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携

qiān xié [ qian xie]
繁体 牽攜
注音 ㄑ一ㄢ ㄒ一ㄝˊ

词语释义

牵拉携带。

词语解释

  1. 牵拉携带。

    《文汇报》1982.11.9:“右臂向后似乎在牵携什么,左手向前似乎在指点什么。”

引证解释

⒈ 牵拉携带。

《文汇报》1982.11.9:“右臂向后似乎在牵携什么,左手向前似乎在指点什么。”

牵携的网络释义

牵携

  • qiān xié ㄑㄧㄢ ㄒㄧㄝ ˊ
  • 牵携(牵携)
  • 牵拉携带。《文汇报》1982.11.9:“右臂向后似乎在牵携什么,左手向前似乎在指点什么。”
  • 汉字详情

    qiān [qian]
    部首: 308
    笔画: 9
    五笔: DPRH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BHQ
    四角: 405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牛,“冖”象牵牛的绳,玄声。本义:牵牛)

    (2) 同本义。引申为牵拉

    牵,引前也。——《说文》

    牵,引也。——《广雅》

    飱牵。——《周礼·宰夫》。司农注:“牲牢可牵而行者。”

    与其牵傍。——《周礼·牛人》。注:“牵傍,在辕外輓牛也。人御之,居其前曰牵,居其傍曰傍。”

    牵牛悔亡。——《易·夬》

    牵牛而过堂下者。——《孟子·梁惠王上》

    牵衣顿足拦道哭。——唐· 杜甫《兵车行》

    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攀草牵棘。——《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牵笼(拉扯);牵红(牵巾。新郎新娘拜堂后,以两家红巾绾同心结,各牵一端而行);牵扭(拉住);牵役(谓被拉去从事劳役);牵拖(拖拉。形容行动困难);牵拉(牵引拉住)

    (4) 牵制

    令出不行谓之牵。——《管子·法法》

    牵于俗而芜秽。——《楚辞·招魂》

    此牵乎天者也。——张衡《西京赋》。注:“犹系也。”

    (5) 又如:牵笼(牵制束缚);牵肘(从旁牵制);牵物(为外物所牵制);牵挽(牵制);牵缀(犹牵制)

    (6) 牵连;牵累

    道而弗牵则和。——《礼记·学记》。疏:“谓牵偪。”

    牵复吉。——《易·小畜》。疏:“谓牵连。”

    (7) 又如:牵枝带梗(牵连;牵带);牵惹(牵连);牵及(牵连;关系到);牵染(牵累,株连);牵率(株连;拖累)

    (8) 牵强 。如:牵书搭俗(牵强附会);牵附(牵强附会);牵率(牵强附会);牵裂(牵强割裂)

    (9) 拘泥

    不牵于执。——《吕氏春秋·离俗》。注:“拘也。”

    (10) 又如:牵文(谓拘泥于字面);牵拘(拘泥;拘束);牵俗(拘泥于习俗)

    (11) 蔓延 。如:牵蔓(蔓延);牵漫(蔓延满布);牵绵(牵延连绵)

    名词

    指可牵走的牲畜如牛羊猪等

    脯资饩牵竭。——《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英文翻译

    drag, pull, lead by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hin1

    宋本广韵

    xié [xie]
    部首: 330
    笔画: 13
    五笔: RWYE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OGS
    四角: 50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隽( jùn)声。本义:提着)

    (2) 同本义(把地上的物品举提起来)

    携,提也。——《说文》

    如璋如圭,如取如携。——《诗·大雅·板》

    (3) 又如:携壶;携带(提挈,照顾);携酒牵羊;携杖

    (4) 拿着,持

    闲携杖,漫出门,官槐满路叶纷纷。——清· 孔尚任《桃花扇》

    (5) 又如:携盘;携帚

    (6) 牵挽;挽扶

    相携于道。——《淮南子·览冥》

    吾与汝并肩携手。——清· 林觉民《与妻书》

    (7) 又如:携抱(牵挽扶抱);携率(率领);携将(扶持);相携于道;携幼扶老;携扶;携负(牵背)

    (8) 带,随身一道

    携其妻子。——《公羊传·襄公二十七年》

    于是夫负妇戴,携子入于海。——《庄子·让王》

    民扶老携幼。——《战国策·齐策四》

    携幼入室。——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携童几数人。——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9) 又如:携子同行;携女归宁;携行;携家眷同行;携款潜逃;携械投诚

    (10) 通“愶”。离;背离;离散

    招携以礼,怀远以德。——《左传·僖公七年》

    不如私许复曹,卫以以携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其刑矫诬,百姓携贰。——《国语·周语上》

    须要宣布皇灵,携其党羽,则王直势孤,自不能容。——《西湖二集》

    (11) 又如:携爽(背离);携弛(有二心而松懈);携泮(离散);携贰(有二心,叛离);携背(背离,背叛);携叛(背叛)

    英文翻译

    lead by hand, take with; carry

    方言集汇

    ◎ 粤语:kwai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1 [海陆丰腔] hi1 [梅县腔] hi1 [台湾四县腔] hi1 [东莞腔] kui2 [宝安腔] hi1
    ◎ 潮州话:h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圭齊合平聲合口四等ghue/hueiɣi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