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牷

xī quán [ xi quan]
繁体 犧牷
注音 ㄒ一 ㄑㄨㄢˊ

词语释义

指古代祭祀时,天子用的纯色牲和诸侯用的全体之牲。 泛指祭祀用的牲畜。

词语解释

  1. 指古代祭祀时,天子用的纯色牲和诸侯用的全体之牲。

    《礼记·祭义》:“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养兽之官。及岁时,斋戒沐浴而躬朝之,牺牷祭牲,必於是取之,敬之至也。” 孔颖达 疏:“牺,纯色,谓天子牲也。牷,完也,谓诸侯牲也。”《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宗庙曰芻豢,山川曰牺牷。” 卢辩 注:“纯曰牺,体完曰牷。”

  2. 泛指祭祀用的牲畜。

    《管子·形势》:“牺牷圭璧,不足以饗鬼神。”《墨子·天志下》:“焚烧其祖庙,攘杀其牺牷。” 清 龚自珍 《侑神之乐歌》:“小大稽首,以攘牺牷。”

引证解释

⒈ 指古代祭祀时,天子用的纯色牲和诸侯用的全体之牲。

《礼记·祭义》:“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养兽之官。及岁时,斋戒沐浴而躬朝之,牺牷祭牲,必於是取之,敬之至也。”
孔颖达疏:“牺,纯色,谓天子牲也。牷,完也,谓诸侯牲也。”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宗庙曰芻豢,山川曰牺牷。”
卢辩注:“纯曰牺,体完曰牷。”

⒉ 泛指祭祀用的牲畜。

《管子·形势》:“牺牷圭璧,不足以饗鬼神。”
《墨子·天志下》:“焚烧其祖庙,攘杀其牺牷。”
清龚自珍《侑神之乐歌》:“小大稽首,以攘牺牷。”

牺牷的网络释义

牺牷

  • 牺牷是古代祭祀用的牲畜
  • 汉字详情

    [xi]
    部首: 422
    笔画: 10
    五笔: TRSG
    五行:
    仓颉: HQMCW
    四角: 2156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牛,羲声。本义:做祭品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

    (2) 同本义

    牺,宗庙之牲也。——《说文》

    今殷民乃攘窃神祇之牺牷牲用。——《书·微子》。传:“色纯曰牺。”

    共其牺牲。——《周礼·牧人》。注:“毛羽完具也。”

    宗庙曰刍豢、山川曰牺牲。——《大戴礼记·曾子大圆》

    自惮其牺也。——《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名词,古代供祭祀用的牲畜,指猪、牛、羊等。玉,指玉器。帛,丝织品。)——《左传·庄公十年》

    (3) 又如:牺牛(古代祭祀用的纯色牛);牺羊(古代祭祀用的纯色羊);牺牢(供宴飨或祭祀用的牛、羊、猪);牺宰(古代祭祀时掌管牺牲的官吏)

    (4) 指伏羲氏

    于穆二圣,仁等春生,除弃周汉遐轨 牺庭。——《魏书·程骏传》

    (5) 又如:牺年(伏羲氏之世。借指太平盛世);牺皇(羲皇。称伏羲氏)

    (6) 酒樽名(以前读 suō,今读 )

    牺,酒尊名。——《集韵》

    (7) 又如:牺人(官名。专掌供设酒醴的官吏);牺羽(古代雕饰于酒樽的禽鸟图案);牺杓(瓢的别称)

    英文翻译

    sacrifice, give up; sacrificial

    方言集汇

    ◎ 粤语:hei1
    ◎ 潮州话:hi1

    宋本广韵

    quán [quan]
    部首: 422
    笔画: 10
    五笔: TRWG
    仓颉: HQOMG
    四角: 2851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古代祭祀用的牛毛色纯一 。也指牲畜毛色纯一

    牷,牛纯色。——《说文》

    吾牲牷肥腯。——《左传·桓公六年》。注:“牷,纯色完全也。”

    牲牷祭牲。——《礼记·祭仪》

    今殷民乃攘窃神祇之牺牷牲。——《书·微子》。传:“体完曰牷。”

    (2) 又如:牷物(牷牲,牷牺。纯色的全牲)

    英文翻译

    cow or ox of one color, perfect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4
    ◎ 客家话:[梅县腔] cien2 [台湾四县腔] cion2 cien2 [客英字典] cien2 [海陆丰腔] cion2 ci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疾緣仙A合平聲合口三等仙Adzʰĭwɛnzyen/dzven

    牺牷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