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
词语释义
烧结
(1) 加热小块矿石或粉末,使粘结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把小块矿石或粉末状物质加热,使黏结。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烧结混合料水分控制一直是困扰钢铁行业的一大难题。
2、氮化硅厂拥有国内先进的氮化硅烧结设备。
3、同时,对湿法筑炉及其烘炉与烧结方法进行探讨。
4、铁精粉、团球烧结、加工、经销钢材。
5、把经过精炼的石墨粉末混合以泥土,然后进行加热烧结,他生产出了牢固而坚硬的“铅”。
6、然而,A1N是强共价键化合物,烧结活性低,而且A1N很容易水解引入氧杂质。
7、烧结曲线也显示,保护剂对粉末的烧结有抑制的效果。
8、它的广泛报导集中在陶瓷微波烧结。
9、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模拟生产现场的方式,研究了添加白云石粉对烧结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
10、简要介绍了国内炼钢污泥利用工艺和马钢炼钢污泥处理系统,并对马钢污泥利用系统在烧结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11、运用TRIZ技术和CQI方法对某电子产品在烧结和研磨加工过程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
12、这表明,可以通过烧结工艺改变陶瓷制品中的晶相,从而获得性能优良的陶瓷材料。
13、这篇文章阐述了生产高使用性能烧结轴承用的一系列新的青铜粉末。
14、随烧结温度的增加与时间的延长,多孔钛的孔隙尺寸和孔隙度随之减小,孔隙形状从不规则向规则球形转变。
15、结果表明:随着烧结历程的推进,尾气中O2含量降低而CO2含量升高,这主要是因为固体燃料燃烧量逐渐增多;
16、提升温度扩散工艺被称为烧结,有时还辅之以外界的压力来达到目的。
17、将聚四氟乙烯烧树脂在常温下用模压法成型后再经高温烧结制成。
18、本文介绍了烧结通用配料计算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软件的功能及其设计特点。
19、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和F检验进一步考察烧结工艺参数对各带前沿平均速度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式。
20、烧结可以被看作是把微粒焊接成初始的有用形状。
21、结果表明:在同一烧结温度下,强还原气氛会使材料内的晶粒充分长大,赋予材料优良的性能。
22、讨论了粉末注射成形在粘结磁体生产中的应用和烧结磁体研究开发的现状。
23、随着DPF的使用,可能会出现老化或者由于再生控制不当出现DPF烧漏、烧结而导致DPF失效。
24、阐述了专家系统在烧结工艺中的功能,分析了专家系统的组成和实现方法。
25、还有一些工艺如热均衡挤压,将压实和烧结工艺合并为单一步骤。
26、介绍了矿冶共晶工程烧结车间的电气设计,并阐述了设计遇到一些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27、粉末锻造零件通常不像冷挤压和烧结零件那样接近最终尺寸或形状。
烧结的国语词典
将由粉末加压成形的型胚,加热到熔点以下的适当温度,使相邻粉末相互扩散而生固态结合的程序。
烧结的网络释义
烧结
烧结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尧声。本义:使物着火)
(2) 同本义
烧,爇也。——《说文》
雏烧。——《礼记·内则》。注:“烧烟,于火中也。”
齐之北泽烧火。——《管子·轻重甲》。注:“猎而行火曰烧。”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唐· 白居易《卖炭翁》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资治通鉴》
(3) 又如:干柴好烧;他把衣服烧了一个洞;烧葬(烧焚祭品);烧丹炼汞(道家用朱砂水银等物炼成金丹以求长生不老);烧糊了卷子(喻外貌丑陋);烧埋钱(烧化埋葬死人的费用);烧冷灶(敷衍不得时的人);烧利市(商人在开始营业时烧纸祭献福神);烧琴煮鹤(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4) 烘烤;曝晒 。如:烧炙(烧烤);烧猪(烧烤猪肉);烧鸭(即烤鸭)
(5) 照耀;照射 。如:烧空(映红天空);烧眼(耀眼)
(6) 加热使物体发生变化 。如:烧丹(犹炼丹。指道教徒用朱砂炼药);烧汞(指道教徒用水银炼药);烧金(指方术之士炼丹砂为黄金);烧银(指炼丹);烧炼(冶炼);烧药(炼制丹药;煎药);烧铄(炼熔)
(7) 烹调方法之一。先用油炸,再加汤汁炒或炖,或先煮熟再用油炸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苏轼《新城道中诗》
(8) 体温升高,得热病 。如:孩子连烧两天了;现在还烧着呢
名词
(1) 野火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白居易《秋思诗》
(2) 指烧酒 。用蒸馏法制成的酒,透明无色,酒精含量较高,引火能燃烧。也称“白酒”。又如:烧刀(强烈的酒。也称烧刀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jiē
动词
植物生长果实 。如:结瓜;开花结果
形容词
(1) 坚硬;牢固 。如:地很结
(2) 健壮 。如:结实
(3) 另见
jié
名词
(1) 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 。如:解结;蝴蝶结;装饰结
(2) 旧时向官府承担责任或承认了结的书面的字据 。如:保结;具结;印结;甘结;结状(旧时向官府出具的表示证明、担保或了结的文书)
(3) 关键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4) 被联结的状态 。如:生长结;p-n结
(5) 通“髻”。总发,挽发而结之于顶
激楚之结,独秀先些。——《楚辞·招魂》
程郑山东迁虏也,亦治铸,贾魋结民,富埒卓氏。——《汉书·货殖传》
两人皆胡服椎结。——《汉书·李陵传》
形容词
(1) 比喻心情烦闷,心里有结
意有所郁结。——司马迁《报任安书》
(2) 牢固
今疾已结,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陈寿《三国志》
(3) 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