熌烁

shǎn shuò [ shan shuo]
注音 ㄕㄢˇ ㄕㄨㄛˋ

词语释义

亮光忽明忽暗,摇动不定貌。 比喻说话吞吞吐吐。

词语解释

  1. 亮光忽明忽暗,摇动不定貌。

    元 刘唐卿 《降桑椹》第三折:“着雷公发一声霹靂,震动山林;电母荧煌熌烁,光走金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田七郎》:“ 七郎 佩刀挂壁间,忽自腾出匣数寸许,錚錚作响,光熌烁如电。”

  2. 比喻说话吞吞吐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驱怪》:“﹝主人﹞但劝盃酒,言辞熌烁,殊所不解。” 何垠 注:“熌音闪,火行也。烁音鑠,光也。以比其音旨之不定也。”

引证解释

⒈ 亮光忽明忽暗,摇动不定貌。

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三折:“着雷公发一声霹靂,震动山林;电母荧煌熌烁,光走金蛇。”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田七郎》:“七郎佩刀挂壁间,忽自腾出匣数寸许,錚錚作响,光熌烁如电。”

⒉ 比喻说话吞吞吐吐。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驱怪》:“﹝主人﹞但劝盃酒,言辞熌烁,殊所不解。”
何垠注:“熌音闪,火行也。烁音鑠,光也。以比其音旨之不定也。”

熌烁的网络释义

熌烁

  • 熌烁,拼音shǎn shuò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亮光忽明忽暗,摇动不定,也比喻说话吞吞吐吐。
  • 汉字详情

    shǎn [shan]
    部首: 414
    笔画: 14
    五笔: OUWY
    仓颉: FANO
    四角: 97820

    宋本广韵

    shuò [shuo]
    部首: 414
    笔画: 9
    五笔: OQIY
    五行:
    仓颉: FHVD
    四角: 9289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火,乐声。本义:发光的样子)

    (2) 同本义

    中夜有大流星长数丈,光烁如电。——《新唐书·天文志》

    (3) 热;烫;烤灼 。如:烁玉流金(烁石流金。指温度极高,能将金石熔化,形容酷热)

    动词

    (1) 摇曳;闪烁

    其外浅处,紫碧浮映,日光所烁也。——《徐霞客游记》

    (2) 通“铄”。销熔

    烁金以为刃。——《周礼·考工记·总敍》

    众口烁金。——《国语·周语》

    (3) 又如:烁金(熔化金属;另指伤人的谗言)

    英文翻译

    shine, glitter, sparkle

    方言集汇

    ◎ 粤语:soek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