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岁

xiàn suì [ xian sui]
繁体 獻歲
注音 ㄒ一ㄢˋ ㄙㄨㄟˋ

词语释义

进入新的一年;岁首正月。

词语解释

  1. 进入新的一年;岁首正月。

    《楚辞·招魂》:“献岁发春兮,汨吾南征。” 王逸 注:“献,进;征,行也。言岁始来进,春气奋扬,万物皆感气而生。”《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正月孟春,亦曰……献岁。” 宋 司马光 《和宋子才致仕后岁旦见赠》:“闲官逢献岁,拜揖亦纷然。” 清 刘献廷 《郴州元旦》诗之三:“新知指可屈,献岁亦劳劳。”

引证解释

⒈ 进入新的一年;岁首正月。

《楚辞·招魂》:“献岁发春兮,汨吾南征。”
王逸注:“献,进;征,行也。言岁始来进,春气奋扬,万物皆感气而生。”
《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正月孟春,亦曰……献岁。”
宋司马光《和宋子才致仕后岁旦见赠》:“闲官逢献岁,拜揖亦纷然。”
清刘献廷《郴州元旦》诗之三:“新知指可屈,献岁亦劳劳。”

献岁的国语词典

新年、岁始。

献岁的网络释义

献岁

  • 献岁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iàn suì,指进入新的一年、岁首正月。
  • 献岁造句

    连年的战争,还要向大辽进献岁币。
    南岭又闻金猪献岁,东方今报紫燕闹春。
    在蜀亡的前一年除夕,蜀国后主孟昶命学士在桃符板上写了两句吉语献岁“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太古城商场邀请了来自广州的杂技表演团演出,他们以灵巧的身手,表达了金猴献岁、喜气洋洋的主题。
    癸戴草头朝赤日鸡报小康随日出献岁金鸡鸣喜庆。
    春满人间金猴献岁人寿年丰蟠桃蜜玉羊踏春柳绿花红芳草新。献岁造句。
    掀髯一笑人忘老,又见红梅献岁开。
    他写了三副对联,如“英勇参军欣献岁,光荣祝捷喜迎春”、“喜听腊鼓随腰鼓,高唱秧歌接凯歌”等。
    献岁发春,万物复苏,生生不息,天人合一,在《礼记·月令》与《吕氏春秋》等典籍中有着记载。
    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
    “东方今报喜鹊闹春,南雁又闻黄犬献岁”,第一副对联一气呵成,宋老师仔细打量了一遍,小心地将它平铺在书案上。
    是年大除,雪后极寒,献岁发春,无贺年之扰,日惟燃纸炮、放纸鸢、扎纸灯以为乐。

    汉字详情

    xiàn [xian]
    部首: 428
    笔画: 13
    五笔: FMU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BIK
    四角: 432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犬,鬳( yàn)声。“犬”代表进献之物。本义:献祭)

    (2) 同本义

    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说文》

    犬曰羹献。——《礼记·曲礼》。按,礼凡荐腥谓之献。

    献禽以祭祖。——《周礼·大司马》

    献羔祭韭。——《诗·豳风·七月》

    荐晡醢,三献。(三献:陈祭品三次献酒。)——《仪礼·聘礼》

    (3) 又如:献尸(向代表死人的尸者进献祭品);献帛(祭祀礼仪之一,献上巾帕);献爵(祭祀礼仪之一,献酒);献台(祭台)

    (4) 下对上、卑对尊的进献

    献,进也。——《广雅》

    春献鳖蜃,秋献龟鱼。——《周礼·鳖人》

    有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

    称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

    称远近而等贡献。——《荀子·正论》

    献俘,授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请献十金。——《墨子·公输》

    时而献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献之太常。——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献诸朝。

    (5) 又如:献馘(杀敌立功);献新(进奉应时的新鲜食品);献曲(进献乐曲)

    (6) 呈现;现露

    虽惠心妍状,愈献丑焉。——《后汉书·皇后纪上》

    (7) 又如:献地理图(比喻揭穿底细);献好儿(讨好);献台(比武台;赛台)

    (8) 进

    献岁发春兮,汩吾南征。——《楚辞》

    (9) 又如:献岁(一年的开始)

    (10) 古时特指主人向宾客敬酒

    为宾为客,献酬交错。——《诗·小雅·楚茨》

    主人坐取爵实之,宾之席前西北面,献宾。——《仪礼》

    (11) 又如:献酬(饮酒时相互酬劝);献酬交错(献酬)

    (12) 庆贺

    晋献 文子成室, 晋大夫发焉。——《礼记》

    (13) 又如:献寿(祝寿)

    名词

    (1) 熟知历史掌故的人

    文献不足故也。(文:典籍)——《论语·八佾》

    (2) 有价值的图书、文物等 。如:献状(字据,契约);文献

    (3) 进献的东西

    吏或多赋以为献,而诸侯王尤多,民疾之。——《汉书》

    英文翻译

    offer, present; show, display

    方言集汇

    ◎ 粤语:hin3

    宋本广韵

    suì [sui]
    部首: 325
    笔画: 6
    五笔: MQ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UNI
    四角: 22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步,戌( )声。“步”有经历的意思。古音“岁、戌”迭韵。本义:岁星。即木星)

    (2) 同本义

    岁,木星也。——《说文》

    岁在星纪。——《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3) 又如:岁君(太岁。古人称木星为太岁,认为冲犯它不吉利);岁次(每年岁星所值的星次与其干支称为岁次)

    (4) 年的别称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豳风·七月》

    武留 匈奴,凡十九岁。——《汉书·李广苏建传》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魏风·硕鼠》

    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知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5) 又如:岁祲(一年到头妖气弥漫);岁腊(年终祭祀祖先);岁考(年度考试);岁事(诸侯每年秋季朝见天子之事);岁晏(岁暮,年尾);岁华(年华,岁月)

    (6) 年龄

    年十二岁,庄襄王死,政代为 秦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林觉民《与妻书》

    是儿少秦武阳二岁。——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7) 又如:三岁小孩;八十岁的老奶奶;两岁的牛儿正当年

    (8) 岁月;时光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

    那堪正漂泊, 来日岁华新。——唐· 孟浩然《除夜》

    (9) 又如:岁光(岁月,光阴);岁华(时光)

    (10) 年景,一年的农事收成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孟子·梁惠王上》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闵闵焉如农夫之望岁。——《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战国策·齐策》

    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汉· 贾谊《论积贮疏》

    (11) 又如:岁恶(岁凶。收成不好);岁登(年谷丰登);丰岁;歉岁;岁熟;岁稔(年成丰熟);岁丰(年谷丰收)

    (12) 新年,一年之始 。如:岁旦(正月初一日);岁朝(一年之始,即元旦);岁旦酒(新年所饮的酒);岁夕(除夕);岁仗(每年元旦朝会时所用的仪仗)

    英文翻译

    year; age; harvest

    方言集汇

    ◎ 粤语:seoi3
    ◎ 潮州话:思锅3 何锅3 ,suê3(suè) huê3(huè)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