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麟

yù lín [ yu lin]
注音 ㄩˋ ㄌ一ㄣˊ

词语释义

麒麟的美称。

即玉麟符。泛指符信。

指麒麟阁。

词语解释

  1. 麒麟的美称。

    唐 陆龟蒙 《四明山诗·樊榭》:“樊榭何年筑,人应白日飞。至今山客説,时驾玉麟归。”

  2. 即玉麟符。泛指符信。

    宋 梅尧臣 《饯彭城公赴随州龙门道上作》诗:“ 伊水 照虹斾, 楚山 怀玉麟。征轩不可恋,梗泪返城闉。” 明 沉鲸 《双珠记·勾补军伍》:“玉麟铜虎布新条,褰帷肃下僚。”参见“ 玉麟符 ”。

  3. 指麒麟阁。

    汉 代阁名。上图功臣像。 宋 梅尧臣 《送鲁玉太博挽词》之二:“自昔称 王 谢 ,于今亦盛门。尚看珠树秀,应见玉麟存。”

引证解释

⒈ 麒麟的美称。

唐陆龟蒙《四明山诗·樊榭》:“樊榭何年筑,人应白日飞。至今山客説,时驾玉麟归。”

⒉ 即玉麟符。泛指符信。参见“玉麟符”。

宋梅尧臣《饯彭城公赴随州龙门道上作》诗:“伊水照虹斾, 楚山怀玉麟。征轩不可恋,梗泪返城闉。”
明沉鲸《双珠记·勾补军伍》:“玉麟铜虎布新条,褰帷肃下僚。”

⒊ 指麒麟阁。 汉代阁名。上图功臣像。

宋梅尧臣《送鲁玉太博挽词》之二:“自昔称王谢,于今亦盛门。尚看珠树秀,应见玉麟存。”

玉麟的网络释义

玉麟

  • 玉麟(1766—1833年)哈达纳喇氏,字子振,号研农,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六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嘉庆初,三迁为祭酒。历詹事、内阁学士。入直上书房。历礼部、吏部侍郎,典会试。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加副都统衔,充驻藏大臣,历任左翼总兵、镶白旗汉军副都统,迁左都御史,礼部、吏部、兵部尚书。道光七年,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充上书房总师傅,加太子少保。八年,回疆既定,晋太子太保,图像紫光阁。十三年,年老回京,行至陕西,卒於途次。柩至京,帝亲临赐奠,赠太保,谥文恭,入祀贤良祠。
  • 玉麟造句

    玉麟感奋,投袂而起,遂入曾营,佐理军务。
    李秀成大战洋枪队钱玉麟掘宝卢家山。
    这卓家世代书香门第,在这青石镇也是名门望族,一家人本过的平平安安,却不曾想在数日前卓玉麟突然发了高烧,就此昏迷不醒,水米不进,身上却是热得惊人。
    张礼的提议并没有错,可以说是中规中矩,可这也正说明了张礼是王佐之才,但是真正的王者是陈玉麟的原因。
    当时任安徽巡抚的翁同书和后来的彭玉麟都对李氏子弟有过严厉的处置,这是李氏对翁氏结冤的第一步。
    彭玉麟的外祖父是个好心人,看到饥民这么多,便在家门口架了几口大锅煮粥施赈。
    这六姨太原本是热河街上一小银匠的媳妇儿,才过门儿没多久,就被汤玉麟相中硬娶了过来,那还是老汤刚入主热河为都统时。
    要他干什么?要他巡视长江水师,包括所到之地,各级官府有不法情事,彭玉麟都可以直接参奏或处置。
    其余九营,都是总把武员与新进人员,遇事不敢专达,都倚仗玉麟禀白。
    所以玉麟虽是一员部将,倒常在主帅帐前仰首舒眉,论列是非,主帅也常常刮目相待。
    此时,汤玉麟仍握有几旅兵力,且有黄土梁险要地势可守。
    兵进承德之际,他本想大显身手,以显示自己的价值,可没成想汤玉麟及守将常绿林一枪未发,弃城逃跑,他感到大失所望。
    奉令密裁匪谍三十名一案,遵照指示,会同二处二课课长雷天元同志,警卫组组长漆玉麟同志,第二看守所所长李磊同志,本区行动组组长熊祥同志研究商讨。
    白甲兵打的兴起一招接一招,一个进步然后又来了一个上顶,这膝盖上顶力大无穷,要是让他顶实在了,陈玉麟基本可以宣告死亡。
    吴命陵压压手,示意彭玉麟坐下,旋问杨诚志“杨司令!你认为如何?”。
    这一下,差点没把包玉麟给摔得背过气去,一下子,他的腰上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唯一的感觉就是一股暖流从跨下喷流而出。
    曾国藩手下大将彭玉麟,幼年尝与一少女梅姑有白头之约,后女之父母将女另许他人,女竟殉情以报。
    彭玉麟跪下,畏战不前这个罪名,虽然不重,但是也不轻,革职拿问是足够了。
    陈玉麟啪的一声把手中的兵器仍在了地上,指着旗长问道“以多欺少胜之不武,放下武器,我和你单对单练一下,看看谁更厉害,敢不敢?”。
    闻言,风玉麟也想见识一下异世的拍卖会,兴趣瞬间高涨,俩人大步向目的地走去,而猥琐的祁卫东则是又把风玉麟想成了个中之人。

    汉字详情

    [yu]
    部首: 527
    笔画: 5
    五笔: G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GI
    四角: 101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 同本义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文》

    君无故玉不去身。——《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

    五玉。——《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

    王齐则共食玉。——《周礼·王府》

    惟辟玉食。——《书·洪范》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3) 又如:玉情儿(玉石的质量、成色);玉墀(白玉台阶);玉阙(宝座;皇宫);玉虚(道教指玉帝的居处);玉树(指槐树);玉砚(玉石制的砚台);玉雕(玉石雕成的工艺品);玉栏(玉石制的栏杆)

    (4) 泛指玉石的制品 。如:玉尺量才(考试);玉鉴(玉镜);玉斝(玉酒器);玉辇(君后坐的车);玉笈(玉饰的书籍)

    (5) 指玉制的乐器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

    (6) 又如:玉徽(美玉装饰的琴);玉轸(琴上的玉制弦柱);玉振金声(演奏古乐,以钟发声,以罄收韵,集众音之大成。金指钟,玉指罄)

    (7) 比喻色泽晶莹如玉之物 。如:玉色瑗姿(色泽如玉,姿态万行);玉溜(目光);玉箸(玉筯。死后垂下的鼻涕);玉笋(美女的手指);玉竹(一种竹,颜色青黄相间)

    (8) 比喻美德、贤才

    君子比德如玉。——《礼记》

    (9) 又如:玉笋之班(人材行列。唐末朝士风貌优异有才华的人,称玉笋。得与其列者称玉笋班);玉堂金马(指翰林出身;亦指出身高贵,文武双全);玉堂(翰林院);玉音(帝王的话语)

    形容词

    (1) 敬辞。多用以尊称对方的身体言行等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战国策》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白居易《长恨歌》

    (2) 又如:玉文(对文字的美称);玉面(尊称人的容颜);玉札(对别人书信的敬称);玉躬(玉体);玉声(对他人言语的敬称)

    (3) 形容美好 。如:玉蕴辉山(周身包含着耀人的光彩);玉女(美女;仙女)

    (4) 形容洁白 。如:玉魄(月华);玉屑(喻洁白的雪花);玉珥(太阳两边的云气);玉羽(洁白的羽翼)

    (5) 珍贵 。如:玉苗(珍贵的幼苗);玉编(珍贵的典籍)

    英文翻译

    jade, precious stone, gem

    方言集汇

    ◎ 粤语:juk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uk8 [陆丰腔] gniuk8 [东莞腔] ngiuk8 [海陆丰腔] ngiuk8 [梅县腔] niuk8 [沙头角腔] niuk8 [客语拼音字汇] ngiug6 [台湾四县腔] ngiuk8 [宝安腔] ngi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魚欲入聲開口三等ŋĭwokngyuk/ngivk
    部首: 1102
    笔画: 23
    五笔: YNJH

    英文翻译

    female of Chinese unico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