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眚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缺点;毛病。
明 方孝孺 《东河驿值雪次茅长史白战体韵》:“平舖道路混险夷,盖覆乾坤掩瑕眚。” 章炳麟 《五朝学》:“徒道其美,不深迹其瑕眚。”
引证解释
⒈ 缺点;毛病。
引明方孝孺《东河驿值雪次茅长史白战体韵》:“平舖道路混险夷,盖覆乾坤掩瑕眚。”
章炳麟《五朝学》:“徒道其美,不深迹其瑕眚。”
瑕眚的网络释义
瑕眚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叚(
)声。本义:玉上的斑点)(2) 同本义
瑕,玉小赤也。——《说文》
赤瑕驳榮。——司马相如《子虚赋》。注:“赤玉也。”
江珠瑕英。——左思《蜀都赋》
深瑕而泽。——《考工记·弓人》
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瑕不掩瑜。——《礼记·聘义》
(3) 又如:瑕适(玉上的斑痕。比喻缺失)
(4) 比喻人或事物显露出来的缺陷、缺点或小毛病
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左传·闵公元年》
善言无瑕讁。——《老子》
德音不瑕。——《诗·豳风·狼跋》
弃瑕录用。——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5) 又如:瑕瑜(比喻人的短处和长处)
(6) 裂缝;罅隙
凡相胶…深瑕而泽,紾而博廉。——《周礼》
(7) 又如:瑕缝(裂缝;裂隙)
(8) 引申为空虚、空子
攻坚则韧,乘瑕则神。——《管子》
(9) 又如:瑕隙(可乘的间隙,嫌隙)?
(10) 带红色的玉
于近则有瑕英菌芝,玉石江珠。——扬雄《蜀都赋》
动词
(1) 指出缺点、毛病。引申为怪罪
惟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左传》
(2) 又如:瑕訾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ha2 [客英字典] ha2 [海陆丰腔] ha2 [东莞腔] ha2 [宝安腔] ha2 [梅县腔] ha2 [陆丰腔] ha3 [客语拼音字汇] ha2
◎ 潮州话:hia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遐 | 胡加 | 匣 | 麻二開 | 平聲 | 麻 | 開口二等 | 假 | 麻 | ɣa | ghra/hea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目,生声。本义:眼睛生翳(
)长膜)(2) 同本义
眚,目病生翳也。——《说文》
目眚昏花烛穗垂。——范成大《晚步宣华旧苑》
(3) 又如:眚目(眼病之一。眼睛生白翳)
(4) 通“省”。削减
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七曰眚礼。——《周礼·地官·大司徒》
名词
(1) 过失
眚,过也。——《广韵》
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眚灾(亦作“眚烖”。因过失而造成灾害)
(3) 日食
非日月之眚。——《左传·庄公二十五年》。注:“月侵日为眚。”按,犹目之有翳也。”
(4) 灾异
虞我国眚,窥我利器。——潘岳《关中》
(5) 疾苦;病
勤恤民隐,而除其眚。——张衡《东京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en3 [海陆丰腔] sen3 [梅县腔] sen3 [台湾四县腔] se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省 | 所景 | 生 | 庚三開 | 上聲 | 梗 | 開口三等 | 庚 | 梗 | sriengx/shyank | ʃĭɐ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