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

yān zhào [yan zhao]
繁体 燕趙
注音 一ㄢ ㄓㄠˋ

词语释义

1.指战国时燕赵二国。亦泛指其所在地区,即今河北省北部及山西省西部一带。 2.《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有"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句,后因以"燕赵"指美女或舞女歌姬。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指 战国 时 燕 赵 二国。亦泛指其所在地区,即今 河北省 北部及 山西省 西部一带。《史记·春申君列传》:“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约天下,是 燕 赵 无 齐 楚 , 齐 楚 无 燕 赵 也。” 唐 崔湜 《景龙二年春日赴襄阳途中言志》诗:“余本 燕 赵 人,秉心愚且直。” 明 章美中 《秋思》诗:“凉风起 燕 赵 ,万里浮云阴。” 朱德 《太行春感》诗:“从来 燕 赵 多豪杰,驱逐 倭 儿共一樽。”

引证解释

⒈ 指战国时燕赵二国。亦泛指其所在地区,即今河北省北部及山西省西部一带。

《史记·春申君列传》:“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约天下,是燕赵无齐楚,齐楚无燕赵也。”
唐崔湜《景龙二年春日赴襄阳途中言志》诗:“余本燕赵人,秉心愚且直。”
明章美中《秋思》诗:“凉风起燕赵,万里浮云阴。”
朱德《太行春感》诗:“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

⒉ 《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有“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句,后因以“燕赵”指美女或舞女歌姬。 南朝梁武帝《戏作》诗:“长袂必留客,清哇咸绕梁。

燕赵羞容止, 西妲惭芬芳。”
宋苏舜钦《昇阳殿故址》诗:“髑髏今成堆,皆昔燕赵面。”

燕赵的网络释义

燕赵

  • 燕赵多指今河北省。
  • 在人们的惯常意识中“燕赵”往往是河北省的别称。其实,古代的 “燕赵”之地,还包括现在的北京、天津、辽宁以及山西、河南北部、内蒙古南部、朝鲜大同江北部的燕赵周边部分地区。
  • 燕赵造句

    恍然,我似看到那燕赵素女在春光中梳妆,待做勤朴淡雅的新娘。
    四十八岁空消磨,人生寿命能几何!株守恒山十六载,燕赵往来成逝波。
    几乎所有的燕赵古镇,都曾经有过一个辉煌的过去,然而在经历漫长岁月的冲刷磨洗之后,这些昔日的雄关重镇如今多已名实难副,萧条败落成一般意义上的村镇。
    在开场歌舞《咏梅》之后,第一个节目即为河北地方剧种河北梆子《大登殿》,让观众真实感受到了诞生于燕赵大地的艺术魅力。
    本网站刊登的新闻、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燕赵都市报版权所有。
    明克让、魏澹等,或博学洽闻,词藻赡逸,既称燕赵之俊,实曰东南之美。
    秦腔一声吼,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裴艳玲的河北梆子,携着燕赵之气扑面而来;越剧舞台上宝哥哥的一个亮相,就让“江南人”这个抽象的概念有了血肉。
    据燕赵都市报报道,老年斑又叫“寿斑”,医学上称之为“脂褐质色素”,多见于老年人的皮肤,尤其是脸部两侧及手背。
    邯郸、梁州同属燕赵之邦,由于这层关系,客居异地的柳云涛一直视他做小老乡,彼此之间非常亲密,言来语去就显得不怎么客套。
    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光辉业绩中蕴藏着燕赵文化的优良传统。
    好一条威武大汉!此人定是燕赵北国的悲歌慷慨之士。
    可是店主人看他们不衫不履,情形尴尬,怕惹祸上门,就一再催他们走,他们只好把药减价卖给西药店,打道而回,浪迹燕赵,观览北京的壮举,自然是“老残梦断”。
    燕赵都市网讯阜平枣农来石家庄卖枣的消息经本报连续报道之后,这些头一次走出深山到石家庄摆摊的枣农们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原来,我所在的这燕赵大地只是这茫茫南域之中的一片土地,而光南域中像是燕赵大地这般的大地就有五块。
    太祖南定燕赵,日不暇给仍世征伐,务恢疆宇。
    记忆中燕赵北国慷慨之士的悲歌在久久地回荡。
    莲池书院法帖与涿州快雪堂法帖和正定秋碧堂法帖并称为燕赵三大法帖,那两种基本上没有原刻留存下来。
    嘉宾燕赵都市网谈青少年心理健康。
    在这个时刻,我们期待着那些为公共利益而奔忙的人们,在夜色中默默奔走时,能感受到燕赵大地上的街巷阡陌见证着他们的光荣之路。
    罗溪华老人告诉燕赵都市网记者,借完钱后,罗溪华原本想着赶紧还给齐志强,可是,因为当时没有交通工具,自己的脚在工作中又受了伤。

    汉字详情

    yàn,yān [yan]
    部首: 403
    笔画: 16
    五笔: AUKO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TLPF
    四角: 44331

    详细解释

    yān

    名词

    (1) 古国名

    (2) 周代诸侯国名。本作:匽、郾。姬姓;周召公之后,世称北燕,拥有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端,建都蓟(今北京)。战国时成为七雄之一。后灭于秦

    燕赵韩魏。——《战国策·齐策》

    欲亡赵走 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燕畏 赵。

    燕赵之君。—— 宋· 苏洵《六国论》

    燕赵之收藏, 韩魏之经营, 齐楚之精英。(互文,收藏、经营、精英均指金玉珍宝。)—— 唐· 杜牧《阿房宫赋》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燕,古代燕国,这里指北京地区。)—— 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周代诸侯国名。姞姓;开国君主伯倏。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

    (4) 五代初,刘守光据幽州(今河北省北部)所建国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燕王,吾所立。(燕王,指燕王刘守光的父亲刘仁恭。)—— 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

    (5) 河北省的别称 。周时为北燕旧地。也指河北省北部

    (6) 山名,燕山 ,在河北省和北京市

    (7) 姓

    (8) 另见 yàn

    yàn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2) 同本义

    燕燕于飞。——《诗·邶风·燕燕》

    来降燕乃睇。——《夏小正》

    燕雁代飞。——《淮南子·地形》

    燕巢于飞。——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谁家新燕啄春泥。——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归燕略无三月事。——宋· 洪迈《容斋续笔》

    (3) 又如:燕侣莺俦(比喻夫妻和美);燕贺(燕雀相贺。用作新屋落成及升官等喜事的贺词);燕子(家燕的通称);燕户(燕巢);燕儿(雏燕;燕子);燕尾(燕子的尾羽);燕雨(有燕子绕飞其间的小雨);燕泥(燕子筑巢所衔的泥;燕巢上的泥;燕子衔泥筑巢);燕室(燕巢。比喻家国);燕处焚巢(燕子处在焚烧着的窝里。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4) 白颈鸦

    燕,白颈鸟。——《尔雅》

    白项而群飞者谓之燕鸟。——《小尔雅》。按,大于雅鸟而小于慈鸟。

    形容词

    (1) 假借为“安”。安逸;安乐

    虞吉有它不燕。——《易·中孚》

    燕笑语兮。——《诗·小雅·蓼萧》

    吉甫燕喜。——《诗·小雅·六月》

    燕坐于华堂之上。——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2) 又如:燕户(闲君之室);燕休(闲居;休息);燕令(帝王退朝闲居时所发的命令);燕宇(供休息用的屋宇);燕安(安宁太平;心神安定);燕安鸩毒(沉溺于安逸享乐,犹如饮毒酒自杀);燕私(闲居休息);燕坐(安坐;闲坐);燕居(退朝而处;闲居);燕安(安适满足);燕祉(安乐幸福);燕笑(犹欢笑);燕尔新婚(和谐的新婚);燕适(安适);燕燕(安适的样子;和乐的样子);燕誉(安乐)

    (3) 接近;亲近 。如:燕好(友好);燕狎(亲近);燕昵(亲昵;亲热);燕会(亲昵相会);燕语(亲切交谈);燕诲(谓亲近之而加以教诲);燕莺(比喻相爱的青年男女)

    动词

    (1) 亵渎;轻慢

    宋音燕女溺志。——《礼记·乐志》

    燕朋逆其师。

    (2) 又如:燕诬(信口开河,说话轻慢);燕朋(轻慢朋友);燕辟(谓轻慢老师为讲解深义而作的浅近比喻);燕亵(亲昵猥亵)

    (3) 通“宴”。宴饮;宴请

    嘉宾式宴以敖。——《诗·小雅·鹿鸣》

    燕乐之钟磬。——《仪礼·燕礼》

    则王以息燕。——《考工记·梓人》

    (4) 又如:燕豆(古代宴饮时盛食品的器具);燕狎(宴饮);燕客(宴请宾客);燕俎(宴饮。亦宴席)

    (5) 另见 yān

    英文翻译

    swallow (bird); comfort, enjoy

    方言集汇

    ◎ 粤语:jin1 jin3
    ◎ 客家话:[陆丰腔] jan5 [梅县腔] jan5 [海陆丰腔] ren5 ren1 [东莞腔] jen5 [台湾四县腔] jiin5 jen1 [宝安腔] jen5 | jen1 [客语拼音字汇] yan1 yan4 [客英字典] jen5
    ◎ 潮州话:in3(ìⁿ) ,iang3 [潮州]iêng3 ,iang1 [潮州]iê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烏前先開平聲開口四等ʔĭoqen/en
    zhào [zhao]
    部首: 716
    笔画: 9
    五笔: FHQI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GOK
    四角: 44800

    详细解释

    副词

    (1) (形声。从走,肖声。本义:快走) 同本义

    趙,趋趙也。——《说文》

    趙,及也。——《广雅》

    天子北征,赵行囗舍。——《穆天子传》。郭璞注:“赵,犹超腾。”

    (2) 字亦作“踃”

    简惰跳踃般纷絮兮。——傅毅《舞赋》

    踃,跳也。字之作逍。——《埤仓》

    英文翻译

    surname; ancient state

    方言集汇

    ◎ 粤语:ziu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