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伺

jū sì [ ju si]
注音 ㄐㄨ ㄙˋ

词语释义

伏伺;觊觎。

词语解释

  1. 伏伺;觊觎。

    《新唐书·陆贽传》:“虽数贡奉,议者颇言其挟两端,有所狙伺。” 明 宋濂 《莆田黄处士暮铭》:“郡南有僻壤,盗常狙伺以剽行旅。” 章炳麟 《讨满洲檄》:“虏既利其虚名,因以自扇威虐,狙伺所及,后盗贼而先士人。”

引证解释

⒈ 伏伺;觊觎。

《新唐书·陆贽传》:“虽数贡奉,议者颇言其挟两端,有所狙伺。”
明宋濂《莆田黄处士暮铭》:“郡南有僻壤,盗常狙伺以剽行旅。”
章炳麟《讨满洲檄》:“虏既利其虚名,因以自扇威虐,狙伺所及,后盗贼而先士人。”

狙伺的国语词典

暗中侦候。

狙伺的网络释义

狙伺

  • 狙伺,读音jū sì,汉语词语。解释为伏伺、觊觎。
  • 汉字详情

    [ju]
    部首: 324
    笔画: 8
    五笔: QTEG
    五行:
    仓颉: KHBM
    四角: 47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猕猴

    众狙皆怒。——《庄子·齐物论》

    (2) 又如:狙狯(猿猴一类的野兽);狙杙(系猴的木桩;谓猴椽木);狙猿(猿猴)

    动词

    (1) 窥伺;伏伺

    从狙而好小察。——《管子·七臣七主》

    (2) 又如:狙刺(伏伺行刺);狙狙(伺察的样子);狙候(伏伺;觊觎);狙觑(窥视);狙缚(伺伏擒缚)

    形容词

    狡猾 。如:狙猾(像猴子一样的狡猾);狙谲(狡诈);狙绘(狡猾奸诈);狙狂(狡黠狂妄)

    英文翻译

    an ape, monkey; to spy, watch for; to lie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ui1 [台湾四县腔] zu1 [客英字典] zih1 [宝安腔] zu1 [梅县腔] zii1 [海陆丰腔] z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余平聲開口三等tsʰĭochio/civ
    sì,cì [si,ci]
    部首: 221
    笔画: 7
    五笔: WNGK
    五行:
    仓颉: OSMR
    四角: 272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司声。本义:候望,探察)

    (2) 同本义

    伺,候望也。——《说文新附》

    其后阁下位益尊,伺侯于门墙者日益进。——唐· 韩愈《与陈给事书》

    (3) 如:伺候(等候;服侍;衙役);伺觇(窥探);伺闲(窥测时机)

    (4) 观察

    伺,视也。——《方言十》

    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又如:伺察(观察;侦察);伺望(守望;察看);伺漏(察看刻漏)

    (6) 守候,等待

    伺,候也。察也。——《字林》

    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三国 魏· 邯郸淳《笑林》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7) 又如:伺便(等待方便的时机);伺晨(等待天明);伺应(待机策应)

    (8) 对待

    父牵车为业,伺小三如奴,偶不称意,便叱詈。——徐珂《清稗类钞》

    (9) 另见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serve, wait upon, attend; examine

    方言集汇

    ◎ 粤语:z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i6 [陆丰腔] sii6 [梅县腔] se5 [宝安腔] su5 [客英字典] sii5 [客语拼音字汇] si4 [东莞腔] su3 [台湾四县腔] si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息兹平聲開口三等si/sios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