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段

yàn duàn [ yan duan]
注音 一ㄢˋ ㄉㄨㄢˋ

词语释义

亦作'焰段'。 金元院本﹑杂剧正剧前附加的一段小故事。

词语解释

  1. 亦作“燄段”。 金 元 院本、杂剧正剧前附加的一段小故事。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院本名目》:“又有燄段,亦院本之意,但差简耳。取其如火燄,易明而易灭也。” 清 赵翼 《京口晤梦楼听其雏姬度曲即事》诗之三:“燄段翻新指点劳,要令姿致极妖嬈。”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燄段”。 金元院本、杂剧正剧前附加的一段小故事。

明陶宗仪《辍耕录·院本名目》:“又有燄段,亦院本之意,但差简耳。取其如火燄,易明而易灭也。”
清赵翼《京口晤梦楼听其雏姬度曲即事》诗之三:“燄段翻新指点劳,要令姿致极妖嬈。”

焰段的国语词典

宋代杂剧或金代院本中体制较简短的戏。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五.院本名目》:「又有焰段,亦院本之意,但差简耳。取其如火焰,易明而易灭也。」也作「艳段」。

焰段的网络释义

焰段

  • 金 元 院本、杂剧正剧前附加的一段小故事。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院本名目》:“又有燄段,亦院本之意,但差简耳。取其如火燄,易明而易灭也。” 清 赵翼 《京口晤梦楼听其雏姬度曲即事》诗之三:“燄段翻新指点劳,要令姿致极妖娆。”
  • 汉字详情

    yàn [yan]
    部首: 414
    笔画: 12
    五笔: OQV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NHX
    四角: 9787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臽( xiàn)声。本义:火苗)

    (2) 同本义

    烟焰迷漫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烟焰雾雨。——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又如:内焰(火焰的中间部分);外焰(火焰最外层);焰段(见“艳段”);焰烘烘(焰腾腾。火焰旺盛的样子;引申为情绪激昂);焰头上(喻指兴旺发达);焰焰(火苗起初的样子)

    (3) 火光;辉光

    凿石有余焰,年命已凋颓矣。——晋· 葛洪《抱朴子》

    (4) 又如:焰红(火红);焰光(光焰;光华);焰然(鲜明貌)

    (5) 光亮

    雨昏陋巷灯无焰,风过贫家壁有声。——袁枚《随园诗话》

    (6) 比喻气势 。如:妖焰;气焰逼人

    动词

    (1) 燃烧

    俯而观之,其光自土而出,若焰薪火。——唐· 张读《宣室志》

    (2) 又如:焰蜡(正在燃烧的蜡烛);焰灰(物体燃烧后的余烬);焰腾腾(火势猛烈貌)

    (3) 照耀

    动鳞甲于鲸鱼,焰光芒于鸣鹤。——北周· 庾信《灯赋》

    野燎焰天。——清· 魏源《圣武记》

    英文翻译

    flame, blaze; glowing, blazing

    方言集汇

    ◎ 粤语:jim4 jim6
    ◎ 客家话:[梅县腔] jam5 liam5 [海陆丰腔] ram6 [东莞腔] jam3 [台湾四县腔] jam5 [宝安腔] jam3 [客语拼音字汇] yam4 [客英字典] jam5
    ◎ 潮州话:奄7 ,iam7(iām) [澄海]iang7(iā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五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以贍鹽A去聲開口三等鹽Ajemh/jemmjĭɛm
    duàn [duan]
    部首: 433
    笔画: 9
    五笔: WDMC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JHNE
    四角: 774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殳( shū),耑( duān)声。“殳”,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这里用作意符,表示与手持器械的动作有关。金文字形,会意,字形象手持物在山崖中敲棰石之形。本义:锤击)

    (2) 同本义

    段,椎物也…其藉以椎物之石曰碫。——《说文》

    (3) 又如:段氏(锻工。古代金工六种之一。主要从事农具制作)

    (4) 分段;截断

    段,分段也。——《广韵》

    后人…以段为分段字,读徒乱切。分段字自应作断,盖古今字之不同如此。——《说文》段玉裁注

    (5) 古时在石上用棒打干肉(并施加姜、桂皮等) 。如:段脩(经捶捣并加姜桂的干肉)

    名词

    (1) 某些部门的基层机构 。如:工段;机务段,排字工段;公路段,总段

    (2) 围棋棋手等级的名称 。如:他是九段棋手

    (3) 部分 。如:地段;阶段

    (4) 通“缎” 。如:段子(即“缎子”)

    (5) 碫。砺石

    美人赠我锦绣段。——张衡《四愁》

    我有一匹好素绢,重之不减锦绣段。——杜甫《戏为韦偃双松图歌》

    (6) 又如:段工(周代冶炼金属的工匠有六,其一为段氏,从事铸造田器钱镈等物)

    (7) 身段;体段。指妇女的身段或体态

    然大段未改,所以认得。——《红楼梦》

    (8) 姓

    量词

    布帛或条形物的一截 。如:二尺长的一段布

    英文翻译

    section, piece, divi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yun6
    ◎ 客家话:[宝安腔] ton3 [客英字典] ton5 [陆丰腔] don5 [梅县腔] ton3 [海陆丰腔] ton6 [客语拼音字汇] ton4 [台湾四县腔] ton5 [东莞腔] to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九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玩去聲合口一等dʰuɑnduanh/du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