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昆去世

wáng kūn qù shì [wang kun qu shi]
国学 楚辞

词语释义

据有关人士介绍,王昆本月12日突发脑溢血住院,虽然手术非常成功,病情有所好转,但昨天还是突然地离开了。但也很安详,没受什么罪。

词语解释

王昆生平

19.jpg

王昆

著名歌唱家。生于1925年,祖籍河北唐县。1937年她奔赴晋察冀边区参加革命,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被派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后调入鲁艺工作团。1945年,王昆在歌剧《白毛女》中出演女主角“喜儿”,大获成功。

1962年,王昆被调往新成立的东方歌舞团担任艺术委员会主任兼独唱演员。1964年,新中国成立15周年之际,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首演,王昆在“秋收起义”一场中领唱《农友歌》,被毛泽东称赞“很有当年湖南妇女的革命气概”。“文革”期间,王昆失去了人身自由,直到1977年东方歌舞团恢复了原建制,王昆被任命为团领导小组副组长、艺术指导和独唱演员。在她的带领下,东方歌舞团恢复了许多“文革”前的精彩节目,并排演新节目,纳进一批优秀的年轻演员。1982年担任东方歌舞团团长兼党委书记,先后培养了众多深受观众喜爱的歌手。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这首《白毛女》中的唱段,在中国家喻户晓。在歌剧《白毛女》中首演“喜儿”的著名歌唱家王昆昨日13点46分在京逝世,享年89岁。王昆还曾参演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获得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好评,此外《南泥湾》、《秋收》等著名歌曲也由她原唱。新京报记者昨日与王昆家人取得联系,她的二儿子周八月告诉记者,母亲因脑溢血病逝,走得十分突然,告别仪式将于近期在八宝山举行。

王昆的丈夫、著名音乐家周巍峙今年9月在京去世,周八月称,“我父母从抗战开始结识至今感情很深,但父亲的去世,母亲表现得非常豁达,她就在病床前流过一次眼泪”。

事件经过

18.jpg

据有关人士介绍,王昆本月12日突发脑溢血住院,虽然手术非常成功,病情有所好转,但昨天还是突然地离开了。但也很安详,没受什么罪。

王昆的丈夫周巍峙是著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曲作者。今年9月12日,周巍峙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8岁。

周巍峙与王昆的美满婚姻,在文艺圈内外有口皆碑。

在灵堂现场,王昆的大儿子周七月对记者说,父亲刚刚去世两个月,想都想的出来父亲的去世对于母亲的打击是巨大的,“我母亲是找我父亲去了。”

周七月说父母一辈子相依为命,一辈子就这么牵手过来的,“父亲走后,母亲经常一个人坐在那儿,自己想很久。她有时候会觉得父亲还在医院,待会儿要去看他。”

周八月介绍,王昆的艺术生命一直没有结束,她85岁复排白毛女的时候还能回忆出当年在延安排练的每个细节。“母亲的身体近两年不太好,身体里有三个支架,可是她说我死在舞台上也要继续唱。她前段时间排《东方红》的时候,腿肿得跟象腿一样,硬是坐在轮椅上被抬到三楼排练厅的。”

首演“喜儿”

19.jpg

能深入人心 把中央领导都唱哭

王昆生于1925年,曾演出新歌剧《白毛女》,并演出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经典剧目。

王昆在《白毛女》中扮演的“喜儿”最为深入人心,她于1945年在中共七大首演《白毛女》,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都曾到场观看。

回忆当时新歌剧《白毛女》上演的场面,王昆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道:“重要首长毛泽东、朱德都来了。导演告诉我,他扒着幕缝看中央首长和各路来的军队,看他们的反应。好多人哭了,他们有人看见毛主席擦眼泪。”王昆说。

新中国成立后,王昆任中央实验歌剧院演员,后历任东方歌舞团艺委会主任、团长,现任中国东方歌舞团艺术顾问、中国文联荣誉委员。

歌坛伯乐

16.jpg

在歌坛,王昆有“伯乐”的美称。担任东方歌舞团团长期间,她培养了远征、郑绪岚、朱明瑛、陈俊华、郭蓉、程琳、李玲玉、俞淑琴、吴小芸、牟玄甫、索宝莉、成方圆等一大批优秀音乐人才。

王昆的好友、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昨晚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评价,王昆这一生为中国的声乐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她的去世是中国声乐界的一大损失。

支持朱明瑛 明确目标唱《回娘家》

歌唱家朱明瑛就是王昆“挖掘”出来的。昨晚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朱明瑛表示,她对王昆最深的情感就是知遇之恩,“感谢她的赏识,感谢她的教导。我一直都叫她‘老师’,她是我音乐道路上的一位良师。”

朱明瑛对王昆的印象是“敢于创新,很开通,有决断”。朱明瑛说,王昆特别乐于接触外面的新鲜事物,勇于开辟新路,她还鼓励其他人有所突破。在王昆的鼓励和支持之下,朱明瑛才有明确的目标,后来她开始唱《回娘家》,唱《紫竹调》,还四处拜师去学习二人转、京韵大鼓、沪剧、越剧等民族艺术,为自己的事业开拓出新天地。

鼓励王二妮 “别脱离‘老布衣’味道”

在从艺70周年纪念音乐会上,王昆曾亲手将一根红头绳和一件土布褂子送给弟子王二妮,“我就是希望她能保持自己原汁原味的演唱风格,不要脱离‘老布衣’味道”。

王二妮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说。“王老师对我特别亲,我们都出身农村,她总说你要保持乡土气息,这个最珍贵。她说我一辈子没说过谎话,你要做一个真实的人,不卑不亢,老老实实在台上唱歌,观众永远是你的老师。”

支持流行乐 点拨程琳发掘崔健

程琳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能有今天的音乐地位,归功于恩师王昆,王昆是她一生都要感激的人。在王昆的指点和帮助下,程琳陆续推出《熊猫咪咪》等广为流传的歌曲。

另外,在王昆的大力促成下,1985年东方歌舞团策划并推出名为《让世界充满爱》的演出。就是那次演出,摇滚歌星崔健演唱了《一无所有》。

众人悼念

14.jpg

金铁霖

总觉得她能活到一百岁

我们也很长时间没见了,当时我还说过几天抽空去看看她,没想到这么突然,我感到非常悲痛。

在我印象里,王昆身体很好,每次见她都精神抖擞,非常羡慕她,觉得她能活到一百岁。

六小龄童

愿二人在天堂再出佳作

惊闻两个月前去世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曲作者周巍峙先生的夫人、著名歌唱家王昆老师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9岁,深感悲痛。愿王昆老师一路走好,夫妻二人在天堂再出佳作!

汉字详情

wáng,wàng [wang]
部首: 436
笔画: 4
五笔: GGGG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G
四角: 10104

详细解释

wáng

名词

(1) (象形字。王字的甲骨文为斧钺之形,斧钺为礼器,象征王者之权威。本义:天子、君主)

(2) 殷周时代对帝王的称呼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诗·小雅·北土》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

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说文》

王,天子也。——《释名》

王,有天下曰王。帝与王一也。周衰,列国皆僭号自王。 秦有天下,遂自尊为皇帝。 汉有天下,因 秦制称帝,封同姓为王,名始乱矣。——《六书故》

故百王之法不同。——《荀子·王霸》

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柳宗元《封建论》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王公(天子与诸侯;泛指达官贵人);王土(天子的土地);王士(天子的士民);王宇(天子的宫殿);王志(天子的意向);王车(王之车乘)

(4) 春秋时,楚、吴、越等诸侯国国君也开始称“王”,战国时各诸侯国国君普遍称“王”

越王勾践栖于 会稽之上。——《国语·越语上》

请勾践女女于王。

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梁惠王上》

(5) 又如:王人(国君);王女(古时封王者之女);王吏(天子或国君的官吏);王使(天子或王侯的使者);王政(国君的政令);王妃(侯王、太子之配偶;帝王之妾,位次于皇后)

(6) 从秦代开始,天子改称“皇帝”,“王”便成了对贵族或功臣的最高封爵,即诸侯王

赐号称王。——《汉书·李广苏建传》

王侯以下。——《后汉书·张衡传》

(7) 又如:西汉初,刘濞被封为吴王;韩信先被封为齐王,后改为楚王

(8) 朝廷 。如:王庭,王廷(朝廷);王役,王徭(朝廷的徭役);王务(朝廷的公事);王机(朝廷的政事);王体(朝廷的大政方针)

(9) 王朝 。如:王轨(王朝的秩序、制度);王制(王朝的制度);王灵(王朝的威德)

(10) 首领;同类中最突出者

王久不至。——唐· 李朝威《柳毅传》

(11) 又如:擒贼先擒王;乐器之王;拜他为王

(12) 中国古代对祖父母的尊称

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尔雅》

(13) 统治者,主宰者 。如:王化(以仁义治天下的教化);王官(宗藩王府的小职官)

(14) 冠军 。如:拳王

(15) 姓

(16) 另见 wàng

wàng

动词

(1) 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王此大邦,克顺克比。——《诗·大雅》

欲王关中。——《史记·项羽本纪》

秦地可尽王。

沛公为 汉王,王 巴、 蜀。——《史记·留侯世家》

(2) 作皇帝,称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公孙丑上》

周不法 商, 夏不法 虞,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商君书》

(3) 胜过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庄子》

(4) 另见 wáng

英文翻译

king, ruler; royal;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wong4 wong6
◎ 客家话:[陆丰腔] wong3 [客英字典] vong2 [海陆丰腔] wong2 [宝安腔] wong2 [台湾四县腔] wong2 [梅县腔] wong2 wong5 [沙头角腔] wong2 [东莞腔] wong2 [客语拼音字汇] ong2 vong2
◎ 潮州话:uang5(uâng) <姓>hêng5(hê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雨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ĭwaŋyang/hvang
kūn [kun]
部首: 429
笔画: 8
五笔: JXX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APP
四角: 60712

详细解释

副词

(1) (会意。从日,从比。金文字形,表示二人在日光下并肩行走 。本义:一起,共同)

(2) 同本义

昆,同也。——《说文》

理生昆群。——《太玄·玄摛》

格也乖而昆也同。——《太玄·玄错》

昆仑旁薄幽。——《太玄中》

噍(jiū)噍昆鸣。—— 扬雄《羽猎赋》

(3) 又如:昆群(同群)

(4) 后,然后

魂兮归徕,正始昆只。——《楚辞》

名词

(1) 哥哥,胞兄

昆,兄也。——《广韵》

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诗·王风·葛藟》

昔有昆弟三人。——《列子》

(2) 又如:昆友(兄弟和朋友);昆仲(称呼别人兄弟的敬词);昆玉(对别人兄弟的敬称)

(3) 子孙,后代

虞、 魏之昆。—— 左思《吴都赋》

(4) 又如:昆仍(后代子孙);昆孙(第六代的子孙。后泛指远孙)

(5) 昆山 。古代传说中产玉之山

火炎昆冈,玉石俱焚。——《书·胤征》

(6) 姓

形容词

(1) 众多,诸多

昆小虫,抵蚳。昆,众也。——《大戴礼记》

(2) 通“焜”。盛明貌

樵蒸昆上,配藜四施。——《文选·扬雄·甘泉赋》

英文翻译

elder brother; descendants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1
◎ 客家话:[东莞腔] kun1 [宝安腔] kun1 [梅县腔] kun1 [海陆丰腔] kun1 [客英字典] kwun1 [陆丰腔] kun1 [客语拼音字汇] kun1 [沙头角腔] kun1 [台湾四县腔] k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三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渾平聲合口一等kuonkuən
[qu]
部首: 224
笔画: 5
五笔: FCU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GI
四角: 407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 )。本义:离开)

(2) 同本义

去,人相违也。——《说文》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纪侯大去其国。——《春秋·庄公四年》

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谷梁传》

武子去所。——《左传·襄公二十年》

不能相去。——《战国策·齐策》

乃去。——唐· 柳宗元《三戒》

久而不去。——宋· 欧阳修《归田录》

一狼径去。——《聊斋志异·狼三则》

东向驰去。——清·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去离(分离;离开);去任(因故离开职位);去住无门(进退两难);去来(离去;往来);去位(离开官位)

(4) 除去;去掉

去死肌,杀三虫。——柳宗元《捕蛇者说》

明日去。——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俸去书来。

(5) 又如:去绝根株(斩草除根);去疾(除去疾病);去皮;去邪归正(去掉邪恶,归于正道)

(6) 相距,远离

连峰去天不盈尺。——《蜀道难》

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西蜀之去 南海。——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去村四里。——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又如:两地相去50里

(8) 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公然抱茅入竹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汝可去应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去住无门(进退两难);去紧(走得快;迅疾);去处(所去的地方);去学校;谁去都一样

(10) 失掉; 失去

大事去矣,可痛惜哉。——《三国演义》

(11) 又如:去失(丢失)

(12) 扮演 。如:去主角的那位长得并不美

(13) 赶走;打发走

夫汇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战国策》

(14) 抛弃,舍弃

是君臣、父子、兄弟尽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孟子》

(15) 又如:去心(心里丢开;放心);去势(舍弃权势)

(16) 去世,死亡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晋· 陶渊明《杂诗》

(17) 又如:去世(死亡)

(18) 用在谓词或谓词结构后表示趋向或持续

上去下来船不定,自飞自语燕争忙。——宋· 梅尧臣《绝句》

归去来兮。——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一鸣辄跃去。——《聊斋志异·促织》

跃去尺有咫。

(19) 又如:我去考虑考虑;明年回乡下去;船向前慢慢开去;把东西给他送去

(20) 逃离,逃亡

委而去之。——《孟子·公孙丑下》

小敌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纺焉以度而去之。——《左传·昭公十九年》

(21) 通“驱”。驱逐

千乘三去。——《左传·僖公十五年》

形容词

(1) 过去了的 。如:去岁(去年,上一年);去事(往事);去日(过去的岁月)

(2) 通“怯”。胆小,畏缩

介词

在。表示时间或处所

去里面一字儿摆着三只大酒缸。——《水浒传》

名词

去声。汉语四声之一

古人以“平”“上”“去”“入”四字各为一声的代表字,于是这四个字就成了四声的名称。——王力《汉语音韵学》

英文翻译

go away, leave, depart

方言集汇

◎ 粤语:heoi2 heoi3
◎ 客家话:[梅县腔] hi5 ki5 [沙头角腔] hi5 ki5 [客英字典] hi5 ki5 [海陆丰腔] hi5 ki5 [宝安腔] hi5 [东莞腔] hi5 [台湾四县腔] hi5 ki5 [客语拼音字汇] hi4 ki4 [陆丰腔] ki3 ki5 h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羌舉上聲開口三等kʰĭokhiox/qivv
shì [shi]
部首: 105
笔画: 5
五笔: AN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PT
四角: 447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2) 同本义

世,三十年为一世。——《说文》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论语·子路》

(3) 父子相继为世。一代(古礼规定,男子三十岁结婚生孩子,产生新一代)

父子相代为一世。——《字汇》

世室世世不毁也。——《公羊传·文公十三年》

世相朝也。——《周礼·大行人》

昔我先王世后稷。——《国语·周语》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孙权据有 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三国志·诸葛亮传》

(4) 又如:世功(累代的功绩);世世(代代);世治(世世代代地统治);世济(世代继承);世卿(指世代承袭的卿大夫);世职(父子相袭的官职);世爵(世代继承爵位);世谱(世系家谱);世将(世代为将);祖传世医

(5) 一生;一辈子

负刍必以魏,殁世事 秦。——《战国策·秦策》。注:“身也。”

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清· 黄宗羲《原君》

(6) 又如:今生今世;尘世;来世;出世;入世;永世不忘

(7) 人世,世间;世界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唐· 韩愈《马说》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后汉书·张衡传》

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一世之雄;举世闻名;世故;世尊(佛祖。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世涂(光天化日之下;亦常比喻处世的经历);世界路上(人世交际场中);世外桃源

(9) 时代;朝代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 又如:近世;治世;浊世;盛世;乱世;先世;世屯(时世艰难);世务(当世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

(11) 岁;年

志国三世。——《礼记·曲礼》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

(12) 又如:世远事乖(年代久远,事情不顺)

(13) 地质年代的划分,短于一个纪而长于一个代的地质年代的分期 。如:古新世

(14) 世俗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易·乾》

(15) 后嗣;后人

卫瑞木叔者,子贡之世也。——《列子·杨朱》

(16) 又如:后世;官人以世(官人不以贤才而以父兄)

(17) 家世

陵不引决,忝世灭姓。——《汉书》

(18) 世族

以族论罪,以世举贵,虽欲无乱,得乎哉?——《荀子·君子》

(19) 又如:世家子弟(泛指世代做官人家的子弟);世家军籍(世代都是军人);世胄(贵族后裔;泛指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20) 姓

形容词

(1) 有世交关系,表示两家之间世代交往

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儒林外史》

(2) 又如:世先生(对世交的尊称);世侄;世台(对世交晚辈的尊称);世伯(对父辈朋友中年长于己父者的称呼);世叔(对父辈朋友中年小于己父者的称呼);世翁(对世代有交谊的长辈的尊称)

(3) 指嫡长

父之兄弟先生为世父。——《尔雅》

世父言为嫡统继世也。故世子亦曰大子。——《释名》

卫世叔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4) 通“太”。大的

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庄子·大宗师》

(5) 又如:世利(大大有利于)

副词

(1) 既然,已经

小子世来你家,大姐不要说闲话。——元· 马致远《青衫泪》

(2) 从来;终归

我将这角门儿世不曾牢拴。——元· 王实甫《西厢记》

(3) 永远

再休想那章台走马郎,度你到西方…,世脱下皮囊。——元· 李寿卿《度翠柳》

英文翻译

generation; world; era

方言集汇

◎ 粤语:sai3
◎ 客家话:[梅县腔] she5 she.5 [东莞腔] si5 [客英字典] se5 shi5 [客语拼音字汇] se4 si4 [海陆丰腔] se5 shi5 [宝安腔] si5 | se5 [沙头角腔] si5 se5 [陆丰腔] se5 [台湾四县腔] se5 si5
◎ 潮州话:si3 (sì)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舒制祭A開去聲開口三等祭Asjed/sjeyɕĭɛ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