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衣

wǎ yī [ wa yi]
注音 ㄨㄚˇ 一

词语释义

生长在屋瓦阴处的苔藓类植物。中药屋游的别名。

词语解释

  1. 生长在屋瓦阴处的苔藓类植物。中药屋游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屋游》:“瓦衣、瓦苔、瓦蘚、博邪。”﹝集解﹞引 陶弘景 曰:“此古瓦屋上青苔衣也。”

引证解释

⒈ 生长在屋瓦阴处的苔藓类植物。中药屋游的别名。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屋游》:“瓦衣、瓦苔、瓦蘚、博邪。”
﹝集解﹞引陶弘景曰:“此古瓦屋上青苔衣也。”

瓦衣的网络释义

瓦衣

  • 中药屋游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屋游》:“瓦衣、瓦苔、瓦藓、博邪。”﹝集解﹞引 陶弘景 曰:“此古瓦屋上青苔衣也。”
  • 汉字详情

    wǎ,wà [wa]
    部首: 435
    笔画: 4
    五笔: GNY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MVNI
    四角: 107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象屋瓦俯仰相承的样子。“瓦”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已烧土器的总称)

    (2) 同本义

    瓦,土器已烧之总名。——《说文》

    神农作瓦器。——《周书》

    夏时 昆吾作瓦。——《礼记·有虞上陶世本云》

    载弄之瓦。——《诗·小雅·斯干》。传:“纺砖也。”

    (3) 又如:瓦大(瓦制的酒器);瓦缶(口小腹大的瓦器);瓦器(用泥土烧制的器皿);瓦伶(陶瓦制的偶像);瓦卮(陶制的盛酒器);瓦豆(古代陶制的一种礼器);瓦兆(瓦卜。古代占卜法之一。击瓦定吉凶);瓦池(墨盆);瓦盎(瓦制的盆器);瓦窑(烧制砖瓦陶瓷器的灶。戏称生女孩较多的妇女,因为旧时生女叫“弄瓦”);瓦木作(泥瓦工和木工);瓦灶绳床(形容生活贫困);瓦楞帽子(明代平民便帽);瓦注(以瓦器为赌注。后喻贱物轻掷)

    (4) 屋瓦

    瓦缝参差。——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铜瓦;石绵瓦;木瓦;琉璃瓦;瓦衣(生长在屋瓦阴处的苔藓类植物);瓦沼(瓦盆般的水池);瓦沟(瓦楞之间的泄水沟);瓦甃(屋檐)

    (6) 功率单位,瓦特的简称

    (7) 盾脊,盾背拱起如覆瓦的部分

    齐子渊捷从 泄声子,射之,中楯瓦。——《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8) 宋、元时都市中的游乐、贸易场所。也称“瓦子”、“瓦舍”、“瓦肆”或“瓦市”

    临安中瓦在御街中,士大夫心游之地,天下术士皆聚焉。——《贵耳集·下》

    (9) 〈方〉∶旧式车轮上的铁护板 。如:车瓦;瓦盖

    (10) 古八音中“土”的别称

    匏以宣之,瓦以赞之。——《国语》

    (11) 地名 。春秋时卫地,在今河南省滑县南

    公会 晋师于 瓦。——《春秋·定公八年》

    (12) 姓

    (13) 另见

    动词

    (1) 用瓦覆盖;铺瓦

    瓦屋梁。——《急就篇》

    (2) 另见

    英文翻译

    tile; earthenware pottery; girl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a3 [客英字典] nga3 ngwa3 [台湾四县腔] nga3 [梅县腔] nga3 [海陆丰腔] nga3 [东莞腔] nga3 [陆丰腔] ngua3 [宝安腔] nga3 [客语拼音字汇] nga3
    ◎ 潮州话:hia6 hia7 u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五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寡麻二合上聲合口二等ngruax/ngoaaŋwa
    yī,yì [yi,yi]
    部首: 623
    笔画: 6
    五笔: YEU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HV
    四角: 007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2) 同本义

    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说文》

    一戎衣。——《书·武城》。传:“服也。”

    薄澣我衣。——《诗·周南·葛覃》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齐风·东方未明》

    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荀九家乾为衣。——《易·说卦》

    夜披衣坐。——唐· 李朝威《柳毅传》

    披紫衣。

    (3) 又如:衣祛(衣袖);衣袖(衣服的袖子);衣裤(上衣与裤子)

    (4) 服装的通称。合上衣下裳而言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秦风·无衣》

    无衣无褐。——《诗·邶风·七月》

    易衣而出,并日而食。——《礼记》

    (5) 又如:衣衿(秀才穿的衣服;亦指秀才的功名);衣不解带(指和衣而睡);衣不周身(衣不蔽体);衣巾寄学(以士子的身份就学);衣袄(军服);衣饭(借指谋生的职业、技能)

    (6) 器物的外罩 。如:衣甲(铠甲);衣车(前后有遮蔽的车子);弓衣;剑衣;衣袍(古代指覆盖在棺材外面的布罩)

    (7) 指胞衣 。如:衣胞符药(用胎盘做成的药物);衣包(胞衣,胎盘和胎膜)

    (8) 涂层 。如:糖衣;防护衣

    (9) 膜,薄软柔韧的片、张或层 。如:花生衣

    (10) 另见

    动词

    (1) 穿衣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孟子·滕文公上》

    许子衣褐。

    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衣紫腰金(身穿紫衣,腰系金带。喻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衣帛(穿丝制的衣裳);衣冠(穿衣戴帽)

    (3) 遮盖;包扎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易·系辞下》

    裂裳衣疮。——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4) 又如:衣被海内(给全国都带来好处);衣饰(掩饰);衣覆(覆盖)

    (5) 依靠。后作“依”

    (6) 另见

    英文翻译

    clothes, clothing; cover, skin

    方言集汇

    ◎ 粤语:ji1 j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i1 [宝安腔] ji1 [台湾四县腔] ji1 [陆丰腔] ji1 [海陆丰腔] ri1 [东莞腔] ji1 [客语拼音字汇] yi1 yi4 [客英字典] ji1 [梅县腔] j1 j5
    ◎ 潮州话:i1 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希微開平聲開口三等ʔĭəiqioi/ioi

    瓦衣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