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

wáng guān [ wang guan]
注音 ㄨㄤˊ ㄍㄨㄢ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王冠 wángguān

(1) 象征国王身分、权力的帽子

imperial crown;royal crown

词语解释

  1. 古代帝王所戴之冠。

    《汉书·王莽传上》:“戊辰, 莽 至高庙,拜受金匱神嬗,御王冠。”

  2. 指诸侯王所戴之冠。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 刘备 自称 汉中王 ……乃拜受璽綬,御王冠。” 胡三省 注:“王冠,远游冠也。”按,《后汉书·舆服志下》载:远游冠为诸王所服。

  3. 喻国家主权。

    徐特立 《送董老赴京》诗之二:“万国王冠落,吾京独屹然。” 南汉宸 《坚决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斗争》:“一个国家的独立王冠,在于自力更生。”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帝王所戴之冠。

《汉书·王莽传上》:“戊辰, 莽至高庙,拜受金匱神嬗,御王冠。”

⒉ 指诸侯王所戴之冠。按,《后汉书·舆服志下》载:远游冠为诸王所服。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 刘备自称汉中王 ……乃拜受璽綬,御王冠。”
胡三省注:“王冠,远游冠也。”

⒊ 喻国家主权。

徐特立《送董老赴京》诗之二:“万国王冠落,吾京独屹然。”
南汉宸《坚决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斗争》:“一个国家的独立王冠,在于自力更生。”

王冠的国语词典

帝王的帽子。

王冠的网络释义

王冠

  • 王冠,1983年9月14日出生于上海市黄浦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中国内地女主持人、演员、歌手。
  • 2001年,参演中韩合作电影《飞天舞》。2003年获深圳电视台第三届青春之星主持人大赛冠军。2008年开始主持东方卫视《舞林大会》为观众熟知。2009年参演偶像剧《青春进行时》。2010年获第八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暨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节目主持人奖。2011年获第十七届上海电视节“十大新锐华语风采主持”荣誉称号,同年3月与李咏共同主持CCTV-3新版节目《向幸福出发》。2013年4月主持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公益舞蹈秀节目《舞出我人生》。2016年,主持明星问道体验秀节目《偶像就该酱婶》。
  • 王冠 (汉语词语)

  • 由君主戴的象征至高权力的帽子,一般由贵重金属制作,镶有宝石。
  •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 刘备 自称 汉中王 ……乃拜受玺绶,御王冠。” 胡三省 注:“王冠,远游冠也。”按,《后汉书·舆服志下》载:远游冠为诸王所服。
  • 王冠的翻译

    英语: crown
    德语: Krone, Königskrone (S)​, Zenit, Bombage (ballige Fläche)​ (S)​
    法语: diadème, couronne

    王冠造句

    王冠上镶嵌着一颗闪闪发亮的宝石。
    在携程正式发布消息前,知名互联网自媒体人王冠雄首先爆出收购消息,并迅速在各大社交网站传播,消息称两家公司的公关因收购事宜齐齐待命。
    革命的雪崩扫荡戴王冠的老朽。安德烈·莫洛亚。
    “它是我们城市复兴王冠上的一粒珠宝,”帕夏集团的一位合伙管理人,也是给项目的本地开发商说。
    当时的情景不难想像:在华丽的宫中,王身著朝服王冠坐在宝座,周围站满了朝臣。
    一个人能够获得自由比得到一顶王冠还要宝贵。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世界足坛新霸主的王冠激励下,“斗牛士”西班牙与“橙衣军团”荷兰将联手改写历史。
    孙子兵法不愧为齐文化王冠上的一颗明珠。
    养老来归西伯宇,避危拚弃旧王冠;自从梦入飞能後,八百馀年享奠安。
    以荆棘的铁王冠为誓。
    杨敏一下子破涕为笑,一把抱住王冠沣,“哥,你不准死,你吓死我了。
    王冰玉老公也算得上是冰壶队的人,比赛中,王冠石一直在教练室和主教练坐在一起,就每个球的技战术进行讨论和研究。
    利昂当皇帝刚好十年了。在几次正式场合,他穿戴着必备的皇袍和王冠,试图让自己看起来很庄严。
    王冠雄还有一个趋势,“信用卡管家”类产品在记账理财类中异军突起。
    最勇敢的男人,不是对皇帝王冠、教皇权杖以及头顶的深邃星空和内心的道德都无所畏惧,而是心存一点敬畏。烽火戏诸侯。
    但在王冠刻苦努力下,终于也堪堪花了一日之功,将龙翔九变记了下来。
    王冠雄谈虎嗅新三板“女马云”路还长。
    该剧也是筱白玉霜大师常演的剧目,王冠丽早年曾为此剧录音配像,影响广泛。
    郁金香的整个造型很奇特,它的花朵像王冠,叶子有点像宝剑,球根又像一条条的黄金。
    这是一款两用型王冠,可以当王冠也可以用作项链。

    汉字详情

    wáng,wàng [wang]
    部首: 436
    笔画: 4
    五笔: GGGG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G
    四角: 10104

    详细解释

    wáng

    名词

    (1) (象形字。王字的甲骨文为斧钺之形,斧钺为礼器,象征王者之权威。本义:天子、君主)

    (2) 殷周时代对帝王的称呼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诗·小雅·北土》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

    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说文》

    王,天子也。——《释名》

    王,有天下曰王。帝与王一也。周衰,列国皆僭号自王。 秦有天下,遂自尊为皇帝。 汉有天下,因 秦制称帝,封同姓为王,名始乱矣。——《六书故》

    故百王之法不同。——《荀子·王霸》

    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柳宗元《封建论》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王公(天子与诸侯;泛指达官贵人);王土(天子的土地);王士(天子的士民);王宇(天子的宫殿);王志(天子的意向);王车(王之车乘)

    (4) 春秋时,楚、吴、越等诸侯国国君也开始称“王”,战国时各诸侯国国君普遍称“王”

    越王勾践栖于 会稽之上。——《国语·越语上》

    请勾践女女于王。

    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梁惠王上》

    (5) 又如:王人(国君);王女(古时封王者之女);王吏(天子或国君的官吏);王使(天子或王侯的使者);王政(国君的政令);王妃(侯王、太子之配偶;帝王之妾,位次于皇后)

    (6) 从秦代开始,天子改称“皇帝”,“王”便成了对贵族或功臣的最高封爵,即诸侯王

    赐号称王。——《汉书·李广苏建传》

    王侯以下。——《后汉书·张衡传》

    (7) 又如:西汉初,刘濞被封为吴王;韩信先被封为齐王,后改为楚王

    (8) 朝廷 。如:王庭,王廷(朝廷);王役,王徭(朝廷的徭役);王务(朝廷的公事);王机(朝廷的政事);王体(朝廷的大政方针)

    (9) 王朝 。如:王轨(王朝的秩序、制度);王制(王朝的制度);王灵(王朝的威德)

    (10) 首领;同类中最突出者

    王久不至。——唐· 李朝威《柳毅传》

    (11) 又如:擒贼先擒王;乐器之王;拜他为王

    (12) 中国古代对祖父母的尊称

    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尔雅》

    (13) 统治者,主宰者 。如:王化(以仁义治天下的教化);王官(宗藩王府的小职官)

    (14) 冠军 。如:拳王

    (15) 姓

    (16) 另见 wàng

    wàng

    动词

    (1) 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王此大邦,克顺克比。——《诗·大雅》

    欲王关中。——《史记·项羽本纪》

    秦地可尽王。

    沛公为 汉王,王 巴、 蜀。——《史记·留侯世家》

    (2) 作皇帝,称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公孙丑上》

    周不法 商, 夏不法 虞,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商君书》

    (3) 胜过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庄子》

    (4) 另见 wáng

    英文翻译

    king, ruler; royal;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wong4 wong6
    ◎ 客家话:[陆丰腔] wong3 [客英字典] vong2 [海陆丰腔] wong2 [宝安腔] wong2 [台湾四县腔] wong2 [梅县腔] wong2 wong5 [沙头角腔] wong2 [东莞腔] wong2 [客语拼音字汇] ong2 vong2
    ◎ 潮州话:uang5(uâng) <姓>hêng5(hê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雨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ĭwaŋyang/hvang
    guān,guàn [guan]
    部首: 218
    笔画: 9
    五笔: PFQ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MUI
    四角: 37214

    详细解释

    guān

    名词

    (1) (会意。从“冖”( mì),用布帛蒙覆。从“元”(人头),从“寸”(手)。意思是:手拿布帛之类的制品加在人的头上,即“冠”。本义:帽子)

    (2) 同本义

    冠,弁冕之总名也。——《说文》

    冠至尊也。——《礼记·问丧》

    缁布冠。——《仪礼·士冠礼》。注:“今小吏冠。”

    凡甸冠弁服。——《周礼·司服》

    怒发上冲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新沐者必弹冠。——《楚辞·渔父》

    冠盖相望,乘坚策肥。——汉· 晁错《论贵粟疏》

    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明史·海瑞传》

    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 明· 刘基《卖柑者言》

    (3) 又如:衣冠整齐;怒发冲冠;二十而冠;冠礼;冠巾;冠玉(帽子上装饰的美玉。后多用来指代美男子);冠佩(帽子与佩玉。亦指官吏士绅);冠绶(礼帽与印绶)

    (4) 顶端  。如:群芳之冠;冠石(以三石为足而耸立于地的大石)

    (5) 指突起像帽子的东西 。如:树冠;花冠;冠珥(太阳边缘外面的发光气团);冠锈病

    (6) 公鸡头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加丁不释。——《聊斋志异·促织》

    (7) 如:鸡冠

    (8) 另见 guàn

    guàn

    动词

    (1) 戴;戴帽子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屈原·涉江》

    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孟子·滕文公上》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

    (2) 又如:沐猴而冠;冠带(戴帽系带子。借指穿着官服);冠巾(戴上帽子、头巾);冠狗(戴帽的狗。比喻不知礼义的人)

    (3) 超出众人;超过;位居第一

    位冠群臣,声施后世。——《史记·萧相国世家》

    将军勇冠三军,才为出世,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又如:冠带医生(大医院有称职的医生);冠首(位居于众人之上);冠绝(遥居首位);冠伦(盖过同辈)

    (5) 加在前头 。如:冠头(加在前头);冠序(在书前加序言);冠篇(写序言);冠以题辞

    名词

    (1) 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

    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曲礼上》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弱冠弄柔翰。——左思《咏史》

    (2) 又如:冠字(古代男子二十岁而冠,并赐以字);冠士(已行过冠礼的成年之士);冠子(已行过冠礼的男子。指二十岁成年男子);冠岁(男子二十岁);弱冠(刚成年);冠者(指成年人)

    (3) 排于首位的事例 。如:冠部(吏部。古代中央设六部,以吏部为首);冠族(显贵的豪门世族);冠首(首位)

    (4) 胜利的奖赏或荣誉的标志,尤指代表运动中获得冠军的称号 。如:夺冠

    (5)冠词的简称

    (6) 另见 guān

    英文翻译

    cap, crown, headgear

    方言集汇

    ◎ 粤语:gun1 gun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on5 gon1 [客英字典] kwan5 gwon1 kwan1 [宝安腔] gon5 [台湾四县腔] gon5 gon1 [梅县腔] gwon1 [东莞腔] gon5 gon1 [客语拼音字汇] gon1 gon4 guon1 guon4 [陆丰腔] gon1 [梅县腔] gwon5
    ◎ 潮州话:guang1 guang3 (kuang kùang) 「潮州」 guêng1 guê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丸平聲合口一等kuankuɑn

    王冠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