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馆

xióng guǎn [ xiong guan]
繁体 熊館
注音 ㄒㄩㄥˊ ㄍㄨㄢˇ

词语释义

1.古代豢养猛兽以供校猎之所。汉长杨宫有射熊馆。 2.熊栖息之所。

词语解释

  1. 古代豢养猛兽以供校猎之所。

    汉 长杨宫 有 射熊馆 。 唐 李商隐 《献侍郎鉅鹿公启》:“ 柏臺 侍宴, 熊馆 从畋。” 清 吴伟业 《南苑应制》诗:“ 熊馆 发云旌,春蒐告礼成。”参阅 汉 扬雄 《长杨赋》。

  2. 熊栖息之所。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九:“﹝熊﹞於山中行数千里,悉有潜伏之所,必在石嵓枯木中,山民谓之熊馆。”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豢养猛兽以供校猎之所。 汉长杨宫有射熊馆。参阅汉扬雄《长杨赋》。

唐李商隐《献侍郎鉅鹿公启》:“柏臺侍宴, 熊馆从畋。”
清吴伟业《南苑应制》诗:“熊馆发云旌,春蒐告礼成。”

⒉ 熊栖息之所。

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九:“﹝熊﹞於山中行数千里,悉有潜伏之所,必在石嵓枯木中,山民谓之熊馆。”

熊馆的网络释义

熊馆

  • 〖熊馆〗是国内最早的专业胖熊同志网站之一。这是一个以"胖"为主题,面向胖熊类同志,提供交友、博客、相册、广播、杂志等服务的站点,她拥有全球最大的中文熊猴论坛(熊馆社区)及全球最大的中文熊猴交友网站(友熊网)和主打个性的个人空间(熊管空间)!本站为国内、乃至国外的朋友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交友的空间等,很多朋友都是在〖熊馆〗相识、相知、相爱,大家都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心灵寄托。
  • 2015年5月14日,网站站长发布公告,因移动端社交APP普及,网站访问量过低,网站于2015年6月1日起停止运营。
  • 汉字详情

    xióng [xiong]
    部首: 403
    笔画: 14
    五笔: CEXO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PF
    四角: 2233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能,炎省声。能,“熊”。本义:动物名)

    (2) 属于食肉目熊科(Ursidae)的一种大型笨重的哺乳动物

    熊兽似豕,山居各蛰。——《说文》

    熊虎丑,其子狗。又罴如熊,黄白文。——《尔雅》

    黄能入于寝门。——《国语·晋语》。字误能,按,罴即熊类之大而猛者,能拔树木,今俗谓之人熊。

    (3) 有长而粗的毛,退化的尾,脚掌大,既食肉,也食果实和昆虫,虽然通常笨拙迟钝,也能在短距离内迅速行动,尤其是在崎岖或陡峭的地形上。又指使人感到像熊一样的人;特指在粗暴无礼、笨拙粗野、呆滞强壮方面。如:熊罴(熊和罴。指猛兽;常比喻勇猛之士);熊罴之兆(指生儿子的兆头);熊足(熊蹯、熊掌。熊的脚掌。一种珍贵的食品);熊席(熊皮坐席)

    (4) 古代以熊皮为饰的箭靶

    有熊侯。——《仪礼·乡射礼》

    (5) 又如:熊侯(饰以熊皮的箭靶)

    (6) 古州名

    熊、 谷二州在度内,不取,敦邻好也。——《新唐书》

    (7) 姓

    形容词

    (1) 通“雄”。雄性

    及赞戎律,熊武斯裁。——《北史·羊祉传》

    (2) 软弱,无能 。如:熊包;人熊被人欺,马熊被人骑

    动词

    斥骂 。如:我把他狠狠地熊了一顿

    英文翻译

    a bear; brilliant; bright;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yung2 [宝安腔] jung2 [客英字典] jung2 [海陆丰腔] rung2 ngiung2 [梅县腔] jung2 [台湾四县腔] jung2 ngiung2 [东莞腔] jung2 [陆丰腔] jung3 [沙头角腔] j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羽弓東三平聲開口三等iung/hiungĭuŋ
    guǎn [guan]
    部首: 328
    笔画: 11
    五笔: QNP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NVJRR
    四角: 2377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食,官声。“馆”,供宿供膳,所以从“食”。它的异体字作“舘”,说明“馆”属于房舍一类。本义:高级客舍,宾馆)

    (2) 同本义

    馆,客舍也。——《说文》

    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周礼·遗人》

    适子之馆兮。——《诗·郑风·缁衣》

    于豳斯馆。——《诗·大雅·公刘》

    晋师三日馆谷。——《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楚公子围聘于 郑,…将入馆。——《左传·昭公元年》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3) 又如:馆人(负责管理馆舍招待宾客的人);馆客(接待宾客,安置于馆舍);馆驿(馆舍驿站)

    (4) 房舍华丽的。官署、学塾、书房、商坊、展览处所等都可命名为馆

    公馆复。——《礼记·曾子问》。注:“若今县官舍也。”

    及蒩馆。——《周礼·司巫》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余是夕宿于日本使馆。——梁启超《谭嗣同传》

    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此指塾师教书之处)。——《儒林外史》

    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馆地(学馆;教书工作);建馆;馆伴(在使馆里接待陪伴外国使节,亦指从事这种工作的人);馆伴使(亦称“伴使”。接待陪同外国使节的官员);茶馆;饭馆;酒馆;咖啡馆;理发馆;照相馆;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

    动词

    住,住宿

    师还,馆于虞。——《左传·僖公元年》

    英文翻译

    public building

    方言集汇

    ◎ 粤语:gun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