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甘井先竭
(1) 佳泉不长久而易于耗竭,比喻才识过人者常常先衰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庄子 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成语用法
甘井先竭作宾语、定语;用于开导人。
甘井先竭的国语词典
滋味甜美的井水,因众人争相饮用,必先枯竭。语出《庄子.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比喻有才华的人容易早衰。如:「那位红极一时的大明星因为接了许多大烂片,变成票房毒药,真是甘井先竭。」也作「甘泉必竭」。
甘井先竭的网络释义
甘井先竭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兼指事。小篆从口,中间的一横象口中含的食物,能含在口中的食物往往是甜的、美的。汉字部首之一,从“甘”的字往往与“甜”、“美味”有关。本义:味美)
(2) 同本义
甘,美也。——《说文》
稼穑作甘。——《书·洪范》
以甘养肉。——《周礼·疡医》
甘胜碱。——《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秦王饮食不甘。——《韩非子·存韩》
何向者视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清· 周容《芋老人传》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甘肥(味美香浓的食品);甘味(甘肥。美味);甘膳(珍馐美味);甘馨(美味佳肴)
(4) 甜
辛甘行些。——《楚辞·招魂》
开明北又有甘水。——《山海经·海内西经》
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 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明· 刘基《苦斋记》
(5) 又如:甘醴(甘甜美味的酒);甘豆羹(一种甜豆羹);甘瓠(甘甜可食的瓠瓜);甘木(所结果实甜美的果树);甘辛(甜而微辣)
(6) 甜蜜动听的
今币重而言甘,诱我也。——《左传·昭公十一年》
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7) 好,及时
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诗·小雅·甫田》
(8) 又如:甘泽(甘霖,甘雨);甘澍(甘雨);甘膏(甘雨,膏雨);甘霈(甘雨)
(9) 甘愿;乐意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清· 刘开《问说》
(10) 又如:不甘落后;甘分(甘心于本分);甘伏(甘心降伏);甘罪(自愿承担罪过)
名词
(1) 美味的食品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甘食(鲜美的食物);甘软(鲜美柔软的食物);甘鲜(鲜美的食品)
(3) 甘味,甜味
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辨矣。——《墨子·非攻上》
(4) 通“柑”。果名,橘属
卢橘夏熟,黄甘橙楱。——司马相如《上林赋》
动词
(1) 通“酣”。嗜好;爱好
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庄子·徐无鬼》
残仁贼义,甘财悦色。——曹植《藉田说》
(2) 又如:甘酒(嗜酒);甘嗜(嗜好);甘乐(喜好);甘利(好利;贪利);甘得(贪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am1 [陆丰腔] gam1 [东莞腔] gam1 [海陆丰腔] gam1 [梅县腔] gam1 [台湾四县腔] gam1 [宝安腔] gam1 [沙头角腔] gam1 [客语拼音字汇] gam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甘 | 古三 | 見 | 談 | 平聲 | 覃 | 開口一等 | 談 | 咸 | kam | kɑm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外象井口,中间一点表示井里有水。本义:水井)
(2) 同本义
改邑不改井。——《易·井》
井道。——《易·杂卦》传
宿息井树。——《周礼·野庐氏》。注:“井,共饮食。”
为其井匽。——《周礼·官人》
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韩愈《原道》
(3) 又如:井池(井口旁储水的小池);井鱼(井中的鱼。比喻见识短浅);井养(井水源源不断,供人饮用。比喻领受别人的好处、恩惠);井华(清早初汲的井水);井干(井上木栏干)
(4) 形似水井的坑穴 。如:井灶(四川、云南等地煎制井盐的工场);井椁(即椁。因其形方中空似井,故称);井场(钻井采油的工作场地)
(5) 井田
六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孟子·滕文公下》
(6) 又如:井税(古代田税的一种);井地(即井田);井里制(即井田制);井邑田(即井田);井径(田间小路)
(7) 相传古制八家为井。引申为人口聚居地;乡里;家宅
背井离乡,卧雪眠霜。——马致远《汉宫秋》
(8) 又如:井里(邑里,乡里);井庐(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因用以指井田和房舍);井曲(里巷;里弄);井屋(农舍,村落)
(9) 污水池 。 如: 井匽(排除污水秽物的水池和水沟)
(10) 比喻法度;条理
井,法也。节也。言法制居人,令节其饮食,无穷竭也。——《风俗通》
井,共德之地也。——《易·系辞》
井井兮其有理也。——《荀子·儒效》
(11) 又如:井井(形容整齐,有条理);井井有方(形容有条理、有办法);井井有法(有条理、有法度);井井有绪(井井有序。有条理,有秩序)
(12) 井宿 。如:井木犴(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井宿,传说是一种像野狗的猛兽);井宿(星宿名。二十八宿中朱鸟七宿的第一宿。也称“东井”、“鹑首”。有星八颗,属双子座);井冠(井宿。因其位于朱雀七宿之首,故称);井星(即井宿);井络(井宿区域;井宿的分野)
(13) 市街
处商必就市井。——《管子·小筐》
因井为市,故言市井。——《白虎通》
(14) 又如:井邑(市井与乡里);井市(做买卖的市街。古代因井为市,故称);井陌(街道);井闾(里井里巷)
动词
(1) 汲水于井
织纺井臼。(井,用如动词;汲井水。)——清· 周容《芋老人传》
(2) 划定井田
井衍沃。(在肥地上划定井田。)——《左传》
形容词
形容整齐 。如:秩序井然;井径(整齐的小路);井井有条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ang3 [陆丰腔] ziang3 [沙头角腔] ziang3 [宝安腔] ziang3 [梅县腔] ziang3 [客语拼音字汇] jiang3 [客英字典] ziang3 [东莞腔] ziang3 [台湾四县腔] ziang3
◎ 潮州话:zên2 (ché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井 | 子郢 | 精 | 清開 | 上聲 | 梗 | 開口三等 | 梗 | 清 | ciengx/zienk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据甲骨文,上面是“止”(脚),下面是“人”。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本义:前进,走在前面)
(2) 同本义
先,前进也。——《说文》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九歌·国殇》
恐为操所先。——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3) 又如:身先士卒;争先恐后;争先(争着赶到别人前头)
(4) 尊崇;重视
安宁则长庠序,先本绌末,以礼义防于利。——《史记·本准书》
(5) 又如:先本(重视根本)
(6) 首创;开始
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庄子·刻意》
(7) 又如:先志(先立志向);先事(先行其事)
名词
(1) 当初;先前
丢三忘四,惹人抱怨,竟不大象先了。——《红楼梦》
(2) 又如:先起头(从前);先来(先前,原来);先日(从前;日前)
(3) 先世;祖先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报任安书》
行莫丑于辱先。——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思厥先祖父。——宋· 苏洵《六国论》
先典攸高。——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先西域人。——明、 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先茔在杭(先茔:祖先的坟墓。杭:浙江省杭州市)。——清· 袁枚《祭妹文》
(4) 又如:先陇(祖坟);先陵(帝王祖先的坟墓);先铭(先人的墓志铭)
(5) 前导;前驱
以为民先(先,先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韩非子·五蠹》
行为士先。——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又如:先引(前导);先师(前辈老师);先达(有德行学问的前辈)
(7) 姓
形容词
(1) 前,时间或次序在前
以先国家之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后先相继。——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固先乎吾。——唐· 韩愈《师说》
先天下之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古时的;先前的,先代的
天子乃荐鞠衣于先帝。——《礼记·月令》
愿君顾先王之宗庙。——《战国策·齐策》
(3) 又如:先帝(远古帝王);先王(指上古贤明君王)
(4) 首要,根本
末学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庄子·天道》。成玄英疏:“先,本也。”
(5) 又如:先天(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本原);先务(首要的事务)
(6) 上
短长终不校,先后竟谁论?——唐· 韩愈《和侯协律咏笋》
(7) 又如:先后(高下,优劣)
(8) 已故的。称呼死者的敬词
先大母婢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9) 又如:先朝顾命(先帝临终托付);先府君(尊称亡父)
副词
指事情、行为发生在前
树下先有落叶。——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几欲先走。——《秋声诗自序》
水暖鸭先知。——宋· 苏轼《惠崇》
春江晚景
为坎以先登。——《资治通鉴·唐纪》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ien1 [客语拼音字汇] xian1 [客英字典] sen1 sien1 [东莞腔] sen1 [沙头角腔] sien1 [宝安腔] sen1 [海陆丰腔] sien1 [sen1] [台湾四县腔] sien1 [sen1] [陆丰腔] sian1
◎ 潮州话:soiⁿ1 [揭阳、潮阳]saiⁿ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先 | 蘇前 | 心 | 先開 | 平聲 | 先 | 開口四等 | 先 | 山 | sen | sie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立,曷声。本义:背举;用肩背负)
(2) 同本义
五行之动,迭相竭也。——《礼记·礼运》。注:“犹负戴也。”
(3) 干涸;枯竭
伊洛竭而夏亡。——《国语·周语》。注:“涸也。”
渊泉不能竭。——《淮南子·说林》
竭泽而渔。——《淮南子·本经》
(4) 又如:竭涸(干涸无水);枯竭(水源干涸)
(5) 穷尽
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彼竭我盈。
庶竭驽钝。——《三国志·诸葛亮传》
竭其庐之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于是众人竭力挠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人道竭矣。——《礼记·大传》。注:“尽也。”
齐明而不竭。——《荀子·脩身》。注:“不穷也。”
(6) 又如:耗竭(消耗净尽);竭蹶(资产匮乏);竭志殚力(用尽了意志和力量);竭诚尽瘁(尽心尽力)
(7) 亡;失去
唇竭则齿寒。——《庄子》
(8) 败坏;毁灭
且律竭先,盈而以竭。——《左传·宣公十二年》。注:“败也。”
耳目淫则竭。——《淮南子》。高诱注:“竭,灭也”。
副词
(1) 悉;全
诸侯之病竭至,以待桓公。——《管子·大匡》
(2) 又如:竭绝(完全;到底)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kiat8 [客英字典] ket8 [海陆丰腔] kiet8 kiet7 [梅县腔] kiet8 [台湾四县腔] kiet8 kiet7 [宝安腔] ket7 [客语拼音字汇] kiad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