佥谐

qiān xié [ qian xie]
繁体 僉諧
注音 ㄑ一ㄢ ㄒ一ㄝˊ

词语释义

1.《书.舜典》记帝舜征询意见以任命臣工之事,多有"佥曰"﹑"汝谐"之语,后遂以"佥谐"谓遴选﹑任命朝廷重臣。 2.指共同认定,一致认可。

词语解释

  1. 《书·舜典》记帝 舜 征询意见以任命臣工之事,多有“僉曰”、“汝谐”之语,后遂以“僉谐”谓遴选、任命朝廷重臣。

    《梁书·江革传》:“ 广陵 太守 江革 ,才思通瞻,出内有闻,在朝正色,临危不挠,首佐台鉉,实允僉谐。”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五:“ 真宗 尹京, 毕 相 士安 为府判,沉毅忠厚。中书将有僉谐, 太宗 令辅臣歷选,俱不称旨……近臣少喻上意,方以 毕公 进,果大喜,遂用参大政。”

  2. 指共同认定,一致认可。

    宋 王禹偁 《慰上大行皇帝谥号庙号表》:“懋建鸿名,永光清庙。礼官博士,讨论而无异辞;公卿大夫,僉谐而合旧典。”

引证解释

⒈ 《书·舜典》记帝舜征询意见以任命臣工之事,多有“僉曰”、“汝谐”之语,后遂以“僉谐”谓遴选、任命朝廷重臣。

《梁书·江革传》:“广陵太守江革,才思通瞻,出内有闻,在朝正色,临危不挠,首佐台鉉,实允僉谐。”
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五:“真宗尹京, 毕相士安为府判,沉毅忠厚。中书将有僉谐, 太宗令辅臣歷选,俱不称旨……近臣少喻上意,方以毕公进,果大喜,遂用参大政。”

⒉ 指共同认定,一致认可。

宋王禹偁《慰上大行皇帝谥号庙号表》:“懋建鸿名,永光清庙。礼官博士,讨论而无异辞;公卿大夫,僉谐而合旧典。”

佥谐的网络释义

佥谐

  • 佥谐是指共同认定,一致认可,出自.《书·舜典》记帝 舜 征询意见以任命臣工之事,多有“佥曰”、“汝谐”之语,后遂以“佥谐”谓遴选、任命朝廷重臣。
  • 汉字详情

    qiān [qian]
    部首: 220
    笔画: 7
    五笔: WGIF
    五行:
    吉凶:
    仓颉: OMFM
    四角: 80109

    详细解释

    副词

    (1) (会意。从亼,从吅,从从。亼( ),集合。吅( xuān)、从,都表示人多。本义:皆,咸) 同本义

    佥,皆也。——《说文》

    佥曰:“于,鲧哉!”——《书·尧典》

    (2) 又如:佥言(皆云;都说)

    代词

    (1) 众人;大家

    佥荅何忧。——《楚辞·天问》。注:“众也。”

    佥,夥也。——《方言十二》

    (2) 又如:佥言(众人的意见);佥望(众望);佥谋(众人筹划);佥议(众人公开评议)

    名词

    连枷,打谷的农具

    《方言》“佥”郭璞注:“今连枷,所以打谷者。”

    动词

    (1) 用同“签”。签署

    汝等各自佥名,共成此事。——《三国演义》

    (2) 又如:佥押(在文书上签名画押表示负责);佥押房(官员批阅公文,签字画押的地方。现称办公室);佥解(签署押解);佥票(签票);佥名(签名);佥判(签判;签名并作判词);佥尾(在文书末尾签名表示负责)

    (3) 调动官职,多指升职

    除佥杭州判官。——《清平山堂话本》

    (4) 辅,辅助 。如:佥赞(协助);佥坐(陪坐)

    英文翻译

    all, together, unanimous

    方言集汇

    ◎ 粤语:cim1
    ◎ 潮州话:徐奄1(签)

    宋本广韵

    xié [xie]
    部首: 226
    笔画: 11
    五笔: YXX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PPA
    四角: 3276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言,皆声。本义:和谐)

    (2) 同本义(强调配合得匀称)

    谐,和也。——《尔雅》

    克谐以孝。——《书·尧典》

    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周礼·调人》

    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左传·襄公十一年》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夫妻谐老。——《初刻拍案惊奇》

    (3) 又如: 谐当(妥当);谐和(各组成部分之间协调地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谐调(和谐);谐奏(和协地演奏);谐律(谐合于音律)

    (4) 言语或行为有趣而引人发笑

    上以朔口谐辞给,好作问之。——《汉书·东方朔传》

    心亲不复异新旧,使脱巾屦相谐嬉。——宋· 王安石《和刘贡甫燕集之作》

    醉中共笑语,往往杂谐谚。——明· 高启《赠杨荥阳》

    (5) 又如:谐易(诙谐平易);谐辞(戏谑之辞);谐谚(诙谐谚语);谐画(富于谐趣的话)

    动词

    (1) 办妥,办成功

    恐事不谐,反遭其害。——《三国演义》

    今事不谐,不过赤族,为社稷死,岂不快乎?——《宋史》

    (2) 又如:谐当(妥当)

    (3) 商定

    当之官者,皆先至西园谐价,然后得去。——《后汉书》

    (4) 又如:谐价(议价成交)

    英文翻译

    harmonize, agree; joke, jest

    方言集汇

    ◎ 粤语:haai4
    ◎ 潮州话:hai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