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夫

dú fū [ du fu]
繁体 獨夫
注音 ㄉㄨˊ ㄈㄨ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独夫 dúfū

(1) 独王。独夫民贼。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黄宗羲《原君》
bad ruler for saken by all;autocrat

(2) 鳏夫

wifeless man;old bachelor

词语解释

  1. 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书·泰誓》:“独夫 受 ,洪惟作威,乃汝世讎。” 孔 传:“言独夫,失君道也。” 蔡沉 集传:“独夫,言天命已絶,人心已去,但一独夫耳。” 唐 杜牧 《过骊山作》诗:“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 函关 囚独夫。” 清 唐甄 《潜书·任相》:“人君之患,莫大于自尊;自尊则无臣,无臣则无民,无民则为独夫。” 巴金 《秋》二四:“一个独夫可以用蛮横的力量摧毁一切,只要他高兴这样做。”

  2. 指年老无妻者。

    《管子·问》:“独夫寡妇孤寡疾病者,几何人也?”

引证解释

⒈ 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书·泰誓》:“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讎。”
孔传:“言独夫,失君道也。”
蔡沉集传:“独夫,言天命已絶,人心已去,但一独夫耳。”
唐杜牧《过骊山作》诗:“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
清唐甄《潜书·任相》:“人君之患,莫大于自尊;自尊则无臣,无臣则无民,无民则为独夫。”
巴金《秋》二四:“一个独夫可以用蛮横的力量摧毁一切,只要他高兴这样做。”

⒉ 指年老无妻者。

《管子·问》:“独夫寡妇孤寡疾病者,几何人也?”

独夫的国语词典

独身的男子。

独夫的网络释义

独夫

  • 读音:dúfū
  • (1) [bad ruler for saken by all;autocrat]∶ 独王。独夫民贼。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 独夫受洪惟作威。——《书·泰誓》
  •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清· 黄宗羲《原君》
  • (2) [wifeless man;old bachelor]∶鳏夫
  • 独夫造句

    孟子把商纣王称做独夫民贼。
    独夫者,民贼也!否则根本不用它亲自动手,只需要数百个骷髅弓箭手的几波箭雨,就足以杀得死灵军团片甲不留。
    昔日的“领袖救星”今天被视为“民贼独夫”。
    过了‘独夫关’,前面是一里多长的慢坡儿,俗名叫‘跑马坡’。
    究竟是什么使潘在家中变成这么一个花花公子,这么一个独夫暴君呢?根源还是那些女人宠坏了他。
    独夫们是凶暴的,但国民是善良的。
    独夫们是凶暴的,但人民是善良的。
    独夫贼子是凶暴的,但人民是善良的。
    若就此捐生,以成匹夫之义,岂不可惜?操欲伸大义于天下,然独夫难立、孤掌难鸣,知将军大才,若得相助,大事可成。
    独夫们是泼辣的,但人民是善良的。
    答案本文介绍了导致小孩子独夫行为的因素。
    亦既屡进痛哭之忠言,力图最后之补救,奈独夫更无悔祸之心,即兆众日在倒悬之诚,是用率由国宪,声罪致讨,翦彼叛逆,还我太平。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袁世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独夫民贼。
    幼主昏暴,社稷危殆,虽曰天子,事犹独夫。
    焚咸阳、杀子婴;屠齐鲁、杀义帝,逞一时之意气,何其快哉!嬴得独夫之名,天下皆惧,终有今日。
    瞧陈北望的猫样,哪有本事当窃国大盗独夫民贼?……
    我不是独夫民贼,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联邦,谁敢对我下手?
    独夫们是凶暴的,但百姓是善良的。
    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

    汉字详情

    [du]
    部首: 324
    笔画: 9
    五笔: QTJY
    五行:
    吉凶:
    仓颉: KHLMI
    四角: 4523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2) 同本义

    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

    君子慎其独也。——《礼记·礼器》

    儒有特立而独行。——《礼记·儒行》

    我独南行。——《诗·邶风·击鼓》

    天之生是使独也。——《庄子·养生主》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楚辞·屈原·涉江》

    吾以捕蛇独存。——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南朝 宋· 鲍照《代放歌行》

    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宋· 王安石《怀元度》

    (3) 又如:独角兕( )(一种独角的犀牛);独根孤种(独生子);独幅(性格孤僻,不合群);独脚腿(孤立无援的人) ;独院;独家院

    (4) 独特

    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吕氏春秋·制乐》

    (5) 又如:独步(超群出众,独一无二);独拔(超众,特出);独绝(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独智(过人的才能;独特的智慧);独照(独特的眼光)

    副词

    (1) 独自 。如:独有(独自安慰);独罟(独吞;独占。罟:网的总称);独擅(独揽;独占。擅:拥有;据有);独吃自疴(喻指顾己不顾人,一人独吞。疴:即“屙”,拉屎撒尿);独乐(独自欣赏音乐);独觉(一人独睡);独吟(独自吟诗);独言(一人自言);独笑(独自喜笑;自乐);独专(单独占有);独怀(独自思念);独写(独自抒发);独抚(独自安慰);独说(独自解说);独用(单独使用)

    (2) 特,特别地

    (3) 又如:独惨(特惨);独甚(特甚)

    (4) 唯独,仅仅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谢灵运为 永嘉守,凡 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 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不独是城里姓贾的多,外省姓 贾的也不少。——《红楼梦》

    别人来得,独你来不得。——周立波《卜春秀》

    (5) 又如:独言(只说);独独(唯独;独自一个);独说(唯独喜欢。说,通“悦”);独得(只得到);独惟(唯独;只有);独知(仅一人知道);独树(一株树;一根木);独拍(单掌拍击);独见(坚持己见,固守节操)

    (6) 岂,难道

    独为匪民?——《诗·小雅·何草不黄》

    相如虽驽,独畏 廉将军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兄不能威,独不能断“出”耶?——《聊斋志异》

    名词

    (1) 无子孙的老人

    老而无子曰独。——《孟子·梁惠王下》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

    存幼孤,矜寡独。——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2) 又如:鳏寡孤独

    (3) 无丈夫的妇女

    乡族贫者,死亡则为具殡葬,嫠独则助营妻娶。——《后汉书》

    (4) 姓

    动词

    (1) 专断;独裁

    回闻 卫君,其年壮,其行独。——《庄子·人间世》

    (2) 又如:独断

    英文翻译

    alone, single, solitary, only

    方言集汇

    ◎ 粤语:duk6

    宋本广韵

    fū,fú [fu]
    部首: 308
    笔画: 4
    五笔: FW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O
    四角: 508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 zān),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标志。本义:成年男子的通称)

    (2) 同本义

    夫,丈夫也。——《说文》。按,夫从一大,会意兼象形。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

    夫也不良。——《诗·陈风·墓门》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孟子》。注:“将必将为匹夫。”

    二田为一夫。——《管子·乘马》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汉· 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夫公(古代敬称男子为夫公);夫男(男人,丈夫);夫家(男女。丁男无妻者谓夫,有妻者谓家)

    (4) 女子的正式配偶

    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乐府诗集·陌上桑》

    (5) 又如:夫主(丈夫);夫室(丈夫);夫党(丈夫的亲属)

    (6) 旧称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 。如:农夫;人力车夫;马夫;轿夫;夫头(夫役的头目)

    (7) 大丈夫。对男子的美称

    西川 刘禅本非夫, 文灿贪庸亦竖奴。—— 柳亚子《诸将六首》

    (8) 剑衣

    剑则启椟,盖袭之,加夫襓与剑焉。——《礼记·少仪》

    (9) 通“趺”。足背

    渠长丈六尺,夫长丈二尺,臂长六尺。——《墨子·备城门》

    副词

    (1) 通“复”。再,又一次

    回志怯来从玄谋,获我所求夫所思?——张衡《思玄赋》

    (2) 另见

    代词

    (1) “夫”假借为“彼”。他,她,它,他们 ——第三人称代词。如:使夫往而学焉

    (2) 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4) 所有的,大家。相当于“凡”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助词

    (1) 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

    夫秦有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径》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

    夫战,勇气也

    (2) 用于句中,舒缓语气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3) 用于句尾名,表示感叹

    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 清· 方苞《狱中杂记》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宋· 苏洵《六国论》

    (4) 另见

    英文翻译

    man, male adult, husband; those

    方言集汇

    ◎ 粤语:fu1 fu4
    ◎ 客家话:[梅县腔] fu1 fu2 [海陆丰腔] fu1 bu1 [客英字典] fu1 [宝安腔] fu1 [客语拼音字汇] fu1 [东莞腔] fu1 [沙头角腔] fu1 [陆丰腔] fu1 fu3 [台湾四县腔] fu1 b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防無平聲合口三等bʰĭubyo/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