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联

qiān lián [ qian lian]
繁体 牽聯
注音 ㄑ一ㄢ ㄌ一ㄢˊ

词语释义

1.系联;连带。 2.连累;株连。

词语解释

  1. 系联;连带。

    汉 严忌 《哀时命》:“外迫胁於机臂兮,上牵联於矰隿。” 唐 韩愈 《答元侍御书》:“足下与 济 父子俱宜牵联得书。”

  2. 连累;株连。

    《新唐书·姚璹传》:“ 璹 深探其狱,跡疑似皆捕逮,株党牵联数千人。” 宋 陆游 《陆郎中墓志铭》:“ 歧公 免相,门下士多牵联以罪斥。”

引证解释

⒈ 系联;连带。

汉严忌《哀时命》:“外迫胁於机臂兮,上牵联於矰隿。”
唐韩愈《答元侍御书》:“足下与济父子俱宜牵联得书。”

⒉ 连累;株连。

《新唐书·姚璹传》:“璹深探其狱,跡疑似皆捕逮,株党牵联数千人。”
宋陆游《陆郎中墓志铭》:“歧公免相,门下士多牵联以罪斥。”

牵联的网络释义

牵联

  • 牵联,汉语词汇。
  • 拼音:qiān lián
  • 释义:1、系联;连带。2.连累;株连。
  • 汉字详情

    qiān [qian]
    部首: 308
    笔画: 9
    五笔: DPRH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BHQ
    四角: 405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牛,“冖”象牵牛的绳,玄声。本义:牵牛)

    (2) 同本义。引申为牵拉

    牵,引前也。——《说文》

    牵,引也。——《广雅》

    飱牵。——《周礼·宰夫》。司农注:“牲牢可牵而行者。”

    与其牵傍。——《周礼·牛人》。注:“牵傍,在辕外輓牛也。人御之,居其前曰牵,居其傍曰傍。”

    牵牛悔亡。——《易·夬》

    牵牛而过堂下者。——《孟子·梁惠王上》

    牵衣顿足拦道哭。——唐· 杜甫《兵车行》

    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攀草牵棘。——《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牵笼(拉扯);牵红(牵巾。新郎新娘拜堂后,以两家红巾绾同心结,各牵一端而行);牵扭(拉住);牵役(谓被拉去从事劳役);牵拖(拖拉。形容行动困难);牵拉(牵引拉住)

    (4) 牵制

    令出不行谓之牵。——《管子·法法》

    牵于俗而芜秽。——《楚辞·招魂》

    此牵乎天者也。——张衡《西京赋》。注:“犹系也。”

    (5) 又如:牵笼(牵制束缚);牵肘(从旁牵制);牵物(为外物所牵制);牵挽(牵制);牵缀(犹牵制)

    (6) 牵连;牵累

    道而弗牵则和。——《礼记·学记》。疏:“谓牵偪。”

    牵复吉。——《易·小畜》。疏:“谓牵连。”

    (7) 又如:牵枝带梗(牵连;牵带);牵惹(牵连);牵及(牵连;关系到);牵染(牵累,株连);牵率(株连;拖累)

    (8) 牵强 。如:牵书搭俗(牵强附会);牵附(牵强附会);牵率(牵强附会);牵裂(牵强割裂)

    (9) 拘泥

    不牵于执。——《吕氏春秋·离俗》。注:“拘也。”

    (10) 又如:牵文(谓拘泥于字面);牵拘(拘泥;拘束);牵俗(拘泥于习俗)

    (11) 蔓延 。如:牵蔓(蔓延);牵漫(蔓延满布);牵绵(牵延连绵)

    名词

    指可牵走的牲畜如牛羊猪等

    脯资饩牵竭。——《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英文翻译

    drag, pull, lead by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hin1

    宋本广韵

    lián [lian]
    部首: 605
    笔画: 12
    五笔: BUD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JTK
    四角: 184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耳,从丝。战国文字,中间是耳,两边是丝相联。本义:连结)

    (2) 同本义

    聯,连也。从耳,耳连于颊也。从糸,糸连不绝也。会意。——《说文》。段注:“ 周人用联字, 汉人用连字,古今字也。”

    三曰官联,以会官治。——《周礼·天官·大宰》。司农注:“连事通职,相佐助也。”

    聯,聯绵不绝也。——《声类》。按,凡联续、联合、牵联、结联字,经传皆以连为之。

    联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3) 又如:联垂(一种发式。周围头发梳成许多根细辫子);联襟(即连襟。姊妹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联缀(连系,联集在一块);联珠(连串的珍珠);联华(花开并蒂);联裾(联袂)

    (4) 联合;联系

    臣恐羌复结联他种,宜未及然为之备。——《汉书·赵充国传》

    三曰联兄弟。——《周礼·大司徒》。注:“犹合也。”

    联名请益王即位。—— 清· 吴研人《痛史》

    (5) 又如:联衔(联合签具职衔名位);联拳(群聚的样子);联屯(联合屯兵);联事(联合处理事务);联步(同行);联带(谓互相挈带或联系);联姻,联婚(结亲);联吏(同僚);联曹(同在一署任职);联职(同事);联大(联合国组织的大会。简称联大);联合战线(协力合作。如:甲国与乙国因利害关系相同,团结一致对抗第三者,以求贯彻某种目的。也称统一战线);联教组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简称,又称教科文组织);联营公司(与其他公司发生经营关系的公司,其关系或为隶属,或为共同管理,或为同受控制)

    (6) 缝

    穿了一件新联的洁白湖绸道袍。——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7) 又如:一件新联的道袍

    名词

    对联 。如:春联;门联;贺联;挽联;联牌(刻有对联的木牌)

    量词

    对;双 。如:联单,联票(一式数纸相联的单据)

    英文翻译

    connect, join; associate, ally

    方言集汇

    ◎ 粤语:lyun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