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溪

qín xī [ qin xi]
注音 ㄑ一ㄣˊ ㄒ一

词语释义

水名。在安徽省泾县东北,传说琴高于溪中投药滓化为鱼而著名。

词语解释

  1. 水名。在 安徽省 泾县 东北,传说 琴高 于溪中投药滓化为鱼而著名。

    唐 李白 《宣城长史弟赠鹤》诗:“令弟佐 宣城 ,赠余 琴溪 鹤。” 唐 赵嘏 《西峰即事献沉大夫》诗:“山连 谢 宅餘霞在,水映 琴溪 旧浪春。”参见“ 琴高鱼 ”,参阅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五。

引证解释

⒈ 水名。在安徽省泾县东北,传说琴高于溪中投药滓化为鱼而著名。参见“琴高鱼”,参阅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五。

唐李白《宣城长史弟赠鹤》诗:“令弟佐宣城,赠余琴溪鹤。”
唐赵嘏《西峰即事献沉大夫》诗:“山连谢宅餘霞在,水映琴溪旧浪春。”

琴溪的网络释义

琴溪

  • 琴溪距城约8公里,琴溪以水得名,自古即为风景名胜。有悬崖峭壁、摩崖石刻众多的琴高山;有清流涓涓,盛产琴鱼的琴溪河;有建筑精美,贯若长虹的琴溪桥等。并有“琴高炼丹”,“控鲤升天”的遗址与美妙传说。唐宋以来名流学者游踪不绝。诸如武平一、邢巨、欧阳修、梅尧臣、许国、施润章等都曾来此游览,并留下众多诗篇。历史陈迹至今仍可寻觅。琴高山自唐宋以来有数十处石刻,经千百年风摧雨蚀,至今仍有部分未被磨灭。清康熙年间陈孝所书“仙峰”二字,字大盈丈,清晰如初,神韵不减。
  • 汉字详情

    qín [qin]
    部首: 436
    笔画: 12
    五笔: GGW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MGOIN
    四角: 11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本作“珡”。象形。小篆字形,象乐器形,上面“玨”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义:拨弦乐器。俗称古琴)

    (2) 同本义

    琴,弦乐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古文从瑟金省声。——《说文》

    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广雅·释乐》

    乐琴书以消忧。——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又如:琴史(琴和史籍);琴书(琴与书;谈论琴艺的典籍);琴床(琴案;琴几);琴柱(琴上用以系弦的柱)

    (4) 某些乐器的通称 。如:提琴;胡琴;钢琴;口琴

    英文翻译

    Chinese lute or guitar

    方言集汇

    ◎ 粤语:kam4
    ◎ 客家话:[陆丰腔] kim3 [客语拼音字汇] kim2 [海陆丰腔] kim2 [客英字典] kim2 [宝安腔] kim2 [东莞腔] kim2 [台湾四县腔] kim2 [梅县腔] ki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巨金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gim/gymgʰĭĕm
    [xi]
    部首: 331
    笔画: 13
    五笔: IEX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EBVK
    四角: 321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溪本作谿)

    (2) 山间不与外界相通的小河沟

    嵠,山渎无所通者。——《说文》

    是故溪狭者速涸。——《墨子·亲士》

    子越自石溪。——《左传·文公十六年》。注:“入庸道。”

    振溪通谷,蹇产沟渎。——司马相如《上林赋》

    (3) 又如:溪步(水涯与渡船处);溪径(小路。引申谓途径)

    (4) 泛指小河流

    武陵有五溪,谓雄溪 、无溪、酉溪、辰溪其一焉。——《水经注·沅水》注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晋· 陶渊明《陶渊明集·桃花源记》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 潇水。—— 柳宗元《愚溪诗序》

    (5) 又如:溪头(溪边)

    (6) 没有出口的山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7) 古族名 。如:溪狗(指陶侃。陶侃是东晋时的溪族人)

    (8) 古州名 。在湖南省境内

    以溪、 奖、 锦三州降 楚。——《读史方舆纪要》

    英文翻译

    mountain stream, creek

    方言集汇

    ◎ 粤语:kai1
    ◎ 客家话:[陆丰腔] hai1 [客语拼音字汇] hai1 [台湾四县腔] hai1 kie1 [客英字典] hai1 ke1 [宝安腔] kai1 [东莞腔] kai1 [海陆丰腔] hai1 kie1 [梅县腔] hai1 ke.1 ha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谿苦奚齊開平聲開口四等khe/qeikʰi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