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窑

shāo yáo [shao yao]

词语释义

在一个人工搭建的建筑物里,通过生火加热产生高温,使粘土烧制成型的过程。通常所说烧窑是指烧制陶器,瓷器等。

烧窑造句

她放下了陶工旋盘还有烧窑,一心一意集中在软陶上,她用软陶制作了小至项链,大至大件的工艺品。
耐用的镍铬合金线缠绕在陶瓷芯上,并镶嵌在陶瓷材料上后在烧窑中进行加热。
该国也是主要的水泥生产国,这是一个肮脏的行业,因为烧窑使用最脏,最便宜的燃料,如油泥。
不论是挖土和泥,脱坯晾干,装窑点火,还是烧制冷却,开窑出砖,烧窑的每个环节,月林都操作得十分到位。
从老火车站北侧的斜坡下来的阳明眼科医院,就是原来的彩陶厂烧制车间,烧窑的师傅三班倒轮班,日夜劳作。
学习陶瓷产品的制造工艺,特别是烧窑工艺。
她环顾四周,看到我用作画室、蕾露的工作室的半圆拱形活动房屋和邻近的烧窑间,那片光滑大理石的广阔区域没有放置任何人造物品。
这些被要求雕刻成所要求的形态,然后进入烧窑中烤成木炭。
水泥生产商也在探讨在重新设计,更清洁的烧窑中燃烧垃圾污水和其它燃料的方法。
西奈全山冒烟,因为耶和华在火中降于山上,山的烟气上腾,如烧窑一般,遍山大大地震动。
砖窑洞,是华西村过去的烧窑制砖处,窑中置圆形会议室。

汉字详情

shāo [shao]
部首: 414
笔画: 10
五笔: OATQ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FJPU
四角: 958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尧声。本义:使物着火)

(2) 同本义

烧,爇也。——《说文》

雏烧。——《礼记·内则》。注:“烧烟,于火中也。”

齐之北泽烧火。——《管子·轻重甲》。注:“猎而行火曰烧。”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唐· 白居易《卖炭翁》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资治通鉴》

(3) 又如:干柴好烧;他把衣服烧了一个洞;烧葬(烧焚祭品);烧丹炼汞(道家用朱砂水银等物炼成金丹以求长生不老);烧糊了卷子(喻外貌丑陋);烧埋钱(烧化埋葬死人的费用);烧冷灶(敷衍不得时的人);烧利市(商人在开始营业时烧纸祭献福神);烧琴煮鹤(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4) 烘烤;曝晒 。如:烧炙(烧烤);烧猪(烧烤猪肉);烧鸭(即烤鸭)

(5) 照耀;照射 。如:烧空(映红天空);烧眼(耀眼)

(6) 加热使物体发生变化 。如:烧丹(犹炼丹。指道教徒用朱砂炼药);烧汞(指道教徒用水银炼药);烧金(指方术之士炼丹砂为黄金);烧银(指炼丹);烧炼(冶炼);烧药(炼制丹药;煎药);烧铄(炼熔)

(7) 烹调方法之一。先用油炸,再加汤汁炒或炖,或先煮熟再用油炸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苏轼《新城道中诗》

(8) 体温升高,得热病 。如:孩子连烧两天了;现在还烧着呢

名词

(1) 野火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白居易《秋思诗》

(2) 指烧酒 。用蒸馏法制成的酒,透明无色,酒精含量较高,引火能燃烧。也称“白酒”。又如:烧刀(强烈的酒。也称烧刀子)

英文翻译

burn; bake; heat; roast

方言集汇

◎ 粤语:siu1

宋本广韵

yáo [yao]
部首: 523
笔画: 11
五笔: PWRM
五行:
仓颉: JCOJU
四角: 3077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穴,从缶( fǒu)。穴,土室;缶,瓦器。表示烧制瓦器的地方。本义:烧砖瓦陶瓷器的灶)

(2) 同本义

窯,烧瓦灶也。——《说文》

陶灶曰窯。——《通俗文》

文采纂组者,燔功之窑也。——《管子·七臣七主》

穴内口为灶,令如窑,令容七八员艾,左右窦皆如此。——《墨子》

(3) 又如:窑头土坯(窑头上未经烧制的砖瓦坯。比喻土里土气,未曾受教化的人);窑神(旧称主宰砖瓦窑的神灵);窑烟(烧制砖瓦陶瓷等的灶里冒出的烟)

(4) 指陶瓷器 。如:窑器(陶瓷器);窑人(烧制砖瓦陶瓷器的工人);窑户(陶瓷工匠);窑务(主管陶瓷业务的机构)

(5) 近代泛指硅酸盐工业常用的高温设备 。如:竖窑;回转窑;坩埚窑

(6) 方言。指妓院 。如:窑姐(旧称娼妓);窑调(旧时在妓院里流行的小调)

英文翻译

kiln; coal mine pit

方言集汇

◎ 粤语:ji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au2 [梅县腔] jau2 [东莞腔] jau2

宋本广韵

烧窑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