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扒盛会

zhū pá shèng huì [zhu pa sheng hui]

词语释义

猪扒盛会国际媒体近日以“猪扒盛会”来形容本届港姐,冠军陈庭欣大声疾呼这样说对她们不公平,一直被批最丑的季军庄思明,自信表示看到真人就不觉得是“猪扒”了。”至于季军庄思明则说:“无所谓,希望报道刊出以后会有更多人想看我们的真人,看到真人便觉得不是(猪扒)了。

汉字详情

部首: 324
笔画: 11
五笔: QTFJ

英文翻译

pig
bā,pá [ba,pa]
部首: 330
笔画: 5
五笔: RWY
五行:
仓颉: QC
四角: 580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刨,挖

扒了好几天,才扒出来这个大洞子。——《高玉宝》

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蝉》

(2) 又如:扒坑;扒开浮土;扒土;扒堤

(3) 攀援

他明朝就扒在我头上来哩。——明· 朱京藩《风流院传奇·投罗》

(4) 又如:扒车;扒得高,跌得重

(5) 拆除 。如:扒了旧房盖新房

(6) 脱掉 。如:他把棉袄一扒就干起活来

(7) 剥去或除去…的表层(如皮) 。如:把兔子皮扒下来

(8) 另见

英文翻译

scratch; dig up; crawl; crouch

方言集汇

◎ 粤语:paa1 paa4
◎ 客家话:[梅县腔] bai5 [海陆丰腔] bat7 bak7 bai5 [客英字典] bai5 bat7 [台湾四县腔] bat7 bak7 bai5 [客语拼音字汇] pa1 pa2 [宝安腔] pa2 [沙头角腔] pa2
◎ 潮州话:ba1(pa), bê5(pê) pa1(pha)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六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shèng,chéng [sheng,cheng]
部首: 510
笔画: 11
五笔: DNNL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SBT
四角: 53102

详细解释

chéng

名词

(1) 放在祭器里的谷物

盛,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说文》

天子亲耕以共粢盛。——《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注:“黍稷曰粢,在器曰盛。”

(2) 又如:粢盛

(3) 器皿,如杯、碗之类

旨酒一盛兮。——《左传·哀公十三年》。注:“一器也。”

食粥于盛。——《礼记·丧大记》

(4) 春秋时国名 。即郕。故址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

动词

(1) 把东西放进去 。如:盛水不漏(喻说理严密);盛饭

(2) 用勺舀或运送 。如:给他自己盛汤

(3) 容纳 。如:礼堂能盛三千人

(4) 〈方〉∶居住;生活

豹子沟我也不想盛了,盛够了。—— 欧阳山《高干大》

(5) 整饬;端正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

(6) 另见 shèng

shèng

形容词

(1) (形声。从皿,成声。( chéng)本义:盛在祭器中的黍稷)

(2) 旺盛;兴盛

唐虞之际,于斯为盛。——《论语·泰伯》

国家之盛。——韩愈《送孟东野序》

物盛则衰。——《史记·蔡泽列传》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盛古(指远古兴盛时代);盛族(名门望族);盛气(气势旺盛);盛阳(旺盛的阳气)

(4) 茂盛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 白居易《游大林寺》

(5) 又如:盛茂(茂盛)

(6) 丰盛

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论语》

俯祭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7) 盛大;隆重

官盛任使。——《礼记·中庸》。疏:“谓官之盛大。”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8) 又如:盛作(犹大作);盛烈(盛大的功业);盛乐(盛大的乐曲);盛礼(盛大的礼仪)

(9) 众,多;极充足

盛,多也。——《广雅》

民以殷盛,国以富强。——李斯《谏逐客书》

(10) 又如:盛多(众多)

(11) 大,高,显赫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唐· 韩愈《师说》

(12) 美好

早有许多盛妆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红楼梦》第三回

(13) 又如:盛心(深厚美好的情意);盛轨(美好的典范);盛则(美好的法则);盛美(美善;称美);盛藻(华美的辞藻)

(14) 范围广大;广泛

唐人尚未盛为之。——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赵亦盛设兵以待 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5) 又如:盛行;盛传

副词

(1) 极力;表程度深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已而简子至,求狼弗得,盛怒。—— 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又如:盛酌(盛情款待);盛言(极力申说);盛推(极力推许);盛道(极力称说);盛夸(极力夸大)

名词

(1) 极点;顶点

尧者,圣人之盛也。—— 王安石《九变而赏罚可言》

(2) 姓

动词

(1) 赞美

盛夏后之致美。—— 张衡《东京赋》

(2) 又如:盛口(交口称誉);盛尊(尊贵至极);盛介(盛价。对别人的尊称);盛使(对对方办事人员的敬称);盛从(称对方仆从的客套话)

(3) 抚育

周公盛养 成王。——《书·大传·金縢》

(4) 又如:盛养(培育)

(5) 另见 chéng

英文翻译

abundant, flourishing; contain; fill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4 sing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in2 shin5 [沙头角腔] sin5 [客语拼音字汇] sang4 sin2 sin4 [海陆丰腔] shin5 [宝安腔] sin2 | sin5 [台湾四县腔] siin5 [梅县腔] shin2 shin5 [陆丰腔] shin5 [东莞腔] si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是征清開平聲開口三等ʑĭɛŋzjeng
huì,kuài [hui,kuai]
部首: 220
笔画: 6
五笔: WFC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MMI
四角: 80732

详细解释

huì

动词

(1) (会意。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本义:会合)

(2) 同本义

会,合也。——《说文》

会,聚也。——《广雅·释诂三》

会同有绛。——《诗·小雅·车攻》

会言近止。——《诗·唐风·杕杜》

会朝清明。——《诗·大雅·大明》

会诸其币。——《仪礼·聘礼》

以会天地之藏。——《礼记·月令·季秋》

然后天下会于一。——柳宗元《封建论》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会茶(一起喝茶);会酒(一起吃酒);会猎(原指会合打猎,又比喻会同作战);会衔(联名签署公文);会次(朝会停留的时刻)

(4) 晤见

时见曰会。——《周礼·太宗伯》

相见于卻地曰会。——《礼记·曲礼》

会者何,期辞也。——《公羊传·桓公十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与燕王会境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会于西河外渑池。

与秦王会 渑池。

与赵王会饮。

(5) 又如:会定(见到);会少离多(相会少,别离多);昨天我没有会着他

(6) 使协调一致;符合

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梁· 吴均《续齐谐记》

(7) 能 。如:他会滑冰;他会读;他会弹钢琴

(8) 懂得 。如:他会英文;他会做思想工作

(9) 对…进行社交性看望 。如:会朋友

(10) 付 。如:会钞;会钱

(11) 领悟,领会 。如:会家(行家);会事(懂事,识趣);会得(理解);误会;心领神会;会心

(12) 应当;应须 。如:会须(当须,应当);会应(该当)

名词

(1) 器物的盖子

《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说文·会·段注》

敦启会。——《仪礼·士丧礼》

命佐食启会。——《仪礼·士虞礼》

(2) 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来会计事。——《史记·陈涉世家》

乃罢会。——《资治通鉴》

(3) 又如:晚上有个全组会;开会;欢迎会;欢送会;会文(兼含观摩、竟赛、考试等多种功能的写作集会)

(4) 时机 。如:适逢其会

(5) 定期市集 。如:赶会;庙会

(6) 人物荟萃的地方,主要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 。如:会城(省城);省会;会垣(省城;都市)

(7) 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 。如:帮会;学会;耶稣会;董事会;理事会;同学会;同乡会;会同馆(明代接待各国使者的地方)

(8) 灾厄;厄运

百六有会,《过》、《剥》成灾。——《后汉书·董卓传赞》

(9) 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形式 。一般由发起人约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发起人使用,以后按议定或拈阄决定的顺序轮流使用

正在各书店里约了一个会,每店三两。——《儒林外史》

(10) 一小段时间 。如:一会儿;多会儿;这会儿;那会儿

(11) 中医经络穴位名

扁鹊乃使弟子 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12) 古代中国历法所用的单位,等于10800年

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邵雍《皇极经世书》

副词

(1) 必然,一定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长风破浪会有时。——唐· 李白《行路难》

(2) 恰巧,正好

会天大雨。——《史记·陈涉世家》

会其怒。——《史记·项羽本纪》

会幸苑中。——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会雨大作,因留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会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表示范围。相当于“皆”、“都”

弦、匏、笙、簧,会守拊鼓。——《礼记》

(1) 相当于“与”、“同”、“和”

上遣侍郎马尔泰会 查郎河按治, 于义坐夺官。——《清史稿·刘于义传》

(2) 另见 kuài

kuài

动词

(1) (会意。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同本义

会,合也。——《说文》

会,岁计也。——《玉篇》

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孟子·万章下》正义

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日知录》卷二十四

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周礼·天官》

听出入以要会。——《周礼·小宰》。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

(2) 又如:会事(统计事务);会最(总计;汇总)

名词

(1) 缝隙 。如:会弁(一种束发的小型冠冤。上有缝,可饰以玉);漆其四会(即把盖子四周的缝隙用漆封上)

(2) 买卖居间人 。如:会任(指专事买通官府,保释罪犯,居间谋利的人)

(3) 会稽( kuàjī)。山地名,县名。在今浙江绍兴

(4) 姓

(5) 另见 huì

英文翻译

assemble, meet together; meeting

方言集汇

◎ 粤语:wui2 wui4 wui6
◎ 潮州话:huê6 gua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