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壤壤

xī xī rǎng rǎng [ xi xi rang rang]
注音 ㄒ一 ㄒ一 ㄖㄤˇ ㄖㄤ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见“熙熙攘攘 ”。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语出《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成语用法

熙熙壤壤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喧闹。

引证解释

⒈ 见“熙熙攘攘”。

熙熙壤壤的国语词典

人来人往,热闹纷纭的样子。

熙熙壤壤的翻译

英语: variant of
俄语: многолюдно

熙熙壤壤造句

品修跑出餐厅,在熙熙壤壤的人群里费力地重新找到岳母。
只见整个天宫庙熙熙壤壤,来参加庙会的人可谓是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此时,一片空地之上两组舞狮队正敲锣打鼓,准备表演。
天空慢慢的变亮,原本无人的金陵城外也熙熙壤壤聚集了不少人,等着开城门之后进城。
站在罗文杰身旁的杨明志看着广场上熙熙壤壤的人感叹道。
回到新手村,看着熙熙壤壤的猎鸡人群,心里挺有成就感的,心情也略微好啦点。
路机端正坐着,无喜无悲,闲闲地面对熙熙壤壤的大街,好似真的冰雕一般,耳边此起彼伏‘呼噜噜呼哧哧’的声音完全游离在他的听觉之外。
一条方才车水马龙熙熙壤壤的绍中街立马空出来了片空地,四面密密麻麻迅速围满了想看看热闹的百姓。

汉字详情

[xi]
部首: 403
笔画: 14
五笔: AHKO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UF
四角: 7733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曝晒;晒太阳)

(2) 同本义

熙,燥也。——《说文》

仰熙丹崖,俯澡绿水。——《文选·卢谌·赠刘琨》

(3) 振兴;兴起

允厘百工,庶绩咸熙。——《书·尧典》

(4) 又如:熙朝(使朝廷兴隆);熙隆(兴盛,盛隆);熙国(振兴国家)

(5) 通“嬉”。嬉戏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庄子·马蹄》

臣不敢以死为熙。——《淮南子·人间》

(6) 又如:熙游(游乐;游戏) ?

形容词

(1) 光明、明亮

熙,光也。——《尔雅》

于缉熙敬止。——《礼记·缁衣》。注:“缉熙皆明也。”大学注:“缉熙,光明也。”

缉熙单厥心。——《国语·周语》。注:“熙,光也。”

呜呼圣皇及圣相,相与煊赫流淳熙。——李商隐《韩碑》

(2) 又如:熙皞(熙熙皞皞。光明祥和);熙天(明朗的天空);熙光(辉耀);熙焰(烈焰)

(3) 兴盛

熙朝之佚事,即衰世之危端。——王世贞《艺苑卮言》

(4) 又如:熙盛(兴隆);熙朝(兴盛的朝代)

(5) 和悦

熙熙兮共乐人之臧也。——《荀子·儒效》。注::和乐之貌。”

(6) 又如:熙怡(和悦的样子);熙治(清明和乐的时代);熙笑(和悦地笑着)

(7) 通“禧”。幸福;吉祥

忽乘青玄,熙事备成。

双桥镇上依然满眼熙和太平之盛。—— 茅盾《子夜》

(8) 又如:熙恬(愉快安静);熙然(和乐的样子)

(9) 和暖;暖和

群山霭遐瞩,绿野布熙阳。——韦应物《扈亭西陂燕赏》

(10) 又如:熙阳(温暖的阳光)

英文翻译

bright, splendid, glor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he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1 [客语拼音字汇] hi1 [宝安腔] gi1 hi1 [客英字典] hi1 [陆丰腔] hi1 [东莞腔] hi1 [台湾四县腔] hi1 [梅县腔] hi1
◎ 潮州话:h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其平聲開口三等xĭəhi/xio
[xi]
部首: 403
笔画: 14
五笔: AHKO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UF
四角: 7733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曝晒;晒太阳)

(2) 同本义

熙,燥也。——《说文》

仰熙丹崖,俯澡绿水。——《文选·卢谌·赠刘琨》

(3) 振兴;兴起

允厘百工,庶绩咸熙。——《书·尧典》

(4) 又如:熙朝(使朝廷兴隆);熙隆(兴盛,盛隆);熙国(振兴国家)

(5) 通“嬉”。嬉戏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庄子·马蹄》

臣不敢以死为熙。——《淮南子·人间》

(6) 又如:熙游(游乐;游戏) ?

形容词

(1) 光明、明亮

熙,光也。——《尔雅》

于缉熙敬止。——《礼记·缁衣》。注:“缉熙皆明也。”大学注:“缉熙,光明也。”

缉熙单厥心。——《国语·周语》。注:“熙,光也。”

呜呼圣皇及圣相,相与煊赫流淳熙。——李商隐《韩碑》

(2) 又如:熙皞(熙熙皞皞。光明祥和);熙天(明朗的天空);熙光(辉耀);熙焰(烈焰)

(3) 兴盛

熙朝之佚事,即衰世之危端。——王世贞《艺苑卮言》

(4) 又如:熙盛(兴隆);熙朝(兴盛的朝代)

(5) 和悦

熙熙兮共乐人之臧也。——《荀子·儒效》。注::和乐之貌。”

(6) 又如:熙怡(和悦的样子);熙治(清明和乐的时代);熙笑(和悦地笑着)

(7) 通“禧”。幸福;吉祥

忽乘青玄,熙事备成。

双桥镇上依然满眼熙和太平之盛。—— 茅盾《子夜》

(8) 又如:熙恬(愉快安静);熙然(和乐的样子)

(9) 和暖;暖和

群山霭遐瞩,绿野布熙阳。——韦应物《扈亭西陂燕赏》

(10) 又如:熙阳(温暖的阳光)

英文翻译

bright, splendid, glor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he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1 [客语拼音字汇] hi1 [宝安腔] gi1 hi1 [客英字典] hi1 [陆丰腔] hi1 [东莞腔] hi1 [台湾四县腔] hi1 [梅县腔] hi1
◎ 潮州话:h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其平聲開口三等xĭəhi/xio
rǎng [rang]
部首: 334
笔画: 20
五笔: FYK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GYRV
四角: 401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襄( xiāng)声。本义:柔土,即经耕作的土地)

(2) 土壤

壤,柔土也。——《说文》

凡穿地四尺,为壤五尺,为坚三尺。——《九章算法》。按,息土曰壤,筑土曰坚。

厥土惟白壤。——《书·禹贡》

深耕细锄,厚加粪壤。——《论衡·率性》

(3) 又如:壤坟(柔细肥沃,适于耕种的土地);壤芥(泥土和小草);沃壤

(4) 泛指泥土

夫太山不辞壤石。——《说文·尊贤》

(5) 又如:霄壤;壤力(地力);壤未(地下);壤水(地下水;泉水);壤室(土室;土屋);壤陛(土做的台阶);天壤之别

(6) 也指一般的土地

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李斯《谏逐客书》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列子·汤问》

(7) 又如:壤地(泛称土地或国土);壤策(土地政策)

(8) 地区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9) 又如:穷乡僻壤

(10) 边界线,疆域 。如:接壤

(11) 数词。十秭为壤。又以万万秭为壤。亦泛指大数

凡大数之法,万万曰亿,万万亿曰兆,万万兆曰京,万万京曰陔,万万陔曰秭,万万秭曰壤。——《孙子算经》

(12) 通“穰”。丰收

畏垒大壤。——《庄子·庚桑楚》

(13) 姓

动词

(1) 毗连;连接

且夫韩、 魏之所以重畏 秦者,为与 秦接境壤界也。——《史记》

(2) 凿地出土

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内壤,阙然不见其壤,有食之者也。——《谷梁传》

英文翻译

soil, loam, earth; rich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5 joeng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ong3 [梅县腔] jong5 [宝安腔] ngiong5 [客英字典] jong5 [台湾四县腔] jo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iong4 [东莞腔] ngi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如兩陽開上聲開口三等njangx/ranknʑĭaŋ
rǎng [rang]
部首: 334
笔画: 20
五笔: FYK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GYRV
四角: 401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襄( xiāng)声。本义:柔土,即经耕作的土地)

(2) 土壤

壤,柔土也。——《说文》

凡穿地四尺,为壤五尺,为坚三尺。——《九章算法》。按,息土曰壤,筑土曰坚。

厥土惟白壤。——《书·禹贡》

深耕细锄,厚加粪壤。——《论衡·率性》

(3) 又如:壤坟(柔细肥沃,适于耕种的土地);壤芥(泥土和小草);沃壤

(4) 泛指泥土

夫太山不辞壤石。——《说文·尊贤》

(5) 又如:霄壤;壤力(地力);壤未(地下);壤水(地下水;泉水);壤室(土室;土屋);壤陛(土做的台阶);天壤之别

(6) 也指一般的土地

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李斯《谏逐客书》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列子·汤问》

(7) 又如:壤地(泛称土地或国土);壤策(土地政策)

(8) 地区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9) 又如:穷乡僻壤

(10) 边界线,疆域 。如:接壤

(11) 数词。十秭为壤。又以万万秭为壤。亦泛指大数

凡大数之法,万万曰亿,万万亿曰兆,万万兆曰京,万万京曰陔,万万陔曰秭,万万秭曰壤。——《孙子算经》

(12) 通“穰”。丰收

畏垒大壤。——《庄子·庚桑楚》

(13) 姓

动词

(1) 毗连;连接

且夫韩、 魏之所以重畏 秦者,为与 秦接境壤界也。——《史记》

(2) 凿地出土

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内壤,阙然不见其壤,有食之者也。——《谷梁传》

英文翻译

soil, loam, earth; rich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5 joeng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ong3 [梅县腔] jong5 [宝安腔] ngiong5 [客英字典] jong5 [台湾四县腔] jo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iong4 [东莞腔] ngi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如兩陽開上聲開口三等njangx/ranknʑĭaŋ

熙熙壤壤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