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

yú lín [ yu lin]
注音 ㄩˊ ㄌ一ㄣˊ

词语释义

榆树林。 借指隐者所居的山林。

词语解释

  1. 榆树林。

    宋 苏轼 《种松得徕字》诗:“春风吹榆林,乱荚飞作堆。” 宋 道潜 《夜泊淮上复寄逢原》诗:“遥想故人投宿地,画船应在碧榆林。”

  2. 借指隐者所居的山林。

    清 黄宗羲 《万悔庵墓志铭》:“大兵渡 淛 ,一时士人讳言受职,皆改头换面充赋有司。而公车之徵,先生独不行。当是时,先生遁跡榆林。”

引证解释

⒈ 榆树林。

宋苏轼《种松得徕字》诗:“春风吹榆林,乱荚飞作堆。”
宋道潜《夜泊淮上复寄逢原》诗:“遥想故人投宿地,画船应在碧榆林。”

⒉ 借指隐者所居的山林。

清黄宗羲《万悔庵墓志铭》:“大兵渡淛,一时士人讳言受职,皆改头换面充赋有司。而公车之徵,先生独不行。当是时,先生遁跡榆林。”

榆林的网络释义

榆林 (陕西省下辖地级市)

  • 榆林,古称“上郡”,始于春秋战国,兴于明清,明朝九边重镇“延绥镇“(又称榆林镇)驻地,康熙皇帝赐“两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碑,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如此奇特城建,在神州大地实属罕见,这也是榆林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标志。
  • 榆林位于中国陕西省的最北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东临黄河与山西省隔河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南接延安,北与鄂尔多斯相连,系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辖2个区、1个县级市、9个县,常住人口340.33万(2017年),全市户籍人口385.04万(2017年)。是陕西杂粮的主产区。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中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陕甘宁气田。
  • 榆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中国爱心城市,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市,中国城市竞争力100强,2011地级城市创新能力综合测评100强,2012中国十大创富城市,2012年入选“2012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2013中国西北部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城—榆林古城,红石峡,统万城遗址,红碱淖,榆林沙漠国家森林公园,石峁遗址,白云山,青云寺,悬空寺,二郎山,府州城,高家堡古城,西峰寺,清涧笔架山景区等各大景点。
  • 榆林 (词语解释)

  • 树名
  • 榆林造句

    该会议中心拟建在榆林榆阳机场以南,机场高速以西的区域。
    由此联想,一些富人和裸官也都忙着将财产外移,宝眷外迁,他们又是怎么想的呢?榆林的这一次地震,不知道能不能震出地方官的危机意识。
    从墓志文中得知,准格尔旗十二连城的古城遗址,便是隋唐两代的胜州榆林城故址。
    与固原相比,榆林和海原连作春小麦产量较低,产量波动性较大,春小麦田干燥化进程较快。
    对榆林市镁工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当前榆林市金属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高家堡古镇,就坐落于这片陕北黄土高原上,位于神木、榆林、佳县交接处的秃尾河畔,隶属神木管辖。
    今天早朝接到奏报十月,闯贼李自成攻陷延安,寻屠凤翔,紧接着又陷榆林,兵备副使都任、总兵官尤世威等战死。
    榆林北部神木县、府谷县采煤区和东南部黄土梁峁沟壑区;延安北部黄土梁峁沟壑区及南部的洛川县塬边和黄陵县采煤区。
    中国大陆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的邮政编码是。
    之称的韩城,并与胡景翼的表哥宜川田维勤部和榆林井岳秀部积极联络,准备组成大联合。
    陕北榆林市的北五县和延安市的吴旗县震感强烈,民众感觉到地震后纷纷到室外安全地带躲避。
    可以预见,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及时得到遏制,“沙漠高尔夫”的命运注定是“过把瘾就死”!榆林的“沙漠高尔夫”是眼下高尔夫乱象的一个缩影。
    青梅港、铁炉港、宁远河河口、藤桥河河口以及原来盐田湿地周边等;而现在只有三亚河、榆林港、青梅港和铁炉港有一定面积的分布,其他地域只是零星分布。
    乐东机场大型地下飞机洞库的修建与榆林潜艇基地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环绕其近周的景物又有汉唐戍喧古城堡石包城遗址、闻名的榆林石窟,大量岩画群、野马峰天池、象牙山风景以及现代的野生动物保护区。
    发文田文镜,调拨他今秋的粮食十万石到榆林,叫他心里先有个数!昨日礼部有个折子,直隶今年乡试主考还没点。
    榆林节后上班第一天收假收心忙碌有序,榆阳区。
    研究分析了榆林沙区无排灌条件盐碱地水盐运动的时空变化,其水盐运行主要是随着季节、地形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大东海位于三亚市东面约二公里处,在鹿回头和榆林港之间,是个呈弓型的海湾。
    高建华榆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职务。

    汉字详情

    [yu]
    部首: 420
    笔画: 13
    五笔: SWG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OMN
    四角: 489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榆树

    榆,白枌。——《说文》。按,榆皮色赤,其白者为枌也。荚可食,亦可为酱。

    堇萱枌榆。——《礼记·内则》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庄子·逍遥游》

    (2) 落叶乔木,叶卵形,花有短梗,木材可供建筑或制器械、家具等。如:榆枋(借喻见识浅陋;也指眼界狭小);榆荚(古代钱币名称,汉代铸造)

    英文翻译

    elm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 客家话:[梅县腔] ji5 [客语拼音字汇] y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羊朱平聲合口三等jyo/jujĭu
    lín [lin]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S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D
    四角: 449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2) 同本义

    林,平土有丛木曰林。——《说文》

    野外谓之林。——《尔雅·释地》

    有鹤在林。——《诗·小雅·白华》

    每大林麓。——《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

    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释名》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晋· 陶潜《桃花源记》

    蔽林间窥之。——《黔之驴》

    (3) 又如:竹木林;山林(有山有树林的地方);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树林,丛林);林浪(林琅、琳琅、林郎。丛林);林麓(森林与山脚);林泉(林木与泉石);林错(林中树木交错,形容众多)

    (4) 指野外或退隐的地方

    富贵还乡国,光辉满旧林。——张说《和魏仆射还乡》

    (5) 又如:林木(指山林田野退隐之处);林下人(退隐之人。林,指退隐之地);林丘(指隐居的地方)

    (6) 泛指人或事物的会聚,汇集处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司马迁《报任安书》

    (7) 又如:林府(事物众多之处);林薮(比喻事物聚集的处所)

    (8) 郊外,野外 。如:林坰(郊野。野外称林,林外称垌)

    (9) 林业 。如: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

    (10) 姓

    形容词

    (1) 众多的样子

    林者,众也。万物成熟,种类众多也。——《白虎通》

    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柳宗元《贞符》

    (2) 又如:林戈(如林之多。极言其多);林立(如同树林一样密密麻麻地竖立着,形容数量很多)

    英文翻译

    forest, grov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lam4
    ◎ 客家话:[东莞腔] lim2 [台湾四县腔] lim2 [梅县腔] lim2 [宝安腔] lim2 [客英字典] lim2 [沙头角腔] lim2 [客语拼音字汇] lim2 [陆丰腔] lim3 [海陆丰腔] lim2
    ◎ 潮州话:lim5(lîm) [澄海]ning5(nî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尋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lĭĕml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