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狯

jū kuài [ ju kuai]
繁体 狙獪
注音 ㄐㄨ ㄎㄨㄞˋ

词语释义

亦作“狙侩”。

词语解释

  1. 亦作“ 狙侩 ”。狡猾奸诈。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监·二中贵命相》:“﹝ 朱陞 ﹞冒认 朱相国 金庭 同宗,与其疏族称昆季,狙獪闪烁,犹然山会胥吏伎俩也。” 清 黄景仁 《绮怀》诗:“曾作 容华 宫内侍,人间狙獪恐难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且飞扬其狙獪之奸,更不嫌乎鬼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 樊氏 虽贫,亦非狙侩无赖者比。”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狙侩”。狡猾奸诈。

明沉德符《野获编·内监·二中贵命相》:“﹝朱陞﹞冒认朱相国金庭同宗,与其疏族称昆季,狙獪闪烁,犹然山会胥吏伎俩也。”
清黄景仁《绮怀》诗:“曾作容华宫内侍,人间狙獪恐难胜。”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且飞扬其狙獪之奸,更不嫌乎鬼瘦。”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樊氏虽贫,亦非狙侩无赖者比。”

狙狯的国语词典

形容人像猴子一样的狡诈。

狙狯的网络释义

狙狯

  • 狙狯是汉语词汇,是狡猾奸诈的意思,出自《野获编·内监·二中贵命相》。
  • 汉字详情

    [ju]
    部首: 324
    笔画: 8
    五笔: QTEG
    五行:
    仓颉: KHBM
    四角: 47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猕猴

    众狙皆怒。——《庄子·齐物论》

    (2) 又如:狙狯(猿猴一类的野兽);狙杙(系猴的木桩;谓猴椽木);狙猿(猿猴)

    动词

    (1) 窥伺;伏伺

    从狙而好小察。——《管子·七臣七主》

    (2) 又如:狙刺(伏伺行刺);狙狙(伺察的样子);狙候(伏伺;觊觎);狙觑(窥视);狙缚(伺伏擒缚)

    形容词

    狡猾 。如:狙猾(像猴子一样的狡猾);狙谲(狡诈);狙绘(狡猾奸诈);狙狂(狡黠狂妄)

    英文翻译

    an ape, monkey; to spy, watch for; to lie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ui1 [台湾四县腔] zu1 [客英字典] zih1 [宝安腔] zu1 [梅县腔] zii1 [海陆丰腔] z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余平聲開口三等tsʰĭochio/civ
    kuài [kuai]
    部首: 324
    笔画: 9
    五笔: QTWC
    五行:
    仓颉: KHOMI
    四角: 4823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犬,会声。本义:狡猾) 同本义(含有诡计多端而又易败露的意思)

    狯,狡狯也。——《说文》

    马三宝,性敏狯。——《新唐书·裴寂传附马三宝》

    陟有吏干,性狡狯。——《宋史·侯陟传》

    (2) 又如:狡狯(狡猾);狯猾(狡猾)

    英文翻译

    sly, cunning, crafty

    方言集汇

    ◎ 粤语:kui2
    ◎ 潮州话:guai3

    宋本广韵

    狙狯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