狝狩
繁体
獮狩
词语释义
打猎。
词语解释
打猎。
唐 黄滔 《魏侍中谏猎赋》:“杀伤有度,虽知不损於仁心;獮狩非时,或虑微妨於帝道。” 清 冯桂芬 《方恬庵先生家传》:“我朝戎事开基,乘舆以时獮狩,虽文臣亦得於引强蹶张之伦,分耦较获算,意至深也。”
引证解释
打猎。
唐黄滔《魏侍中谏猎赋》:“杀伤有度,虽知不损於仁心;獮狩非时,或虑微妨於帝道。” 清冯桂芬《方恬庵先生家传》:“我朝戎事开基,乘舆以时獮狩,虽文臣亦得於引强蹶张之伦,分耦较获算,意至深也。”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犬,尔声。本义:古代称秋天出猎)
(2) 同本义
狝之日,莅卜来岁之戒。——《周礼·春官》
动词
(3) 夺去生命,处死、弄死
白日未及移其晷,已狝其什七八。——张衡《西京赋》
英文翻译
hunt; autumn hunting; to capture with a fine net
方言集汇
◎ 粤语:sin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犬,守声。“犬”是狩猎的助手,故从犬。本义:冬季打猎)
(2) 同本义
狩,犬田也。——《说文》
明夷于南狩。——《易》。按,田必有犬,故从犬。”
岁终田猎曰狩。——《易·荀》注
冬猎为狩。——《尔雅》
狩者何?田狩也。——《公羊传·桓公四年》
冬大阅以狩。——《汉书·刑法志》
狩于中山。——《列子·黄帝》。注:“火田为狩”
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左传·隐公五年》
(3) 又如:狩田(冬季打猎);狩地(古代天子、诸侯冬猎之地)
(4) 打猎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诗·魏风·伐檀》
(5) 又如:冬狩;狩人(猎人);狩取(捕捉)
(6) 古代帝王巡察诸侯或地方官治理的地方
天王狩于河阳。——《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曹操《薤露》
(7) 又如:巡狩(帝王出巡)
(8) 征伐 。如:南狩(南征)
英文翻译
winter hunting; imperial tour
方言集汇
◎ 粤语:sau2 sau3
◎ 客家话:[梅县腔] shu3 shiu3 [海陆丰腔] shiu3 [客语拼音字汇] su3 [台湾四县腔] su3 [宝安腔] su3 siu3 [客英字典] shiu3
◎ 客家话:[梅县腔] shu3 shiu3 [海陆丰腔] shiu3 [客语拼音字汇] su3 [台湾四县腔] su3 [宝安腔] su3 siu3 [客英字典] shi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狩 | 舒救 | 書 | 尤 | 去聲 | 宥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ɕĭəu | sjuh/sj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