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几

yàn jǐ [ yan ji]
注音 一ㄢˋ ㄐ一ˇ

词语释义

1.用以靠着休息的小桌子。 2.用于宴会,长度不一,可以错综排列成各种图形的几桌。

词语解释

  1. 用以靠着休息的小桌子。

    《仪礼·士丧礼》:“楔齿用角柶,缀足用燕几。” 贾公彦 疏:“燕,安也。当在燕寝之内,常冯之以安体也。” 宋 范成大 《晓自银林至东灞登舟寄宣城亲戚》诗:“凝香绕燕几,安知路傍情。”

  2. 用于宴会,长度不一,可以错综排列成各种图形的几桌。

    宋 黄伯思 《<燕几图>序》:“《燕几图》者,图几之制也……纵横离合,变态无穷,率视夫宾朋多寡,杯盘丰约,以为广狭之则。”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燕几图》:“ 宋 黄伯思 《燕几图》一卷,几长七尺者二,长五尺二寸五分者二,长三尺五寸者二,皆广一尺七寸五分,高二尺八寸,纵横错综而列之为二十体,变为四十名,谓之骰子桌,取其六数也。后增一几,易名七星,衍为二十五体,变为六十八名。”

引证解释

⒈ 用以靠着休息的小桌子。

《仪礼·士丧礼》:“楔齿用角柶,缀足用燕几。”
贾公彦疏:“燕,安也。当在燕寝之内,常冯之以安体也。”
宋范成大《晓自银林至东灞登舟寄宣城亲戚》诗:“凝香绕燕几,安知路傍情。”

⒉ 用于宴会,长度不一,可以错综排列成各种图形的几桌。

宋黄伯思《<燕几图>序》:“《燕几图》者,图几之制也……纵横离合,变态无穷,率视夫宾朋多寡,杯盘丰约,以为广狭之则。”
清俞樾《茶香室三钞·燕几图》:“宋黄伯思《燕几图》一卷,几长七尺者二,长五尺二寸五分者二,长三尺五寸者二,皆广一尺七寸五分,高二尺八寸,纵横错综而列之为二十体,变为四十名,谓之骰子桌,取其六数也。后增一几,易名七星,衍为二十五体,变为六十八名。”

燕几的国语词典

燕居时供倚靠的小几。

燕几的网络释义

燕几

  • 《仪礼·士丧礼》:“缀足用燕几。”《疏》:“燕,安也,当在燕寝之内,常冯(凭)之以安体也。”可知燕几最早是古人倚凭用的一种小几。
  • 汉字详情

    yàn,yān [yan]
    部首: 403
    笔画: 16
    五笔: AUKO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TLPF
    四角: 44331

    详细解释

    yān

    名词

    (1) 古国名

    (2) 周代诸侯国名。本作:匽、郾。姬姓;周召公之后,世称北燕,拥有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端,建都蓟(今北京)。战国时成为七雄之一。后灭于秦

    燕赵韩魏。——《战国策·齐策》

    欲亡赵走 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燕畏 赵。

    燕赵之君。—— 宋· 苏洵《六国论》

    燕赵之收藏, 韩魏之经营, 齐楚之精英。(互文,收藏、经营、精英均指金玉珍宝。)—— 唐· 杜牧《阿房宫赋》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燕,古代燕国,这里指北京地区。)—— 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周代诸侯国名。姞姓;开国君主伯倏。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

    (4) 五代初,刘守光据幽州(今河北省北部)所建国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燕王,吾所立。(燕王,指燕王刘守光的父亲刘仁恭。)—— 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

    (5) 河北省的别称 。周时为北燕旧地。也指河北省北部

    (6) 山名,燕山 ,在河北省和北京市

    (7) 姓

    (8) 另见 yàn

    yàn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2) 同本义

    燕燕于飞。——《诗·邶风·燕燕》

    来降燕乃睇。——《夏小正》

    燕雁代飞。——《淮南子·地形》

    燕巢于飞。——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谁家新燕啄春泥。——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归燕略无三月事。——宋· 洪迈《容斋续笔》

    (3) 又如:燕侣莺俦(比喻夫妻和美);燕贺(燕雀相贺。用作新屋落成及升官等喜事的贺词);燕子(家燕的通称);燕户(燕巢);燕儿(雏燕;燕子);燕尾(燕子的尾羽);燕雨(有燕子绕飞其间的小雨);燕泥(燕子筑巢所衔的泥;燕巢上的泥;燕子衔泥筑巢);燕室(燕巢。比喻家国);燕处焚巢(燕子处在焚烧着的窝里。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4) 白颈鸦

    燕,白颈鸟。——《尔雅》

    白项而群飞者谓之燕鸟。——《小尔雅》。按,大于雅鸟而小于慈鸟。

    形容词

    (1) 假借为“安”。安逸;安乐

    虞吉有它不燕。——《易·中孚》

    燕笑语兮。——《诗·小雅·蓼萧》

    吉甫燕喜。——《诗·小雅·六月》

    燕坐于华堂之上。——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2) 又如:燕户(闲君之室);燕休(闲居;休息);燕令(帝王退朝闲居时所发的命令);燕宇(供休息用的屋宇);燕安(安宁太平;心神安定);燕安鸩毒(沉溺于安逸享乐,犹如饮毒酒自杀);燕私(闲居休息);燕坐(安坐;闲坐);燕居(退朝而处;闲居);燕安(安适满足);燕祉(安乐幸福);燕笑(犹欢笑);燕尔新婚(和谐的新婚);燕适(安适);燕燕(安适的样子;和乐的样子);燕誉(安乐)

    (3) 接近;亲近 。如:燕好(友好);燕狎(亲近);燕昵(亲昵;亲热);燕会(亲昵相会);燕语(亲切交谈);燕诲(谓亲近之而加以教诲);燕莺(比喻相爱的青年男女)

    动词

    (1) 亵渎;轻慢

    宋音燕女溺志。——《礼记·乐志》

    燕朋逆其师。

    (2) 又如:燕诬(信口开河,说话轻慢);燕朋(轻慢朋友);燕辟(谓轻慢老师为讲解深义而作的浅近比喻);燕亵(亲昵猥亵)

    (3) 通“宴”。宴饮;宴请

    嘉宾式宴以敖。——《诗·小雅·鹿鸣》

    燕乐之钟磬。——《仪礼·燕礼》

    则王以息燕。——《考工记·梓人》

    (4) 又如:燕豆(古代宴饮时盛食品的器具);燕狎(宴饮);燕客(宴请宾客);燕俎(宴饮。亦宴席)

    (5) 另见 yān

    英文翻译

    swallow (bird); comfort, enjoy

    方言集汇

    ◎ 粤语:jin1 jin3
    ◎ 客家话:[陆丰腔] jan5 [梅县腔] jan5 [海陆丰腔] ren5 ren1 [东莞腔] jen5 [台湾四县腔] jiin5 jen1 [宝安腔] jen5 | jen1 [客语拼音字汇] yan1 yan4 [客英字典] jen5
    ◎ 潮州话:in3(ìⁿ) ,iang3 [潮州]iêng3 ,iang1 [潮州]iê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烏前先開平聲開口四等ʔĭoqen/en
    jī,jǐ [ji]
    部首: 214
    笔画: 2
    五笔: MT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N
    四角: 772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本义:古人席地而坐时有靠背的坐具)

    (2) 同本义

    几,坐所以凭也。——《说文》

    掌五几五席之名物。——《周礼·司几筵》。注:“五几:左右玉雕彤漆素。”

    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考工记·匠人》

    几杖,所以扶助衰也。——《白虎通·致仕》

    必操几杖以从之。——《礼记·曲礼》

    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礼记·檀弓》。疏:“依神也。”

    或肆之筵,或授之几。——《诗·大雅·行苇》

    (3) 又如:几杖(供老人依靠的小桌子和支撑用的手杖。古代赐几杖,表示敬老的礼节);几席(几和席,为古人凭依、坐卧的器具);几榻(靠几与卧榻,常用以泛指日用器具);几簟(几席)

    (4) 后专指有光滑平面、由腿或其它支撑物固定起来的小桌子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几案(桌子。因几案用于办公,因以代表公牍文书);几案之才(处理公文的才能);几筵(古代称祭席与灵座;筵席,几席);几上肉(案上的肉,比喻任人宰割)

    名词

    (1) 苗头;预兆

    徒有疾恶心,奈何不知几。——唐· 苏涣《变律》

    (2) 又如:几先(预兆,事先)

    (3) 政务。通“机”

    或问为政有几。——《法言·先知》。注:“要也。”

    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文心雕龙·情采》

    副词

    (1) 表示非常接近,相当于“几乎”、“差不多”

    汉之为 汉,几四十年矣。—— 汉· 贾谊《论积贮疏》

    几死者数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几自刭死。(几,“几几乎”的省略写法)——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通“凌”。)——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几欲先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磴几不可登。——清· 姚鼐《登泰山记》

    几自疑身外即战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有朕位几不保,命康与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之语。——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几有(几乎有;具有);几首(方言。那边);几虚(几乎徒然);几几乎(几几。几乎,差不多)

    形容词

    (1) (会意。从戌。戌,兵守也。本义:细微,隐微)

    (2) 同本义

    幾,微也,殆也。——《说文》

    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易·系辞》传

    一日二日万几。——《书·皋陶谟》

    事父母几谏。——《论语》

    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系辞》

    (3) 危险

    本不固者末必几。——《墨子》

    动词

    (1) 接近;达到

    几,近也。——《尔雅》

    月几望。——《易·小畜》

    知乐则几于礼矣。——《礼记·乐记》

    意几乎后言。——《庄子·天地》

    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作此之由乎?——清· 刘开《问说》

    夫工艺非细事也,西人之神明规矩亦断非一蹴可几也。——清· 郑应《盛世危言·技艺》

    (2) 另见

    数量词

    (1) (会意,本义:微,隐微)

    (2) 表示肯定观念,意思是“虽少但仍有一些”

    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唐· 项斯《江村夜归》

    见哥哥如此分析,以为理之当然,绝无几微不平的意思。——《醒世姻缘传》

    (3) 又如:添几件衣服;给下一个人留下几朵花;几般儿(好几样,好几种;多么地;何等地);几见(极少见到);几微(一点;些微);几回价(几回家。几次地,多次地)

    (4) 表示否定概念意思是“不多”“没有多少”

    韩子亦无几求。——《左传·昭十六年》。注:“言所求少。”

    (5) 又如:所剩无几

    (6) 表示疑问,用以询问数目的多少

    几为之笑而不陵我?——《左传·昭公十六年》

    子来几日矣?——《孟子·离娄上》

    崔九堂前几度闻。—— 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几处早莺争暖树。——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其几千里。——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读书者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唐· 杜牧《阿房宫赋》

    未几,敌兵果舁炮至。(未几,没有多久,一会儿。)——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聊斋志异·狼三则》

    (7) 又如:几里路;几天;几何(多少;若干);几化(方言。多少);几多(多少);几许(多少,若干);几数(多少)

    代词

    (1)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 。如:不知征马几时归;几样(怎样地,多么地)

    (2) 另见

    英文翻译

    small table

    方言集汇

    ◎ 粤语:gei1 ge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3 [梅县腔] gi1 [客语拼音字汇] gi1 [客英字典] gi3 gi1 [宝安腔] gi3 [海陆丰腔] ri3 [陆丰腔] gi1
    ◎ 潮州话:gi2 (kí) gi1 (k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履脂A開上聲開口三等脂Akjiix/ki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