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

wǎ wū [ wa wu]
注音 ㄨㄚˇ ㄨ

词语释义

1.房顶用瓦覆盖的房屋。 2.蚶的别名。

词语解释

  1. 房顶用瓦覆盖的房屋。

    《周礼·考工记·匠人》:“葺屋参分,瓦屋四分。”《宋书·后妃传·明帝陈贵妃》:“赐钱三万,令起瓦屋。” 沙汀 《丁跛公》:“他们差不多都翻身了,几乎只有他,还依旧住在一排长五间的破瓦屋里面。”

  2. 蚶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二·魁蛤》:“蚶……尚书 卢钧 以其壳似瓦屋之垄,改为瓦屋、瓦垄也。”参见“ 瓦屋子 ”。

引证解释

⒈ 房顶用瓦覆盖的房屋。

《周礼·考工记·匠人》:“葺屋参分,瓦屋四分。”
《宋书·后妃传·明帝陈贵妃》:“赐钱三万,令起瓦屋。”
沙汀《丁跛公》:“他们差不多都翻身了,几乎只有他,还依旧住在一排长五间的破瓦屋里面。”

⒉ 蚶的别名。参见“瓦屋子”。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魁蛤》:“蚶……尚书卢钧以其壳似瓦屋之垄,改为瓦屋、瓦垄也。”

瓦屋的国语词典

以瓦片为屋顶的房屋。

瓦屋的网络释义

瓦屋

  • 清末年间,深居黄山辖内有一僻静小村(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凫峰乡、村),有一小群吴氏居民流落至此,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靠着丰富的资源盖起了比周围村落要高档的以瓦盖顶的房屋(四合院),所以周边居民并给这个地方取名叫“瓦屋”。后来,到了民国时期因为当地官僚怀疑瓦屋内藏有共产党,所以一把火烧掉了所有的房屋,所住居民也逃至深山(高长坑--一个山沟名)当中生活,直到解放前期才由当地党员吴安头及村民吴连生、吴有才等人下山至瓦屋旧至修建土批房两间,后又在吴连生的努力下修了一间。解放后又陆续修了几间砖瓦房,现在当地凫峰镇居民还称此地为瓦屋即为河二。
  • 瓦屋造句

    户内人旺财源兴向阳花木早逢春今朝瓦屋伴高山。
    一条小河在小镇中间流过,小河两岸是鳞次栉比的瓦屋。
    金寨路、瓦屋线等地区部分用户。
    山风嘘唏,满山茅草扎扎作响,白云成阵地在瓦屋场上空飘移,一颗惨淡的白太阳渐渐西坠,西边天沉淀着大块铅灰色翳云。
    离坟三十步建享堂,塑伯桃仪容,立华表,柱上建牌额,墙侧盖瓦屋,令人看守。
    第二章:瓦屋村人文地理背景的介绍。
    亭子是由八根滚圆的红漆柱子和土黄色玻璃瓦屋顶组成。最有趣的是屋顶雕刻着的“双龙戏珠”和“狮子观海”。老师说,房前屋后的绿草地就像一片大海,一座座楼房就是一个个岛屿。我喜欢屋顶上那一对眺望着远方的石狮子。
    两人并肩走在机耕道上,旋即来到蔡眼镜家的土砖黑瓦屋前。
    紫霄宫龙虎殿建在高大台基上,悬山顶砖木结构,绿色玻璃瓦屋面。
    远观,感觉它就像一座城堡,黑瓦屋顶、粗泥土墙,门面有个大方水塘,一条鹅卵石小路通向大门,实在是“其貌不扬”。
    晨曦照亮了桃花涧,包括涧溪左边俗称大屋的连绵逶迤的古建筑群和右边零乱破旧的灰土瓦屋,还有村口这座“桃花旅馆”。
    程先生家对面的楼顶违章建了一个彩钢瓦屋顶,挡住了他家的窗子,他和邻居维权一年多,违章建筑却至今也没拆除。
    瓦屋檐前水,点点不离涡。
    秋天的一切都十分美妙,一踏入润扬大桥下的森林公园,我们就被里面的景色迷住了。公园里古色古香的瓦屋楼阁,星罗棋布地点缀在一座清幽平静的人工湖边,湖心有两艘帆船在那儿随风飘荡,好一派人间仙境啊!
    我吃甚么药?这里那是我家!我家是清凉瓦屋,不象这个害黄病的房子,花狸狐哨的门扇!放我出去!放我出去!
    从云母山游道上去,高高低低的陶瓷路,两旁陶砖陶瓦屋,各式陶罐、陶缸、陶壶随意卧在路边、菜地上,狗在废弃的龙窑里闲逛,植物缠绕着破败的陶瓷厂房。
    但是,瓦屋山是个魔术地方,空气很干净,水很青,百分之百大自然的感觉,野生的亚洲,野生的中国…
    鹅毛月亮光影蒙笼,江堤两边的苦练树,黑瓦屋影影卓卓,资江里吹过来的风赶走了暑气,拂在身上凉凉爽爽的十分舒服。
    在南岸有个小庙门,青瓦屋檐、红色外墙,正上方书有“重修慈济寺”五个字,与临湖轩对望,雕花的石拱门洞透出其厚重的历史感。
    孔林家院子南头,榆树和桦树的伞盖遮住凿岩钻车了隔壁人家的茅草泥瓦屋顶。

    汉字详情

    wǎ,wà [wa]
    部首: 435
    笔画: 4
    五笔: GNY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MVNI
    四角: 107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象屋瓦俯仰相承的样子。“瓦”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已烧土器的总称)

    (2) 同本义

    瓦,土器已烧之总名。——《说文》

    神农作瓦器。——《周书》

    夏时 昆吾作瓦。——《礼记·有虞上陶世本云》

    载弄之瓦。——《诗·小雅·斯干》。传:“纺砖也。”

    (3) 又如:瓦大(瓦制的酒器);瓦缶(口小腹大的瓦器);瓦器(用泥土烧制的器皿);瓦伶(陶瓦制的偶像);瓦卮(陶制的盛酒器);瓦豆(古代陶制的一种礼器);瓦兆(瓦卜。古代占卜法之一。击瓦定吉凶);瓦池(墨盆);瓦盎(瓦制的盆器);瓦窑(烧制砖瓦陶瓷器的灶。戏称生女孩较多的妇女,因为旧时生女叫“弄瓦”);瓦木作(泥瓦工和木工);瓦灶绳床(形容生活贫困);瓦楞帽子(明代平民便帽);瓦注(以瓦器为赌注。后喻贱物轻掷)

    (4) 屋瓦

    瓦缝参差。——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铜瓦;石绵瓦;木瓦;琉璃瓦;瓦衣(生长在屋瓦阴处的苔藓类植物);瓦沼(瓦盆般的水池);瓦沟(瓦楞之间的泄水沟);瓦甃(屋檐)

    (6) 功率单位,瓦特的简称

    (7) 盾脊,盾背拱起如覆瓦的部分

    齐子渊捷从 泄声子,射之,中楯瓦。——《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8) 宋、元时都市中的游乐、贸易场所。也称“瓦子”、“瓦舍”、“瓦肆”或“瓦市”

    临安中瓦在御街中,士大夫心游之地,天下术士皆聚焉。——《贵耳集·下》

    (9) 〈方〉∶旧式车轮上的铁护板 。如:车瓦;瓦盖

    (10) 古八音中“土”的别称

    匏以宣之,瓦以赞之。——《国语》

    (11) 地名 。春秋时卫地,在今河南省滑县南

    公会 晋师于 瓦。——《春秋·定公八年》

    (12) 姓

    (13) 另见

    动词

    (1) 用瓦覆盖;铺瓦

    瓦屋梁。——《急就篇》

    (2) 另见

    英文翻译

    tile; earthenware pottery; girl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a3 [客英字典] nga3 ngwa3 [台湾四县腔] nga3 [梅县腔] nga3 [海陆丰腔] nga3 [东莞腔] nga3 [陆丰腔] ngua3 [宝安腔] nga3 [客语拼音字汇] nga3
    ◎ 潮州话:hia6 hia7 u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五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寡麻二合上聲合口二等ngruax/ngoaaŋwa
    [wu]
    部首: 327
    笔画: 9
    五笔: NGC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SMIG
    四角: 772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屋的本义是幄,后来“屋”指房屋,另造“幄”字。会意。从尸,从至。尸,与房屋有关,“至”表示来到。人来到这里居住之意。本义:帐幕。“幄”的本字)

    (2) 同本义

    屋,居也。——《说文》。徐灏曰:“古宫室无屋名。古之所谓屋,非今之所谓屋也。”

    尚不愧于屋漏。——《诗·大雅·抑》。传:“屋,小帐也。”

    去帝制黄屋左纛。——《汉书·南粤王佗传》

    去黄屋称制。——《汉书·陆贾传》。师古曰:“黄屋,谓车上盖也。”

    (3) 又如:屋幕(帐幕);屋漏(古代室内西北隅施设小帐,安插神主,为人所不见的地方)

    (4) 古代半地穴式住室建筑的顶部覆盖

    是故十围之木,持千钧之屋。——《淮南子》

    (5) 房舍,房屋

    以二人居屋十间。——洪亮吉《治平篇》

    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 又如:屋山(屋脊);屋山头(堂屋两端的房檐);屋桷(房屋上的椽子);屋里巷(家里);屋除(阶下,房舍前的台阶);屋庑(房子的顶部);屋头(房屋的上面);屋庐(泛指居室);屋盖(屋顶);屋壁(房屋的夹墙);屋基(房屋的地基);屋山头(屋山。指屋脊或山墙);屋上乌(屋上的乌鸦。指推爱之所及)

    (7) 房间。如:里屋;外屋

    (8) 房顶 。如:屋上架屋;屋下架屋

    (9) 室深处

    屋,奥也。其中温奥也。——《释名》

    (10) 车盖,车篷子

    纪信乘黄屋车。——《史记》

    动词

    (1) 终止

    李纲用之于 靖康而 宋社屋。—— 沈德符《万历野荻编》

    (2) 建屋,盖屋

    是故丧国之社屋之,不受天阳也。——《礼记》

    英文翻译

    house; room; building, shelter

    方言集汇

    ◎ 粤语:nguk1 uk1
    ◎ 客家话:[梅县腔] wuk7 [台湾四县腔] wuk7 [客语拼音字汇] vug5 [海陆丰腔] wuk7 [客英字典] vuk7 [陆丰腔] wuk7 [沙头角腔] wuk7 [宝安腔] wuk7 [东莞腔] w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烏谷屋一入聲開口一等ʔukquk/uk

    瓦屋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