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寇

wán kòu [ wan kou]
注音 ㄨㄢˊ ㄎㄡˋ

词语释义

犹言消极抗敌。

词语解释

  1. 犹言消极抗敌。

    《新唐书·郗士美传》:“时诸镇兵合十餘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 士美 兵鋭整,最先有功。” 元 周霆震 《古金城谣》:“一时贪暴聚庸才,玩寇偷安饕富贵。”《明史·云南土司传二·麓川》:“帝以贼势日甚,责 晟 等玩寇养患。”

引证解释

⒈ 犹言消极抗敌。

《新唐书·郗士美传》:“时诸镇兵合十餘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鋭整,最先有功。”
元周霆震《古金城谣》:“一时贪暴聚庸才,玩寇偷安饕富贵。”
《明史·云南土司传二·麓川》:“帝以贼势日甚,责晟等玩寇养患。”

玩寇的网络释义

玩寇

  • 玩寇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án kòu ,指消极抗敌。
  • 汉字详情

    wán [wan]
    部首: 436
    笔画: 8
    五笔: GFQN
    五行:
    仓颉: MGMMU
    四角: 111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玉,元声。本义:以手玩弄)

    (2) 玩耍;玩弄

    玩,弄也。——《说文》

    将还玩吾国于股掌之上。——《国语·吴语》

    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左传·昭公二十年》

    岂惟玩景物,亦欲摅心素。——《白氏长庆集·读谢灵运诗》

    玩古知今,特可宝爱。——《颜氏家训·杂艺》

    玩天地于掌握之中。——《淮南子·精神》

    摩玩不已。——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玩服(玩赏佩用之物);玩爱(玩赏珍爱);玩饰(供玩赏的佩饰)

    (4) 玩赏;欣赏

    展玩不可晓。——《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玩咏(玩赏吟咏);玩幽(玩赏幽景);玩好(玩赏与爱好);玩月(赏月)

    (6) 从事或投入 。如:玩戏(非专业演员演戏,玩票;耍闹,开玩笑);玩棒球;玩雪;玩适(娱乐);玩之不足(观赏不尽);玩影(弄影)

    (7) 戏弄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书·旅獒》

    (8) 又如:为人所玩;玩巧(玩弄巧诈手段);玩奸(玩弄奸诈的手段);玩谑(戏弄;开玩笑);玩是玩,笑是笑(俗语。开玩笑是开玩笑,该正经时要正经)

    (9) 研讨;反复体会

    顾玩所见。——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而玩其辞。——《易·系辞上》

    玩其文也久矣。——《列子·黄帝》

    (10) 又如:玩索(体味探索);玩习(玩味研习);玩占(占卜;研究卦象、卜辞);玩思(研究,探索);玩耽(潜心玩味);玩咏(玩味讽咏);玩意(玩味,体味)

    (11) 轻慢;轻视

    究属玩视, 着记大过三次。——《官场现形记》

    (12) 又如:玩令(玩命。玩忽命令);玩延(玩忽延误);玩弛(玩忽松懈);玩法(玩忽法令);玩泄(玩忽,轻慢);玩俗(玩忽法令的风气);玩怠(玩忽,懈怠)

    (13) 不认真对待;轻率无礼地谈话、写作、行事等 。如:玩事(不严肃认真对待所干的事情);玩兵(按兵不动)

    名词

    (1) 供玩赏之物

    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国语·楚语下》

    (2) 又如:古玩;珍玩;玩好(玩物,供人玩赏的东西)

    英文翻译

    play with, joke, enjoy

    方言集汇

    ◎ 粤语:waan4 wun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an5 ngan2 [海陆丰腔] ngan3 ngan6 ngan2 [东莞腔] ngan3 [陆丰腔] nguan3 [梅县腔] ngan5 [沙头角腔] ngan5 [宝安腔] ngan3 [台湾四县腔] ngan3 ngan5 ngan2 [客语拼音字汇] ngan4 nguan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九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五換去聲合口一等ŋuɑnnguanh/nguann
    kòu [kou]
    部首: 322
    笔画: 11
    五笔: PFQ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JMUE
    四角: 302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宀( mián),表示与室家房屋有关,从元(人),从攴( ),表示持械击打。意思是手持器械的人,侵犯到房子里来打人。本义:入侵;侵犯)

    (2) 同本义

    寇,暴也。与败贼 同义(朋侵)。——《说文》

    寇贼奸宄。——《书·舜典》。传:“群行攻劫曰寇。”郑注:“强取为寇。”

    凡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左传·文公七年》

    大兵不寇。——《吕氏春秋·贵公》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盐铁论·本议》

    吐蕃发十万兵寇 西川。——《资治通鉴》

    (3) 又如:寇戎(来犯的敌军);寇虐(侵掠残害之行)寇钞(攻劫掠夺);寇剽(抢劫);寇钞(亦作“寇抄”。劫掠);寇攘(劫掠;侵扰);寇窃(抢劫;盗窃)

    (4) 砍伐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庄子·人间世》

    名词

    (1) 入侵者

    西山寇盗莫相侵。——杜甫《登楼》

    (2) 敌人

    岂可复留此残寇,使长为国家之忧者。——《资治通鉴》

    (3) 贼兵,敌军

    在宋城上而待 楚寇矣。——《墨子·公输》

    今寇众我寡。——《资治通鉴》

    (4) 又如:寇乱(外寇与内乱。兵起于外为寇,起于内为乱)

    (5) 盗匪

    北与寇往来其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 又如:寇逆(贼寇,叛逆);寇劫(指行劫的群盗);寇戎(匪患与战争);寇奸(寇贼奸宄)

    (7) 姓

    英文翻译

    bandits, thieves; enemy; invade

    方言集汇

    ◎ 粤语:kau3
    ◎ 客家话:[梅县腔] keu5 [台湾四县腔] keu5 kieu2 [客语拼音字汇] keu4 [东莞腔] keu5 [客英字典] keu5 [宝安腔] kiu5 [海陆丰腔] keu5 kie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