚。

明高明《琵琶记·义仓赈济》:“左右与他取了甘结。”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缓葬》:“举人进士亲丧未葬者,不准入官。凡考试銓选,俱令地方官具印结,邻里具甘结,方为合例。”

⒉ 指立文据保证。

《宋提刑洗冤集录·圣朝颁降新例·检验法式》:“仍取苦主并听一干人等,连名甘结,依式备细开写当日保结。”

甘结的国语词典

具结保证的文书。旧日官府断案,凡被告人所写的服判文书、关系人所写的保证文书,均命本人作一情甘遵命的字据,上写花押,称为「甘结」。

甘结的网络释义

甘结

  • 甘结是中国古代指诉讼案件中受审人出具自己担保供述属实,否则甘愿承受处分的文书。亦指奉命承办官府事务而立下的一种保证文书。《六部成语·吏部·甘结》注解:“凡官府断案既定,或将财物令事主领回者,均命本人作一情甘遵命之据,上写画押,谓之甘结”。此制于宋代为常。
  • 甘结造句

    然当时大家都递生死甘结,原说死伤勿论。
    既皇亲如此认真,先命净慧具了甘结,再行追究。
    当堂画押把甘结递,死鬼病死是真情。
    欲救其弊,必须由地方官查取住址,亲族、邻右甘结方许入营,以杜将来逃亡之弊。
    跟李甘结下梁子的仇家虽然很多,但敢杀到他大本营的恐怕就只有这位林军官了。
    尽管如此,私牙也是相当可靠的,因为《大清律例》规定,牙商必须为殷实良民,有联保甘结,一个牙行只许一人经营。
    他若应了人情,说不得员外破些家私,将他买嘱,要张印信甘结,将他荣荣耀耀送到衙署。

    汉字详情

    gān [gan]
    部首: 503
    笔画: 5
    五笔: AF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M
    四角: 4477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兼指事。小篆从口,中间的一横象口中含的食物,能含在口中的食物往往是甜的、美的。汉字部首之一,从“甘”的字往往与“甜”、“美味”有关。本义:味美)

    (2) 同本义

    甘,美也。——《说文》

    稼穑作甘。——《书·洪范》

    以甘养肉。——《周礼·疡医》

    甘胜碱。——《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秦王饮食不甘。——《韩非子·存韩》

    何向者视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清· 周容《芋老人传》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甘肥(味美香浓的食品);甘味(甘肥。美味);甘膳(珍馐美味);甘馨(美味佳肴)

    (4) 甜

    辛甘行些。——《楚辞·招魂》

    开明北又有甘水。——《山海经·海内西经》

    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 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明· 刘基《苦斋记》

    (5) 又如:甘醴(甘甜美味的酒);甘豆羹(一种甜豆羹);甘瓠(甘甜可食的瓠瓜);甘木(所结果实甜美的果树);甘辛(甜而微辣)

    (6)  甜蜜动听的

    今币重而言甘,诱我也。——《左传·昭公十一年》

    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7) 好,及时

    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诗·小雅·甫田》

    (8) 又如:甘泽(甘霖,甘雨);甘澍(甘雨);甘膏(甘雨,膏雨);甘霈(甘雨)

    (9) 甘愿;乐意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清· 刘开《问说》

    (10) 又如:不甘落后;甘分(甘心于本分);甘伏(甘心降伏);甘罪(自愿承担罪过)

    名词

    (1) 美味的食品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甘食(鲜美的食物);甘软(鲜美柔软的食物);甘鲜(鲜美的食品)

    (3) 甘味,甜味

    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辨矣。——《墨子·非攻上》

    (4) 通“柑”。果名,橘属

    卢橘夏熟,黄甘橙楱。——司马相如《上林赋》

    动词

    (1) 通“酣”。嗜好;爱好

    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庄子·徐无鬼》

    残仁贼义,甘财悦色。——曹植《藉田说》

    (2) 又如:甘酒(嗜酒);甘嗜(嗜好);甘乐(喜好);甘利(好利;贪利);甘得(贪得)

    英文翻译

    sweetness; sweet, tasty

    方言集汇

    ◎ 粤语:ga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am1 [陆丰腔] gam1 [东莞腔] gam1 [海陆丰腔] gam1 [梅县腔] gam1 [台湾四县腔] gam1 [宝安腔] gam1 [沙头角腔] gam1 [客语拼音字汇] g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三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三平聲開口一等kamkɑm
    jié,jiē [jie]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F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VMGR
    四角: 24161

    详细解释

    jiē

    动词

    植物生长果实 。如:结瓜;开花结果

    形容词

    (1) 坚硬;牢固 。如:地很结

    (2) 健壮 。如:结实

    (3) 另见 jié

    jié

    名词

    (1) 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 。如:解结;蝴蝶结;装饰结

    (2) 旧时向官府承担责任或承认了结的书面的字据 。如:保结;具结;印结;甘结;结状(旧时向官府出具的表示证明、担保或了结的文书)

    (3) 关键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4) 被联结的状态 。如:生长结;p-n结

    (5) 通“髻”。总发,挽发而结之于顶

    激楚之结,独秀先些。——《楚辞·招魂》

    程郑山东迁虏也,亦治铸,贾魋结民,富埒卓氏。——《汉书·货殖传》

    两人皆胡服椎结。——《汉书·李陵传》

    形容词

    (1) 比喻心情烦闷,心里有结

    意有所郁结。——司马迁《报任安书》

    (2) 牢固

    今疾已结,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陈寿《三国志》

    (3) 另见 jiē

    英文翻译

    knot, tie; join, connect

    方言集汇

    ◎ 粤语:git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