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液

yù yè [ yu ye]
注音 ㄩˋ 一ㄝˋ

词语释义

玉液 yùyè

(1) 指美酒

天赐琼浆,泉涌玉液
top-quality wine

词语解释

  1. 琼树花蕊的汁液。

    《楚辞·王逸<九思·疾世>》:“从卭遨兮栖迟,吮玉液兮止渴。”原注:“玉液,琼蘂之精气。”

  2. 泛指甘美的浆汁。

    南朝 梁 庾肩吾 《答陶隐居赍术蒸启》:“味重金浆,芳踰玉液。” 南朝 梁 刘潜 《谢晋安王赐柑启》:“削彼金衣,咽兹玉液。”

  3. 道家炼成的所谓仙液。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郊郭璞<游仙>》:“道人读丹经,方士鍊玉液。” 唐 吕岩 《忆江南》词之三:“玉液初凝红粉见,乾坤覆载暗交加,龙虎变成砂。”

  4. 佛道喻唾液。

    唐 法琳 《辨证论·九箴》:“呼口唾为玉液。”《黄庭内景经·口为》“口为玉池太和官” 唐 梁丘子 注:“口中津液为玉液。”

  5. 喻美酒。

    南朝 梁 刘潜 《谢晋安王赐宜城酒启》:“忽值缾泻椒芳,壶开玉液。”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四:“开瓶泻罇中,玉液黄金脂。”《警世通言·假神仙太闹华光庙》:“玉液斟来晶影动,珠璣赋就峡云收。”

  6. 清水、雨露的美称。

    《文选·王褒<洞箫赋>》:“朝露清泠而陨其侧兮,玉液浸润而承其根。” 吕延济 注:“玉液,清泉也。” 明 焦竑 《焦氏笔乘续集·金陵旧事下》:“ 许长史 旧宅有井,色白而甘。 徐鼎臣 作铭曰:……分甘玉液,流润芝田。” 清 刘献廷 《和顾小谢水莲子》之九:“风摇翠盖珠璣落,露滴青萍玉液流。”

  7. 中药白玉髓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白玉髓》。

引证解释

⒈ 琼树花蕊的汁液。

《楚辞·王逸<九思·疾世>》:“从卭遨兮栖迟,吮玉液兮止渴。”
原注:“玉液,琼蘂之精气。”

⒉ 泛指甘美的浆汁。

南朝梁庾肩吾《答陶隐居赍术蒸启》:“味重金浆,芳踰玉液。”
南朝梁刘潜《谢晋安王赐柑启》:“削彼金衣,咽兹玉液。”

⒊ 道家炼成的所谓仙液。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郊郭璞<游仙>》:“道人读丹经,方士鍊玉液。”
唐吕岩《忆江南》词之三:“玉液初凝红粉见,乾坤覆载暗交加,龙虎变成砂。”

⒋ 佛道喻唾液。

唐法琳《辨证论·九箴》:“呼口唾为玉液。”
《黄庭内景经·口为》“口为玉池太和官” 唐梁丘子注:“口中津液为玉液。”

⒌ 喻美酒。

南朝梁刘潜《谢晋安王赐宜城酒启》:“忽值缾泻椒芳,壶开玉液。”
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四:“开瓶泻罇中,玉液黄金脂。”
《警世通言·假神仙太闹华光庙》:“玉液斟来晶影动,珠璣赋就峡云收。”

⒍ 清水、雨露的美称。

《文选·王褒<洞箫赋>》:“朝露清泠而陨其侧兮,玉液浸润而承其根。”
吕延济注:“玉液,清泉也。”
明焦竑《焦氏笔乘续集·金陵旧事下》:“许长史旧宅有井,色白而甘。 徐鼎臣作铭曰:……分甘玉液,流润芝田。”
清刘献廷《和顾小谢水莲子》之九:“风摇翠盖珠璣落,露滴青萍玉液流。”

⒎ 中药白玉髓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白玉髓》。

玉液的国语词典

甘美的汁液。

玉液的网络释义

玉液

  • 玉液:汉语词汇
  • 玉液:明代人物
  • 玉液:中药白玉髓别名
  • 玉液:人体穴位名
  • 玉液:道教名词
  • 玉液 (汉语词汇)

  • 玉液是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在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饮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
  • 南朝 梁 庾肩吾 《答陶隐居赍术蒸启》:“味重金浆,芳逾玉液。”
  • 南朝 梁 刘潜 《谢晋安王赐柑启》:“削彼金衣,咽兹玉液。”
  • 玉液造句

    你的杯子永远不会空荡,因为我要做你的玉液琼浆。
    可别错过一滴,这玉液琼浆会让我们永远在一起!
    在沙漠中,一壶清水赛过琼浆玉液。
    你口渴时,一杯冰啤酒犹如玉液琼浆。
    这种酒真好喝,好像琼浆玉液一般。
    有马刨泉,水味甘冽,被誉为玉液琼浆。
    她这时的心情很不好,就是琼浆玉液也是难以下咽的。
    此良时美景,怎能不饮上这琼浆玉液,岂不错过这佳时?
    人间的箪食瓢饮,虽不如天庭的琼浆玉液,而你们饭蔬食饮甘之如饴。
    锣鼓敲响幸福道,鞭炮响起吉祥照。大红灯笼映锦绣,辞旧迎新拽光耀。长寿面条彩飞宵,钟声响起喜欢笑。琼浆玉液举杯干,合家团圆守岁晓。祝你除夕快乐!欢声笑语过节。
    晋祠流水如碧玉、飞流千里不复返,似春分抚摸着大地的脸庞、似琼浆玉液滋润着绿草的喉咙、似使者带给人们生息繁衍的希望。
    这时仙界的瑶池玉液,你拿着,也许有用,自己务必小心!
    清除胃热是解决口臭的基本原则,劳宫、金津、玉液、内庭这几个穴位就是清除胃热的高手,用了它们,你会发现,你的口气慢慢变得清新起来。
    有马刨泉,水味甘冽,被誉为琼浆玉液。
    这金波玉液是有了,可哪儿才能寻得与之相称的玉食珍馐呢?烦,烦,烦啊…
    点点晶莹的露珠垂在叶稍,滴答一声,冰凉的玉液滚落在脸上,沁入心脾。
    欣赏是玉液,是琼浆,是夏日里的一片浓阴。
    这些牵牛花,一个个都像张扬的小喇叭,朝着天空高喊着自己的豪言壮语,又像满盛着琼浆玉液的玲珑的高脚杯,等待着凯旋归来的众将士们开怀痛饮。
    想必贤弟有喝瑶池玉液,洞府琼浆,也赴蟠桃会,呵呵,为兄替你高兴啊。
    你若曾举起一杯葡萄酒,研究过它的颜色,陶醉于它的芳香,品尝了第一口的琼浆玉液,你是否梦想拥有一个酒窖呢?或者你已经拥有一个了。

    汉字详情

    [yu]
    部首: 527
    笔画: 5
    五笔: G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GI
    四角: 101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 同本义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文》

    君无故玉不去身。——《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

    五玉。——《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

    王齐则共食玉。——《周礼·王府》

    惟辟玉食。——《书·洪范》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3) 又如:玉情儿(玉石的质量、成色);玉墀(白玉台阶);玉阙(宝座;皇宫);玉虚(道教指玉帝的居处);玉树(指槐树);玉砚(玉石制的砚台);玉雕(玉石雕成的工艺品);玉栏(玉石制的栏杆)

    (4) 泛指玉石的制品 。如:玉尺量才(考试);玉鉴(玉镜);玉斝(玉酒器);玉辇(君后坐的车);玉笈(玉饰的书籍)

    (5) 指玉制的乐器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

    (6) 又如:玉徽(美玉装饰的琴);玉轸(琴上的玉制弦柱);玉振金声(演奏古乐,以钟发声,以罄收韵,集众音之大成。金指钟,玉指罄)

    (7) 比喻色泽晶莹如玉之物 。如:玉色瑗姿(色泽如玉,姿态万行);玉溜(目光);玉箸(玉筯。死后垂下的鼻涕);玉笋(美女的手指);玉竹(一种竹,颜色青黄相间)

    (8) 比喻美德、贤才

    君子比德如玉。——《礼记》

    (9) 又如:玉笋之班(人材行列。唐末朝士风貌优异有才华的人,称玉笋。得与其列者称玉笋班);玉堂金马(指翰林出身;亦指出身高贵,文武双全);玉堂(翰林院);玉音(帝王的话语)

    形容词

    (1) 敬辞。多用以尊称对方的身体言行等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战国策》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白居易《长恨歌》

    (2) 又如:玉文(对文字的美称);玉面(尊称人的容颜);玉札(对别人书信的敬称);玉躬(玉体);玉声(对他人言语的敬称)

    (3) 形容美好 。如:玉蕴辉山(周身包含着耀人的光彩);玉女(美女;仙女)

    (4) 形容洁白 。如:玉魄(月华);玉屑(喻洁白的雪花);玉珥(太阳两边的云气);玉羽(洁白的羽翼)

    (5) 珍贵 。如:玉苗(珍贵的幼苗);玉编(珍贵的典籍)

    英文翻译

    jade, precious stone, gem

    方言集汇

    ◎ 粤语:juk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uk8 [陆丰腔] gniuk8 [东莞腔] ngiuk8 [海陆丰腔] ngiuk8 [梅县腔] niuk8 [沙头角腔] niuk8 [客语拼音字汇] ngiug6 [台湾四县腔] ngiuk8 [宝安腔] ngi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魚欲入聲開口三等ŋĭwokngyuk/ngivk
    [ye]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YW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EYOK
    四角: 301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夜声。本义:汁,流质)

    (2) 同本义

    液,汁也。——《字林》

    人有精气津液。——《素问·调经论》。注:“精之渗于空窍,留而不行者为液也。”

    鼻出清液。——《素问·腹中论》

    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楚辞》

    尚恐丹液迟,志愿不及申。——唐· 李白《古风》

    (3) 又如:泪液(眼内泪腺分泌的无色透明液体);胃液;津液;唾液;溶液

    (4) 在动物或植物体内的非固态物质 。如:体液;脑脊液;细胞内液

    动词

    (1) 冰冻融解;溶化

    渔兮其若冰之液者,不改积藏。——《文子》

    每至正月,烧去枯叶。地液辄耕垅。——《齐民要术》

    (2) 又如:液液(融解的样子;津润的样子);液蹣(脂液流出)

    (3) 浸渍

    凡为弓,冬析干而春液角。——《周礼》

    (4) 润

    滋液渗漉,何生不育。——汉· 司马相如《封禅文》

    (5) 渗漏

    木器液,金器腥,圣人饮于土,食于土,故埏埴以为器。——《尉缭子》

    英文翻译

    sap, juice, liquid, fluid

    方言集汇

    ◎ 粤语:jat6 ji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t8 [客语拼音字汇] ye2 yid6 [宝安腔] jit8 [客英字典] jit8 [台湾四县腔] jit8 [东莞腔] jit8 [梅县腔] ye.2 ji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羊益昔開入聲開口三等jekjĭɛ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