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智

zhāng zhì [ zhang zhi]
注音 ㄓㄤ ㄓˋ

词语释义

模样,神态。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模样,神态。《西游记》第三二回:“ 行者 在旁,忍不住嘻嘻冷笑。长老駡道:‘……你做出这样獐智,巧言令色,撮弄他去甚么巡山,却又在这里笑他!’”《西游记》第六八回:“ 八戒 道:‘你才不曾看见獐智?在这门前扯出嘴来,把人唬倒了十来个;若到闹市丛中,也不知唬杀多少人是!’”参见“ 张智 ”、“ 张致 ”。

引证解释

⒈ 模样,神态。参见“张智”、“张致”。

《西游记》第三二回:“行者在旁,忍不住嘻嘻冷笑。长老駡道:‘……你做出这样獐智,巧言令色,撮弄他去甚么巡山,却又在这里笑他!’”
《西游记》第六八回:“八戒道:‘你才不曾看见獐智?在这门前扯出嘴来,把人唬倒了十来个;若到闹市丛中,也不知唬杀多少人是!’”

獐智的国语词典

聪明、灵变。《西游记.第三二回》:「你做出这样獐智,巧言令色,撮弄他去甚么巡山,却又在这里笑他。」也作「张智」。

獐智的网络释义

獐智

  • 獐智,拼音为zhang zhi,汉语词语,是指模样、神态。
  • 汉字详情

    zhāng [zhang]
    部首: 324
    笔画: 14
    五笔: QTUJ
    五行:
    仓颉: KHYTJ
    四角: 40246

    详细解释

    名词

    (1) 野兽名 。像鹿,比鹿小,头上无角,有长牙露出嘴外。皮可以做衣服。也叫“牙獐”

    吾今日围猎,欲射“马”,误中一“獐”。——《全图绣像三国演义》

    (2) 又如:獐猫(貌似猫头的獐子)

    英文翻译

    roebuck, hornless river deer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ong1 [宝安腔] z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諸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cjang/tjangtɕĭaŋ
    zhì [zhi]
    部首: 429
    笔画: 12
    五笔: TDK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RA
    四角: 866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兼形声。从日,从知,知亦声。“知”的后起字。本义:聪明,智力强) 同本义

    然后智生于忧患。——《荀子》引《孟子》

    甚智其子。——《韩非子·说难》

    不可谓智。——《墨子·公输》

    智术浅短。——《三国志·诸葛亮传》

    少年智则国智。——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2) 又如:智赛隋何,机强陆贾(二人均为汉、楚时代智囊人物。意为聪明经顶,灵活异常);智数(才智;见识)

    名词

    (1) 智慧,智谋

    智,烛也。——《法言·脩身》

    智,性也。——《韩非子·显学》

    智者,心之府也。——《淮南子·俶真》

    四时能变谓之智。——《管子》

    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贾谊《治安策》

    (2) 又如:智着(智慧;知识);才智(智慧和才能);智刃(智慧之刃)

    (3) 计谋;策略

    道德上通而智故消灭也。——《淮南子·览冥》。注:“智故,巧诈也。”

    (4) 又如:智计(计谋;智谋);智术(指君主通晓控制和使用臣下的策略、手段);智量(计策,计谋);智算(谋划,计算);智虑(智谋;谋划)

    (5) 知识

    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荀子》

    (6) 智士。有智慧的人

    语曰:“仁不轻绝,智不轻怨。”——《战国策》

    (7) 又如:智地(智士集中之地)

    (8) 春秋时晋国地名 ,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北

    (9) 姓

    动词

    通“知”( zhī)。知道,认识

    狗犬不智其名也。——《墨子·经说下》

    而不智也。——《墨子·号令》

    得此六者而君父不智也。——《管子·法法》。王念孙云:“智与知同。”

    英文翻译

    wisdom, knowledge, intellig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zi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i4 [海陆丰腔] zhi5 [客英字典] zhi5 [宝安腔] zi5 [梅县腔] tje5 [陆丰腔] zhi5 [台湾四县腔] zih5 [东莞腔] zi5
    ◎ 潮州话:d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知義支B開去聲開口三等支Btrieh/tyehţĭ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