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羊

qiān yáng [ qian yang]
繁体 牽羊
注音 ㄑ一ㄢ 一ㄤˊ

词语释义

《史记•宋微子世家》:“周武王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于是武王及释微子,复其位如故。”后以“牵羊”、“牵羊肉袒”、“牵羊把茅”表示降服或用为降服的典故。

词语解释

  1. 《史记·宋微子世家》:“ 周武王 克 殷 , 微子 乃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於是 武王 及释 微子 ,復其位如故。”后以“牵羊”、“牵羊肉袒”、“牵羊把茅”表示降服或用为降服的典故。

    《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三年》:“ 蜀主 白衣、衔璧、牵羊,草绳縈首,百官衰絰、徒跣、舆櫬,号哭俟命。” 清 吴伟业 《读史杂感》诗之八:“已设牵羊礼,难为刑马心。” 李一 《荆宜施鹤光复记》:“与其作牵羊肉袒之断头将军,何如以败卒残兵而背城一战。”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尽 顺天城 之中,无不牵羊把茅,甘为贰臣者。若其不事异姓,躬自引决,縉绅之士,殆无一人焉。”

引证解释

⒈ 后以“牵羊”、“牵羊肉袒”、“牵羊把茅”表示降服或用为降服的典故。

《史记·宋微子世家》:“周武王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於是武王及释微子,復其位如故。”
《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三年》:“蜀主白衣、衔璧、牵羊,草绳縈首,百官衰絰、徒跣、舆櫬,号哭俟命。”
清吴伟业《读史杂感》诗之八:“已设牵羊礼,难为刑马心。”
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与其作牵羊肉袒之断头将军,何如以败卒残兵而背城一战。”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尽顺天城之中,无不牵羊把茅,甘为贰臣者。若其不事异姓,躬自引决,縉绅之士,殆无一人焉。”

牵羊的网络释义

牵羊

  • 《史记·宋微子世家》:“ 周武王克殷 , 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 牵羊造句

    在公共场所时,要慎防扒手顺手牵羊,以免财物遭窃。
    他路过集贸市场,顺手牵羊拿了人家两个桃子。
    他的机车摆在门口才不到五分鐘,就被人顺手牵羊骑走了。
    他走过瓜地的时候,顺手牵羊地摘了个西瓜。
    豆腐西施边说边走,顺手牵羊把一副手套塞进了自己的口袋。
    顺手牵羊的窃贼顺手牵羊后从商店的电梯离开。
    小王顺手牵羊地拿走了我的手电筒,难怪我遍寻不着。
    说是来参观,结果来了些顺手牵羊的人。
    她离开朋友家时,竟顺手牵羊窃去了女友的手表。
    女演员白百何状告舜网和社交网站“无密”,起诉两被告编造她在上海奢侈品店内顺手牵羊。
    武王伐纣,攻占殷商都城时,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勾践不忘会稽之耻,最後终於打败了吴国;哪些咄咄逼人的人终有肉袒牵羊之一日,到那时,此书就可以问世啦。
    顺手牵羊财源广,吉羊如意万事安。性情如羊家业兴,绵羊柔情皆喜欢。生活长河流徜羊,美丽世界芬芳羊。愿你羊年美名羊,灿烂人生耀羊光。
    在她背了圣经中的一句妙语格言作结束语时,汤姆顺手牵羊偷了一块油炸面圈。
    听了他的遭遇,不免让人想网开一面,原谅他做出这种顺手牵羊的事。
    在糖饼失窃事件之前,稳成的人生历程中没有一次瓜田李下之嫌,更没有顺手牵羊之类的纪录。
    经过果园时,她顺手牵羊地摘了几颗苹果,一下子就被园主逮个正着。
    顺手牵羊、刀片割包,小偷技俩五花八门。
    如果这个时候不顺手牵羊,那就不叫贼了。
    借力打力,顺手牵羊,哎……你的目标太大了,我只能用这个办法。

    汉字详情

    qiān [qian]
    部首: 308
    笔画: 9
    五笔: DPRH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BHQ
    四角: 405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牛,“冖”象牵牛的绳,玄声。本义:牵牛)

    (2) 同本义。引申为牵拉

    牵,引前也。——《说文》

    牵,引也。——《广雅》

    飱牵。——《周礼·宰夫》。司农注:“牲牢可牵而行者。”

    与其牵傍。——《周礼·牛人》。注:“牵傍,在辕外輓牛也。人御之,居其前曰牵,居其傍曰傍。”

    牵牛悔亡。——《易·夬》

    牵牛而过堂下者。——《孟子·梁惠王上》

    牵衣顿足拦道哭。——唐· 杜甫《兵车行》

    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攀草牵棘。——《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牵笼(拉扯);牵红(牵巾。新郎新娘拜堂后,以两家红巾绾同心结,各牵一端而行);牵扭(拉住);牵役(谓被拉去从事劳役);牵拖(拖拉。形容行动困难);牵拉(牵引拉住)

    (4) 牵制

    令出不行谓之牵。——《管子·法法》

    牵于俗而芜秽。——《楚辞·招魂》

    此牵乎天者也。——张衡《西京赋》。注:“犹系也。”

    (5) 又如:牵笼(牵制束缚);牵肘(从旁牵制);牵物(为外物所牵制);牵挽(牵制);牵缀(犹牵制)

    (6) 牵连;牵累

    道而弗牵则和。——《礼记·学记》。疏:“谓牵偪。”

    牵复吉。——《易·小畜》。疏:“谓牵连。”

    (7) 又如:牵枝带梗(牵连;牵带);牵惹(牵连);牵及(牵连;关系到);牵染(牵累,株连);牵率(株连;拖累)

    (8) 牵强 。如:牵书搭俗(牵强附会);牵附(牵强附会);牵率(牵强附会);牵裂(牵强割裂)

    (9) 拘泥

    不牵于执。——《吕氏春秋·离俗》。注:“拘也。”

    (10) 又如:牵文(谓拘泥于字面);牵拘(拘泥;拘束);牵俗(拘泥于习俗)

    (11) 蔓延 。如:牵蔓(蔓延);牵漫(蔓延满布);牵绵(牵延连绵)

    名词

    指可牵走的牲畜如牛羊猪等

    脯资饩牵竭。——《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英文翻译

    drag, pull, lead by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hin1

    宋本广韵

    yáng,xiáng [yang,xiang]
    部首: 619
    笔画: 6
    五笔: UDJ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Q
    四角: 80501

    详细解释

    yáng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羊头形。“羊”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一种哺乳动物)

    (2) 同本义 。反刍类,以食草为生。一般头上有一对角,有许多品种

    羊,羊兽也。——《说文》。孔子曰:“半羊之字以形举也。”

    羊曰柔毛。——《礼记·曲礼》

    羊曰少牢。——《大戴礼记·少牢》

    食麦与羊。——《礼记·月令》

    兑为羊。——《易·说卦》

    杖汉节牧羊。——《汉书·李广苏建传》

    (3) 又如:羊群里跑出骆驼来(喻指平常的人忽然变成了出类拔萃的人物了);羊群蚁阵(形容众多而聚集);羊酒花红(丰厚的赏赐和显赫的荣耀);羊车过市(比喻男子才美绝伦,引人羡慕注目);羊耳风(羊角风);羊脏(调侃语。指好胃口);羊羔(酒名;羊羔酒,一种汾州产的糯米制白酒);羊儿风(羊角风)

    (4) 十二生肖之一,与十二地支的未相配

    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论衡》

    (5) 姓

    形容词

    (1) 吉利。后作“祥”

    有恐后世子孙,不能敬莙以取羊。——《墨子》

    羊吉万岁,子孙自贵。——《王孝渊碑》

    (2) 又如:羊枣(果名,俗称“软枣。表示吉祥);吉羊

    (3) 细密;完备。后作“详”

    臣愿王与下吏羊计某言而竺(笃)虑之也。——《马王堆汉墓帛书》

    xiáng

    (1) 古同“祥”,吉祥。

    英文翻译

    sheep, goat; KangXi radical 123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ong2 [宝安腔] jong2 [海陆丰腔] rong2 [客语拼音字汇] yong2 [沙头角腔] jong2 [客英字典] jong2 [梅县腔] jong2 [东莞腔] jong2 [陆丰腔] j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與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jangjĭa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