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疾说法

xiàn jí shuō fǎ [ xian ji shuo fa]
繁体 現疾說法
注音 ㄒ一ㄢˋ ㄐ一ˊ ㄕㄨㄛ ㄈㄚˇ

词语释义

指维摩诘显病身说佛法事。

词语解释

  1. 指 维摩诘 显病身说佛法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吠舍釐国》:“伽蓝东北三四里有窣堵波,是 毗摩罗詰 故宅基址,多有灵异。去此不远有一神舍,其状叠甎,传云积石,即 无垢称长者 现疾説法之处。”参阅《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

引证解释

⒈ 指维摩诘显病身说佛法事。参阅《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吠舍釐国》:“伽蓝东北三四里有窣堵波,是毗摩罗詰故宅基址,多有灵异。去此不远有一神舍,其状叠甎,传云积石,即无垢称长者现疾説法之处。”

现疾说法的网络释义

现疾说法

  • 现疾说法是汉语成语,指维摩诘显病身说佛法事,出自《大唐西域记·吠舍釐国》。
  • 汉字详情

    xiàn [xian]
    部首: 416
    笔画: 8
    五笔: GMQN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GBHU
    四角: 171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玉,见声。本义:出现)

    (2) 同本义(明显看得见)

    现,俗见字。——《广韵》

    东坡现右足。—— 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现弄(在人面前炫示自己);现化(佛教所称佛或菩萨在人间显现的化身);现示(显示)

    (4) 见

    帝宣,三人借袍现帝。——《三国志平话》

    名词

    (1) 玉光

    现,玉光。——《集韵》

    (2) 次于玉的石

    现,石之次玉者。——《集韵》

    形容词

    (1) 现在,眼前

    那世里造的孽,这会子现世现报。——《红楼梦》

    (2) 又如:现时报(现世报);现世生苗(眼前就有效益);现打不赊(犹言立即惩处)

    (3) 眼前实有的;当时可以拿出的 。如:现消开割(现钱交易,银货两清);现钟弗打,倒去炼铜(现钟不打,倒去敛铜。谓舍近求远)

    (4) 〈方〉∶陈旧的 。如:炒现饭;说现话

    英文翻译

    appear, manifest, become visible

    方言集汇

    ◎ 粤语:jin6
    ◎ 潮州话:hing7(hīng) [揭阳]hêng1(heng) [潮阳]hiang7(hiāng)

    宋本广韵

    [ji]
    部首: 513
    笔画: 10
    五笔: UTD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KOK
    四角: 001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矢,字形象人腋下中箭。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本义:受兵伤。泛指疾病)

    (2) 轻微的叫疾

    疾,病也。——《说文》。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韩非子·喻老》

    伯牛有疾, 子问之。——《论语·雍也》

    (3) 泛指病

    司马子反辞以心疾。——《韩非子·十过》

    (4) 如:疾革(病情加重);疾损(病情减转,病情好转);疾动(发病;疾病发作);疾棘(病危)

    (5) 废疾;废疾的人。亦泛指病人 。如:疾瘵(废疾,残疾)

    (6) 疫疠;发生疫疠

    疾在腠理。——《韩非子·喻老》

    寡人无疾。

    君有疾。

    已有疾疫。——《资治通鉴》

    (7) 又如:疾疫(发生疫病);疾疠(瘟疫);疾疟(指疟疾);疾厉(即疾疠)

    (8) 痛 。如:疾首(头痛);疾痒(痛痒);疾心(痛心)

    (9) 痛苦;忧患

    问之民所疾苦。——《史记·滑稽列传》

    身自疾痛。——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10) 又如:疾痛惨怛;疾困(疾苦;疾疢);疾吏(病困的小官吏)

    (11) 缺点,毛病,瑕疵

    必有窃疾。——《墨子·公输》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梁惠王下》

    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史记》

    形容词

    (1) 快速;急速

    奋疾而不拔。——《礼记·乐记》

    征鸟厉疾。——《礼记·月令》

    而疾讨陈。——《左传·襄公五年》

    何来疾也。——《战国策·齐策四》

    不能疾走。——《战国策·赵策》

    草枯鹰眼疾。——唐· 王维《观猎》

    疾驰入仆营。——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疾快(快速);疾言(言语急迫);疾进(急速进行);疾疾(迅速的样子;急遽不安的样子)

    (3) 敏捷;轻快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4) 又如:疾伶(机敏伶俐);疾俏(动作轻快灵活);疾跳(精悍,机灵)

    (5) 急剧而猛烈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6) 又如:疾威(暴虐残酷);疾雨(急骤的雨);疾雷(急雷,突然响起的雷。比喻汹涌的波涛)

    (7) 恶 。如:疾日(恶日,不祥的日子)

    (8) 怒,强狠 。如:疾视(瞋目怒视)

    (9) 强大,宏大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荀子·劝学》

    动词

    (1) 患病,生一般的病

    寒暑不能使之疾。——《荀子·天论》

    (2) 又如:疾色(患病的脸色);疾耗(患病的坏消息);疾作(疟疾发作)

    (3) 厌恶;憎恨

    尔无忿疾于顽。——《书·君陈》

    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

    生而有疾恶焉。——《荀子·大略》

    有亡而无疾。——《荀子·大略》。杨倞注:“疾同嫉,嫉恨。

    疾其君者。——《孟子·梁惠王上》

    愤世疾邪。——明· 刘基《卖柑者言》

    疾大户兼并。——清· 张廷玉《明史》

    (4) 又如:疾恶(憎恨恶人);疾心(憎恶之心);疾吏(憎恨狱吏)

    (5) 极力;尽力;努力 。如:疾争(极力争辩);疾作(努力劳作);疾耕(努力耕作);疾学(努力学习)

    (6) 嫌怨

    疾王听之不聪。(听,名词。聪,耳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疾怨(怨恨)

    (8) 通“嫉”。妒忌

    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书·秦誓》

    公私之分明,则小人不疾贤,而不肖者不妒功。——《商君书·修权》

    膑至,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9) 又如:疾裘妒枕(夫妻间对双方有外遇的嫉妒);疾夫(妒忌者);疾心(心生妒忌);疾忌(妒忌)

    (10) 忧虑

    草食之兽,不疾易薮;水生之虫,不疾易水。——《庄子》

    (11) 非难;毁谤 。如:疾毁(毁谤)

    英文翻译

    illness, disease, sickness; to hate

    方言集汇

    ◎ 粤语:zat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it8 [客英字典] cit8 [海陆丰腔] cit8 [宝安腔] cit8 [陆丰腔] cit7 [梅县腔] cit8 [台湾四县腔] cit8 [客语拼音字汇] qid6 [东莞腔] ci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秦悉質A入聲開口三等眞Azit/dzitdzʰĭĕt
    shuō,shuì,yuè [shuo,shui,yue]
    部首: 226
    笔画: 9
    五笔: YUKQ
    姓名学:
    仓颉: IVCRU
    四角: 38712

    详细解释

    shuì

    动词

    (1) 说服;劝说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 处尤剧。或说 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世说新语·自新》

    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又如:游说;说士(游说的人);说客(游说之士);说项(本意为称道人善,后引申凡替人游说,阐说人情都可称“说项”);说难(指用言语说服他人并不容易);说城(劝说举城投降);说导(劝说开导);说辞(游说的话);说谏(劝说进谏);说调(怂恿,撺掇)

    (3) 休憩;止息。通“税” 。如:说卫(军队扎营休息时担任警卫)

    (4) 另见 shuō;yuè

    shuō

    动词

    (1) (形声。从言,兑( duì)声。本义:用言语解说,开导,说明)

    (2) 同本义

    说,释也,一曰谈说也。——《说文》

    说所以明也。——《墨子·经上》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在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勾践说于国人。——《国语·越语》。注:“解也。”

    佐下军以说焉。——《左传·昭公九年》。注:“自解说。”

    是欲以我为说于匈奴也。——《汉书·王莽传》

    (3) 又如:说卦(“易传”篇名。解说八卦性质、变化和象征);说经(讲说经书或演述佛经故事);说事(说明事件,事实);说梦(说明梦中所见之事);说戒(佛教在每月月半、月底说解戒律);说委(说明原委);说到家(解释得清清楚楚);说义(解说义理);说解(说明解释);说家(注家或评论家);说法台(佛教讲道的高台)

    (4) 谈说,讲说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说不了(话未说完);说不的(说不得;说不定,无法肯定);说兵机(空谈;夸口);说古(吹嘘;吹牛);说发(说动);说杀(说绝了;没有挽回余地);说述(叙述;诉说);说大口(说大话);说方便(说好话);说分上(讲人情);说平话(说评书);说舌头(说长道短;搬弄是非);说风情(讲男女相爱弄情的话)

    (6) 告知;告诉

    夫差将死,使人说于 子胥。——《国语·吴语》

    (7) 评议;谈论

    说,论也。——《广雅·释诂二》

    游于说。——《礼记·少仪》。疏:“谓论说。”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8) 又如:说是非(评说事理的是非);说谈(谈论);说议(议论);说结(商量妥当);说票(绑匪向事主谈判赎票事项)

    (9) 劝告;责备

    六曰说。——《周礼·太祝》。注:“以辞责之。”

    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史记·货殖列传序》

    (10) 又如:说发(说动);说和(劝说使和解);说泛(说动);说化(劝说使感化);说不上去(不听劝告);他父亲说了他一顿

    (11) 介绍,旧时指说合 。如:说媳妇儿(说亲);说媒红(给媒人的彩礼)

    (12) 以为 。如:当初只说要选个美人,谁想娶了这丑八怪

    名词

    (1) 学说;观点;言论

    然是说,余尤疑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战国策·秦策一》

    (2) 又如:又一说;著书立说;异说;邪说

    (3) 古代墨家逻辑的名词,指推理

    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墨子·小取》

    (4) 指说书

    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5) 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如《爱莲说》、《捕蛇者说》

    (6) 另见 shuì;yuè

    yuè

    乃徐有说。——《易·困》。虞注:“兑为说。”

    我心则说。——《诗·召南·草虫》

    说怿女美。——《诗·北风·静女》

    宣王说之。——《韩非子·内诸说上》

    公输盘不说。——《墨子·公输》

    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

    秦王不说。——《战国策·魏策》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2) 另见 shuì;shuō

    英文翻译

    speak, say, talk; scold, upbraid

    方言集汇

    ◎ 粤语:syut3

    宋本广韵

    [fa]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F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GI
    四角: 341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 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2) 同基本义

    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说文》

    利用刑人,以正法也。——《易·蒙》

    惟作五虐之刑曰法。——《书·吕刑》

    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盐铁论·诏圣》

    杀戮禁诛谓之法。——《管子·心术》

    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大戴礼记》

    失期,法当斩。——《史记·陈涉世家》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吕氏春秋·察今》

    (3) 又

    法虽今而在。

    (4) 又如:合法;犯法;法禁(刑法和禁令)

    (5) 法令;规章;制度

    汉法令非行也。——汉· 贾谊《治安策》

    (6) 又如:法日(制度规定的日子)

    (7) 标准;模式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宋·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8) 又如:法戒(楷式和监戒)

    (9) 方法;办法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孙子·九变》

    其法,用胶泥刻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梦溪笔谈·采草药》

    (10) 又如:用法;分类法;法套(办法);法儿(法子;办法)

    (11) 法拉,电容的MKS制实用单位,等于电容器极板上充以1库仑电量后两板间的电压为1伏特时的电容

    (12) 尊称佛家的事物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3) 又如:法施(以佛法度人);法嗣(佛教称继承衣钵的弟子为法嗣。后亦泛指继承人);法界(佛教指整个现象界);法华(佛经名。《妙法莲华经》的简称。佛教主要经典之一)

    (14) 中国战国时期一重要学派名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汉书》

    (15) 法术,即用念咒、画符等胜敌或驱邪的迷信手法 。如:仗剑作法

    (16) 法国的简称

    余闻法人好胜。——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17) 姓

    动词

    (1) 合法

    其于诸侯之求索也,法则听之,不法则距之。——《韩非子·八奸》

    (2) 效法

    则文王不足法与?——《孟子·公孙丑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法其所以为法。——《吕氏春秋·察今》

    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唐· 韩愈《答李翊书》

    (3) 又如:法常可(效法通常的做法。常可,指旧制度);法天(效法自然和天道);法古(效法古代);法循(效法遵循)

    (4) 守法

    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柳宗元《封建论》

    (5) 依法处治

    将法太子。——《史记·商君列传》

    英文翻译

    law, rule, regulation, statute; France, French

    方言集汇

    ◎ 粤语:faat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ap7 [梅县腔] fap7 [台湾四县腔] fap7 [客英字典] fap7 [陆丰腔] fap7 [客语拼音字汇] fab5 [沙头角腔] fap7 [东莞腔] fap7 [宝安腔] fap7
    ◎ 潮州话:huap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四乏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乏入聲合口三等pĭwɐppyap/pv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