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率由旧章
(1) 全按老规矩办事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诗经 大雅 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成语辨析
章;不能写作“张”。
成语用法
率由旧章动宾式;作谓语;用于没有创新。
引证解释
⒈ 完全依循旧规办事。
引《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后汉书·朱穆传》:“建武以来,乃悉用宦者……愚臣以为可悉罢省,遵復往初,率由旧章,更选海内清淳之士,明达国体者,以补其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试杂文》:“有唐自高祖至高宗,靡不率由旧章。”
《文明小史》第一回:“到任之后,他果然听了姚老先生之言,诸事率由旧章,不敢骤行更动。”
⒉ 原封不动,老样子。
引老舍《四世同堂》五二:“只要亲友们还都平安,他的世界便依然是率由旧章,并没有发生激剧的变动。”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生活方式虽然率由旧章,而到底在物质上,却掺进了不少的新奇东西。”
率由旧章的国语词典
典章制度完全取法于前代。《诗经.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晋书.卷四六.刘颂传》:「今之建置,宜使率由旧章,一如古典。」亦指只知遵循陈规旧矩,不求更新、突破。也作「率由旧则」。
率由旧章的网络释义
率由旧章
率由旧章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lǜ
名词
(1) 法令;条例 。如:率典(常法)
(2) 规格;标准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史记》
(3) 比例;比率 。如:率税(唐代由率贷转化而来的一种杂税);率贷(唐代的一种杂税,既对富户按其财产的比率强制举债);利率;税率
(4) 假借“锊”。古重量名
其罚百率。——《史记·周本纪》
动词
(1) 计算 。如:率刻(计算刻度);率计(计算)
(2) 另见
shuài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捕鸟的丝网。本义:捕鸟的丝网)
(2) 同本义
率,捕鸟毕也。——《说文》。象丝网上下其竿柄也。
(3) 榜样;表率;楷模
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班固《汉书·何武传》
(4) 又如:率下(作为下属表率);率示(示范,作为榜样);率物(做众人的榜样);率身(自身作出榜样);率时(为时人的表率);率众(为众人表率);率导(以自身的表率行为对他人进行教导)
(5) 领导者,统帅,首领
将率不能,则兵弱。——《荀子·富国》
率师以来,惟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
将率不亲,士卒不使。——《春秋繁露·五行相胜》
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史记·孔子世家》
贪鄙在率不在下,教训在政不在民也。——《盐铁论·疾贪》
(6) 部队
攻 冰别率,破之。—— 房玄龄《晋书》
(7) 古代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 。如:率正(率长。古代户籍编制,五家为轨,六轨为邑,十邑为率,率有长)
(8) 姓
动词
(1) 用网捕鸟兽
悉率百禽。——《文选·张衡》
东京赋
(2) 聚敛;征收 。如:率募(征集,招募);率敛(搜刮聚敛);率钱(凑钱;募钱);率财(凑钱)
(3) 率领;带领。通“帅”
方叔率止。——《诗·小雅·采芑》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 秦川。——《三国志·诸葛亮传》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资治通鉴》
(4) 又如:率师(率领军队);率俾(率领);率众(率领众人);率将(带领);率勒(统率);率厉(率领督促);率御(统御,统率指挥);率导(率领);率道(领导)
(5) 劝导;引导
周仁(言行合乎仁)之谓信,率义之谓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诗·大雅·假乐》
(6) 又如:率勉(劝勉);率厉(激励;勉励);率民(引导百姓);率俗(对某种社会风气加以引导提倡)
(7) 遵行;遵循
率由旧章。——《诗·大雅·假乐》
率由群匹。
然一家之中有子弟十人,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清· 洪亮吉《治平篇》
(8) 又如:率常(遵行常道);率从(依循,顺从);率教(遵奉礼教);率履(遵行礼教,躬行教令);率由(遵循,沿用);率法(遵循法度)
(9) 沿着;顺着
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诗·大雅·绵》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0) 又如:率口(随口;顺口);率心(任其心意);率任(任性;放纵);率情(任意;犹秉性;顺其性情;徇情)
(11) 顺服;顺从
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晋书·阮籍传》
(12) 又如:率服(全来归顺;臣服);率化(归顺);率俾(顺从);率从(顺从;跟从)
(13) 类似
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
形容词
(1) 草率:轻率
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
(2) 又如:率尔(轻率的样子);粗率(粗略草率);率成(草率写成);率民(轻浮之民);率易(轻率,随便);率略(草率;粗俗,疏忽);率笔(犹败笔);率就(轻易而就;随便)
(3) 急速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古诗十九首》
(4) 又如:率悟(捷悟,敏悟);率健(敏捷健壮)
(5) 直率;坦率
率心奉上,不顾嫌疑。——《魏书·张衮传》
(6) 又如:率素(质实朴素);率至(爽直;直率);率易(率直平易);率意(直率,按照本意);率达(坦率豁达);率躁(率直急躁);率实(坦率真实)
(7) 粗鲁
气高语率,令人自远。——明· 袁宏道《谢于楚历山草引》
(8) 漂亮 。如:这字写得真率
副词
(1) 皆,都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2) 又如:率天(犹普天);率土式望(全国百姓翘首盼望);率同(一同;共同);率皆(都是)
(3) 大约,大概
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一般说来
案大才之人,率多侈纵,无实事之验。——汉· 王充《论衡·案书》
介词
(1) 自,由,从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小雅·北山》
(2) 又如:率土(“率土之滨”之省称);率由(由来;犹皆由);率初(自始);率幸(一向受到宠信)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ut7 [沙头角腔] sut7 [客语拼音字汇] lid6 sai4 sud5 [台湾四县腔] sut7 lit8 [客英字典] sut7 [海陆丰腔] sut7 lit8 [东莞腔] sut7 luk8 [宝安腔] sut7 | lut8 [陆丰腔] sut7
◎ 潮州话:zug4 lug8 (tsuk lûk 旧时:tsut lût)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帥 | 所類 | 生 | 脂B合 | 去聲 | 寘 | 合口三等 | 止 | 脂B | ʃwi | sryih/shwyh |
详细解释
动词
(1) (《说文》无“由”字,古字字形)
(2) 树木生新枝。亦泛指萌生
今在析木之津,犹将复由。——《左传》
(3) 又如:由蘖(树木枯槁或被砍伐后重发的枝条);
(4) 经,由
谁能出不由户?——《论语·雍也》
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三四人。——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必由之路;,由边门出去
(6) 行走
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
(7) 通“以”(
)。用君子无易由言。——《诗·小雅·小弁》。笺:“由,用也。”
不能由吾子。——《左传·襄公三十年》。杜预注:“由,用也。”
亿万舟楫,亿万垣墙,窒隙防淫,是必由之。——《天工开物》
(8) 又如:由房(用房中的音乐娱乐)
(9) 任用
以晋国之多虞,不能由君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 武之罪也。——《左传》
废而不由,则女德不厌。——《汉书》
(10) 又如:由绎(任用之而使其尽力施展才能)
(11) 听凭;听任
若赛锦,由你是谁,都输与他。——《水浒传》
(12) 又如:由得(任凭);由心(任凭心意);由本(安于本分);由身(任凭自己);由性(任凭心意)
(13) 遵从;遵照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诗·大雅》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
(14) 又如:由文(遵循礼仪);由行(依其道而行);由礼(遵循礼教)
(15) 游玩 。如:由衍(游行衍溢。纵情游乐);由敖(游乐);由喜(游戏);由由(愉悦)
(16) 蹈行;践履
隘与不恭,君子之不由也。——《孟子》
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礼记》
名词
(1) 原由;缘故
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史记》
(2) 又如:由状(原由与情况);由缘(缘故);由委(原委);由始(起因;起始)
(3) 来源;开头
善行动于心,善言出于意,同由共本,一气不异。——汉· 王充《论衡》
(4) 又如:由历(起始和历程);由趣(来历;由末);由绪(来历;来由)
(5) 机缘;机会
某也愿见,无由达。——《仪礼》
吾欲归附关中,但未有由耳。——《周书》
(6) 法式
匪言勿言,匪由勿语。——《诗·小雅·宾之初筵》
(7) 途径;办法
圣武之治民也,进则使无由得其所利,退则使无由避其所害。——《管子》
(8) 又如:无由(没有门径,无从)
(9) 姓。如:由吾(复姓)
(1) 因为;由于
由是则生,而有所不用也。——《孟子·告子上》
宣宗初亦号供奉, 程既审上晓音律…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之,动词,到)。——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由以(因而)
介词
(1) 自,从…(表示起点)
由,自也。——《尔雅》
由屋顶放光入室。——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由中(由衷);由自(自,尚自);由来(自始以来);由忠(由衷)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u2 [东莞腔] jiu2 [海陆丰腔] riu2 [客英字典] ju2 [沙头角腔] jeu2 [宝安腔] ju2 (jiu2) [陆丰腔] jiu3 [梅县腔] ju2 [客语拼音字汇] yi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猷 | 以周 | 以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jĭəu | ju/jo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萑”(
),鸱鸟类;下面是“臼”,作声符。本义:鸟名)(2) 鸺鶹,即猫头鹰
(3) 故交,老交情
待之若旧。——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与之有旧。——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与相国有旧。——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怀旧;有旧;念旧;亲戚故旧;旧雨
(5) 原有的典章制度
不必循旧。——《淮南子·泛论》
(6) 又如:复旧;照旧
(7) 指世族 。如:旧家(世家望族);旧家子(世家子弟)
(8) 通“丘(
)”。丘冢,坟墓越王不隳旧冢。——《说苑·尊贤》
越王不颓旧冢,而 越人服。——《大戴礼·保傅》
形容词
(1) 过时的;陈旧的(跟“新”相对)
保守也故永旧。——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2) 又如:旧牌儿(旧谱子。旧规矩;老样子);旧楮(旧纸币);旧垒(旧的堡垒、营垒);旧矩(老规矩);旧车;旧衣服;旧流丢(破旧的样子)
(3) 从前的;原先的
告尔旧止。——《诗·大雅·抑》
其旧如之何?——《诗·豳风·东山》
非旧器者举毁。——《礼记·王制》
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
风景旧曾谙。——唐· 白居易《忆江南》
增其旧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临摹旧作。——蔡元培《图画》
(4) 又如:旧来(原来);旧司(原来的职守);旧姻(原先的配偶);旧望(向来的门第);旧瘴(原有的瘴气);旧格(原来的风格);旧腊(去年腊月);旧恩(往日的情谊);旧岁(去年);旧家(从前住过的房宅);旧志(从前的抱负);旧我(从前的我)
(5) 长久
旧,久也。——《小尔雅》
旧井无禽。——《易·井》
旧劳于外。——《书·无逸》
周虽旧邦。——《诗·大雅·文王》
修旧也。——《公羊传·庆公二十九年》
(6) 又如:旧邦(历史长久的国家;故国);旧人(久于其位的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量词
(1) (会意。从音十。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
(2) 同本义。今称“乐章”
章,乐竟为一章。——《说文》
读乐章。——《礼记·曲礼》。疏:“谓乐书之篇章。”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
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史记·吕太后本纪》
(3) 又如:章夏(古代乐章名。“九夏”之一)
(4) 棵;根
山居千章之材。——《史记·货殖列传》
名词
(1) 在绘画或刺绣上,赤与白相间的花纹叫“章”
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周礼·考工记》注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章采(花纹和色彩);章服(按官品而花饰不同的官服);章绂(标志官品等级的彩色绶带等饰物);章黼(鲜明的黑白花纹);章绣(华丽的刺绣品)
(3) 红白相间的丝织品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古诗十九首》
(4) 文章。诗歌的段落。亦指文章的段或篇
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文心雕龙》
言出为论,下笔成章。——《三国志·陈思王植传》
《缁衣》章。——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章什(指诗歌的篇章);章指(于每篇文章之末,总括其大义,或用韵语写成,称为章指);章句(文章的段落称章;词意完整,可以成言的称句);章回小说(以章回分段叙事的长篇小说);章句小儒(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小儒生)
(6) 法规;规章
王风哀以思,周道荡无章。—— 南朝宋· 谢瞻《张子房》
(7) 又如:章条(章程;规则);章度(程式);章宪(国家的规章法令)
(8) 法律条目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史记·高祖本纪》
(9) 又如:约法三章;简章;党章
(10) 印章
又用篆章一。——明· 魏学《核舟记》
家藏伪章。——清· 方苞《狱中杂记》
(11) 又如:公章;图章;私章;章印(指官印);章组(官印以及佩带);章绶(官印和系印的丝带)
(12) 标记;徽章
分为五选,异其旗章,勿使冒乱。——汉· 刘向《说苑》
(13) 又如:章表(标记;象征)
(14) 指旌旗
变非声章,弗能移也。——韦昭注:“章,旌旗也。”
(15) 又如:章旗(绣有徽号的旗帜)
(16) 奏章,臣下呈给皇上的书面报告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
温《缁衣》一章。——清· 袁枚《祭妹文》
(17) 又如:章奏(汉制,群臣上书有章、奏、表、驕议之别,后则通称臣子上陈给皇帝的文件为章奏);章疏(臣下向君上进呈的言事文书);章满公车(形容奏章之多)
(18) 大木材
东园主章。——《汉书·百官公卿表》
(19) 姓
形容词
(1) 通“彰”。彰明,明显,显著
平章百姓。——《书·尧典》
赏罚无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疏:“章,明也。”
而尧舜之所以章也。——《吕氏春秋·知度》
钟之与磬也,近之则钟音充,远之则磬音章。——《淮南子》
(2) 又如:章灼(明白显著。光辉照耀);章章(显明的样子。同“彰彰”);章然(明显的样子)
(3) 条理化
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韩愈《送孟东野序》
动词
(1) 显示;表明
且夫兄弟之怨,不徵於他,利乃外矣。章怨外利,不义。——《国语·周语中》。韦昭注:“章,明也。”
(2) 又如:章著(显露;分明);章理(显明的道理);章视(明示;诏告)
(3) 通“彰”。彰明,表彰
章之以论,禁之以刑。——《荀子》
(4) 又如:章明(显扬);章闻(传闻;著闻)
(5) 上奏章告发
被诏书为将作大匠,为受罚者所章,拜议郎。——汉· 蔡邕《太尉乔公碑》
(6) 又如:章表(奏表);章书(奏章);章左(指奏章终了空白处);章报(具奏章上报)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ong1 [客语拼音字汇] zong1 [陆丰腔] zhong1 [东莞腔] zong1 [沙头角腔] zong1 [客英字典] zhong1 [海陆丰腔] zhong1 [梅县腔] zhong1 [宝安腔] zo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章 | 諸良 | 章 | 陽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三等 | 陽 | 宕 | cjang/tjang | tɕĭa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