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照妖鏡
注音 ㄓㄠˋ 一ㄠ ㄐ一ㄥ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照妖镜 zhàoyāojìng

(1) 传说能照出妖魔鬼怪原形的宝镜,比喻借以看穿阴谋诡计的事物

monster-revealing mirror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1回:“我再出个‘照妖镜’,打《老子》一句,如打著,还你扇子。”

成语用法

照妖镜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入山修仙者,多背悬明镜,谓可以祛山精鬼魅。见晋葛洪《抱朴子·登涉》。后以“照妖镜”泛指能映现妖魔原形的宝镜。

唐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我闻照妖镜,及与神剑锋。”
《西游记》第五八回:“﹝玉帝﹞宣托塔李天王,教把照妖镜来照这厮谁真谁假,教他假灭真存。”
阮章竞《漳河水》诗:“人民就是个照妖镜,千手万掌也盖不住。”

照妖镜的国语词典

映照以后即能使妖魔鬼怪显现原形的镜子。见汉.郭宪《洞冥记.卷一》。

照妖镜的网络释义

照妖镜 (汉语词语)

  • 照妖镜是中国民居的门饰之一。旧时民间迷信认为镜子具有使鬼魅显原形的作用,于是在盖新房时,多将镜子镶嵌在大门顶端正中部位。有用圆镜的,有用方镜的。
  • 照妖镜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神怪小说(如《西游记》)所描写的一种宝镜,能照出妖魔的原形。现代用于比喻能识别坏人的依据和方法。它照的对象是具有魔法的妖魔,经过伪装后仅凭肉眼无法辨别,但在照妖镜的魔力下一照,就只能原形毕露。
  • 照妖镜造句

    他就像是一块巨大的阳极磁铁,牢牢地吸引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阴极的目光。而我就像是在无数面照妖镜笼罩下的妖兽一样,痛不欲生但也痛并快乐着。
    玉帝顿时一怒,缓缓看着那照妖镜的里的孙悟空的样子。
    经中的四种清净明诲、二十五圣各述圆通及五十阴魔的境界,好像照妖镜,使妖魔鬼怪无处遁形。
    送你三件吉祥物,第一件:吉祥护身符;第二件:降妖伏魔剑;第三件:无敌照妖镜。有了这三样宝物什么妖魔鬼怪都拿你没辙了,万圣节可以平安度过了,祝:万圣节快乐!
    婚姻生活者,半睁眼半闭眼的生活也。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男女,如果眼睛睁得太久,或用照妖镜照得太久,恐怕连上帝身上都能挑出毛病。
    照妖镜,青铜色,镜面光滑无比,几条小龙蜿蜒的纠结在上面,中间有一个凹槽。
    上司面前属狗,摇头摆尾;金钱面前属鼠,见油就捞;麻将桌上属牛,不知劳累;公款吃喝面前属猪——怎吃不够。是妖是人,看官心明眼亮!
    道公在学校“作法”后,罗校长按照道公嘱咐,将所画的鬼符贴在办公室门口、老师办公桌上,将已“施法”的“照妖镜”挂到门上。
    我一手撑伞一手拿出了照妖镜,照向了喜气鬼。
    万圣节快到,送你三件至宝:照妖镜--照得妖怪变黄金;斩魔剑--斩断烦恼好悠闲;再送你尚方宝剑--看哪里钱多就能去哪里工作!万圣节快乐哈!
    拖塔天王拿照妖镜照,也看不出;又到观音那观音也看不出。
    玉帝让托塔李天王用照妖镜来照谁真谁假,玉帝同众神观看,镜中两个孙悟空的影子,金箍衣服,毫发不差,玉帝也难以辨认。
    万圣节到了,送你三件礼物:照妖镜--照得妖怪变黄金;斩魔剑--斩断烦恼好悠闲;再送你--尚方宝剑-看哪里钱多就去哪里工作!祝万圣节快乐!
    万圣节,妖魔鬼怪全出动,在人间四处游荡。但是我不怕,因为有你陪着我,保护你,百邪不侵,鬼神都不敢靠近。感谢你,我的--照妖镜!
    如果猪八戒有一天照镜子,发现镜子里是唐僧。这说明这个镜子是照妖镜!
    见那李天王高擎照妖镜,与哪吒住立云端,真君道“天王,曾见那猴王么?”。
    与传说中的照妖镜几乎大同小议,同样可以驱邪避凶。
    宝儿,少爷跟你开玩笑的,不是什么照妖镜,就是少爷我制成的水银镜。
    作为证券公司,其经营风险在这方面的“照妖镜面前”的主要市场之一,是充分暴露出来。
    如果家里煤气泄漏了怎么办呢?抽根烟冷静一下。如果被人揍了怎么办?打咨询家在哪个方向。如果现在有人在拿手机查看短信怎么办?拿镜子对着自己大喊:照妖镜,猪八。

    汉字详情

    zhào [zhao]
    部首: 403
    笔画: 13
    五笔: JVKO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ARF
    四角: 6733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火,昭声,字亦作炤。本义:明亮;光明) 同本义

    照,明也。——《说文》

    亦孔之炤。——《诗·小雅·正月》

    月出照兮。——《诗·陈风·月出》

    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庄子》

    远近照闻。——《郯令景君阙铭》

    盛德炤明。——《谯敏碑》

    炤之以祸灾。——《荀子·修身》

    (2) 又如:照彻(透明晶莹 );照澄(明朗清爽)“炤”

    动词

    (1) 照射,照耀

    照耀煇煌。——《淮南子·本经》

    日月递炤。——《荀子·天论》。注:“炤与照同。”

    指日月使延照兮。——《楚辞·灵怀》。注:“知也。”

    照我秦氏楼。——《乐府诗集·陌上桑》

    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

    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星光照旷野。——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日照城郭。——清· 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回光反照;照烂(犹灿烂);照覆(日照天覆。喻帝王之明睿恩威);照焕(辉耀);照夜(光耀黑夜中);照灼(光芒四射;闪耀)

    (3) 映照;反射影像

    湖月照我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唐· 王维《游春曲二首》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唐· 温庭筠《菩萨蛮》

    (4) 又如:照镜子;照见(以光照或反光物中映见);照夜(光耀黑夜中);照面(照见容颜)

    (5) 照顾;照料

    虽则是平分天道,高头偏俺照。——明· 汤显祖《牡丹亭·虏谍》

    (6) 又如:照觑(照顾;照料);照庇(照应保护);照呼(方言。照顾)

    (7) 拍摄 。如:给你照一张像

    (8) 察知;明白

    心照神交,惟我与子。——潘岳《夏侯常侍诛》

    (9) 又如:照了(彻见;洞晓);照知(明察);照察 (明察,照见);照燎(明察);照览(明察);照鉴(明察);查照;照奸(察知奸邪);照微(察见隐微);照得(查察而得)

    (10) 通“昭”( zhào)。显示

    照乎知万物。——《管子·内业》

    不可以照期。——《文子缵义·精诚》

    彼日月之照明兮。——《楚辞·九辩》

    名词

    (1) 日光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杜甫《秋野》

    (2) 图像;相片 。如:剧照;玉照

    (3) 凭据;证明

    钱却有,何以为照。——《喻世明言》

    (4) 又如:无照行车;照提(凭据)

    介词

    (1) 表示方向,可加助词“着”,相当于“对”、“向”

    过了一个小石桥,照着那极窄的石磴走上去,又是一座大庙。——《儒林外史》

    (2) 又如:照着(对着;朝着)

    (3) 按,依。按原样或某种标准做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

    (4) 如:照式(照样,按原样);照例;照数(依照一定的数量)

    (5) 表示比较,相当于“比” 。如:他打听了他们两口子的感情,近来照往常好些,从来不顶嘴

    英文翻译

    shine, illumine, refl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iu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au5 [客语拼音字汇] zau4 zeu4 [台湾四县腔] zeu5 zau5 [梅县腔] zhau5 [陆丰腔] zhau5 [东莞腔] zau5 [海陆丰腔] zhau5 [客英字典] zhau5 [宝安腔] z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五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之少宵A上聲開口三等宵Atɕĭɛucjeuh/tjew
    yāo [yao]
    部首: 323
    笔画: 7
    五笔: VTDY
    五行:
    仓颉: VHK
    四角: 4248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女,夭声。)

    (2) 同本义

    妖,妍也。——《三苍》

    妖夫曳衔。——《楚辞·天问》

    妖冶闲都。——《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妖冶,美好也。”

    妖姬静女。——清· 侯方域《壮梅堂文集》

    (3) 又如:妖妍(艳丽);妖姿(艳丽的姿容);妖异(美艳奇异);妖丽(艳丽);妖靡(艳丽华美);妖蛊(艳丽);妖姬(美女);妖玩(美女)

    (4) 怪诞,怪异 。如:妖蜃(传说中的海中怪物,能吐气成海市蜃楼);妖幻(怪异的幻术);妖邪(妖异怪诞)

    (5) 妖媚。淫邪,不正

    梁冀妻 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后汉书》

    (6) 又如:妖红(妇女勾引男子并与其私通);妖妙(妖娆美好);妖惑(惑人的媚态);妖韶(妖绕美好);妖娇(娇美);妖服(妖冶的服装)

    (7) 不祥 。如:妖氛(不祥的云气);妖星(古代指预兆灾祸的星,如彗星);妖祥(凶兆和吉兆);妖服(不祥之服)

    (8) 邪恶;品质恶劣 。如:妖童(邪恶的小子)

    (9) 装束奇特、作风不正派——多指女性 。如:妖妖调调(妖里妖气;俏艳而轻佻);妖里妖气

    名词

    (1) 古称一切反常怪异的事物或现象

    人无衅焉,妖不自作。——《左传·庄公十四年》

    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庄子·人间世》

    (2) 又如:妖变(指反常、怪异的现象和事物)

    (3) 迷信传说中称害人的怪物

    菩萨又怕那妖无礼,却把一个箍儿,丢在那妖头上。——《西游记》

    (4) 借指美女 。如:妖玩

    英文翻译

    strange, weird, supernatural

    方言集汇

    ◎ 粤语:jiu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au1 [东莞腔] jau1 [客英字典] jau1 jeu1 [陆丰腔] jau1 [梅县腔] jau1 [台湾四县腔] jeu1 [客语拼音字汇] yau1 yeu1 [海陆丰腔] rau1 [宝安腔] j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喬宵B平聲開口三等宵Bqieu/yeuʔĭɛu
    jìng [jing]
    部首: 506
    笔画: 16
    五笔: QUJ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YTU
    四角: 807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竟声。本义:照形取影的器具)

    (2) 同本义 古镜以铜或铁铸,也有用玉的,盘状,正面磨光发亮,背面有纹饰

    镜,鉴也。——《玉篇》

    镜,景也。——《说文》

    明镜者可以察形也。——《大戴礼记·保傅》

    以镜考己行。——《汉书·谷永传》

    窥镜而自视。——《战国策·齐策》

    对镜帖花黄。——《乐府诗集·木兰诗》

    不知明镜里。——唐· 李白《秋浦歌》

    如镜之新开。——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又如:镜袱(盖住镜面的布帛帘子);镜心(镜子的中心);镜月(镜中之花,水中之月);镜花(镜中的花影)

    (4) 其他光学用器具(如器械) 。如:显微镜;分光镜;聚光镜;望远镜;放大境;透镜;物镜;凸透镜;三棱镜

    (5) 眼镜 。如:目镜;风镜;花镜;茶镜;墨镜;太阳镜

    形容词

    明净 。如:镜天(澄澈的天空);镜目(明亮敏锐的影光)

    动词

    (1) 照

    镜于水,见面之容。——《墨子》

    不自镜见。——《汉书·杜邺传》

    (2) 明察 。如:镜见(明察事理的见解);镜机(洞烛机微)

    (3) 借鉴 。如:镜考(借鉴前事以考校本身的所作所为);镜戒(借鉴他事作为警惕。也作“镜诫”)

    英文翻译

    mirror; lens; glass; glasses

    方言集汇

    ◎ 粤语:geng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