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疝

hú shàn [ hu shan]
注音 ㄏㄨˊ ㄕㄢˋ

词语释义

即疝气。

词语解释

  1. 即疝气。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疝证总括》“经云任脉结七疝”注:“卧则入腹,立则出腹入囊,似狐之昼则出穴而溺,夜则入穴而不溺者,为狐疝也。”参见“ 疝气 ”。

引证解释

⒈ 即疝气。参见“疝气”。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疝证总括》“经云任脉结七疝”注:“卧则入腹,立则出腹入囊,似狐之昼则出穴而溺,夜则入穴而不溺者,为狐疝也。”

狐疝的网络释义

狐疝

  • 狐疝,中医病名。是指腹腔内容物,行立则外出少腹滑入阴囊,卧则复入少腹,如狐之出入无定者,以患部有肿物突起,按之柔软,嘱患者咳嗽,按肿物处有冲击感,肿物卧则入腹,立则复出为临床表现。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5岁以下小儿及20岁以上男性多见。相当于西医的腹股沟斜疝。本病若早期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部分患者也可伴有肠梗阻、腹痛、休克等并发症。
  • 汉字详情

    [hu]
    部首: 324
    笔画: 8
    五笔: QTR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KHHVO
    四角: 4223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犬,瓜声。本义:狐狸)

    (2) 同本义

    朕狐疑。——《汉书·文帝纪》。注:“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称狐疑。”

    小狐汔济。——《易·未济》

    狐鸣呼曰。——《史记·陈涉世家》

    狐裘不暖锦衾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狐凭鼠伏。——《广东军务记》

    (3) 又如:狐丘(狐穴居之小山);狐白(狐腋下的白毛);狐兔(狐和兔);狐仙(传说狐狸能修炼成仙,化为人形,与人来往)

    (4) 喻坏人,小人 。如:狐唱枭和(喻坏人互相呼应);狐狼(喻奸诈凶恶);狐鼠(喻小人;坏人);狐鸣枭噪(喻小人嚣张);狐禅(异端邪说)

    英文翻译

    species of fox

    方言集汇

    ◎ 粤语:wu4
    ◎ 客家话:[梅县腔] fu2 [沙头角腔] fu2 [东莞腔] fu2 [台湾四县腔] fu2 [客语拼音字汇] fu2 [陆丰腔] fu3 [宝安腔] fu2 [海陆丰腔] fu2 [客英字典] f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吳平聲開口一等gho/huɣu
    shàn [shan]
    部首: 513
    笔画: 8
    五笔: UMK
    五行:
    仓颉: KU
    四角: 0017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心腹气痛

    疝,腹痛也。从疒,山声。——《说文》

    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素问·长俠节论》

    五藏六府疝十六病四十卷。——《汉书·艺文志》。注:“心腹气病。”

    (2) 又如:疝瘕(病名,腹中气郁积结块所致)

    (3) 疝气。如:疝脱

    英文翻译

    hernia, rup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an5 san3 [客英字典] san3 san5 [台湾四县腔] san5 san3 [梅县腔] san5 [客语拼音字汇] san4 [东莞腔] sen1 [宝安腔] san5 s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八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閒山開平聲開口二等ʃænsren/sha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