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焕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辉耀。
汉 张衡 《周天大象赋》:“何五车之均明,而三柱之照焕。”
引证解释
⒈ 犹辉耀。
引汉张衡《周天大象赋》:“何五车之均明,而三柱之照焕。”
照焕的网络释义
照焕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火,昭声,字亦作炤。本义:明亮;光明) 同本义
照,明也。——《说文》
亦孔之炤。——《诗·小雅·正月》
月出照兮。——《诗·陈风·月出》
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庄子》
远近照闻。——《郯令景君阙铭》
盛德炤明。——《谯敏碑》
炤之以祸灾。——《荀子·修身》
(2) 又如:照彻(透明晶莹 );照澄(明朗清爽)“炤”
动词
(1) 照射,照耀
照耀煇煌。——《淮南子·本经》
日月递炤。——《荀子·天论》。注:“炤与照同。”
指日月使延照兮。——《楚辞·灵怀》。注:“知也。”
照我秦氏楼。——《乐府诗集·陌上桑》
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
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星光照旷野。——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日照城郭。——清· 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回光反照;照烂(犹灿烂);照覆(日照天覆。喻帝王之明睿恩威);照焕(辉耀);照夜(光耀黑夜中);照灼(光芒四射;闪耀)
(3) 映照;反射影像
湖月照我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唐· 王维《游春曲二首》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唐· 温庭筠《菩萨蛮》
(4) 又如:照镜子;照见(以光照或反光物中映见);照夜(光耀黑夜中);照面(照见容颜)
(5) 照顾;照料
虽则是平分天道,高头偏俺照。——明· 汤显祖《牡丹亭·虏谍》
(6) 又如:照觑(照顾;照料);照庇(照应保护);照呼(方言。照顾)
(7) 拍摄 。如:给你照一张像
(8) 察知;明白
心照神交,惟我与子。——潘岳《夏侯常侍诛》
(9) 又如:照了(彻见;洞晓);照知(明察);照察 (明察,照见);照燎(明察);照览(明察);照鉴(明察);查照;照奸(察知奸邪);照微(察见隐微);照得(查察而得)
(10) 通“昭”(
)。显示照乎知万物。——《管子·内业》
不可以照期。——《文子缵义·精诚》
彼日月之照明兮。——《楚辞·九辩》
名词
(1) 日光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杜甫《秋野》
(2) 图像;相片 。如:剧照;玉照
(3) 凭据;证明
钱却有,何以为照。——《喻世明言》
(4) 又如:无照行车;照提(凭据)
介词
(1) 表示方向,可加助词“着”,相当于“对”、“向”
过了一个小石桥,照着那极窄的石磴走上去,又是一座大庙。——《儒林外史》
(2) 又如:照着(对着;朝着)
(3) 按,依。按原样或某种标准做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
(4) 如:照式(照样,按原样);照例;照数(依照一定的数量)
(5) 表示比较,相当于“比” 。如:他打听了他们两口子的感情,近来照往常好些,从来不顶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au5 [客语拼音字汇] zau4 zeu4 [台湾四县腔] zeu5 zau5 [梅县腔] zhau5 [陆丰腔] zhau5 [东莞腔] zau5 [海陆丰腔] zhau5 [客英字典] zhau5 [宝安腔] za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照 | 之少 | 章 | 宵A | 上聲 | 嘯 | 開口三等 | 效 | 宵A | tɕĭɛu | cjeuh/tjew |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火,奂(
)声。本义:火光) 同本义焕,火光也。——《说文新附》
形容词
(1) 光亮,鲜明
焕乎其有文章。——《论语》。集解:“明也。”
(2) 又如:焕乎(光亮的样子);焕炳(光耀明亮);焕发(光彩四现);焕焕(显赫的样子)
(3) 闪耀强烈光亮的 。如:焕赫(炽盛的火光)
动词
照耀;焕发光彩,放射光芒 。如:焕目(耀眼。光芒映射,使人眼花);焕映(光华映射);焕奕(光彩焕发);焕扬(恢宏光大);焕景(光辉焕发;焕发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