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烧碱
(1) 氢氧化钠(NaOH),白色固体,有强碱性,用于工业生产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一种强碱,成分是氢氧化钠,白色固体。可制肥皂、颜料、人造丝、玻璃等,又可用来精炼石油。也叫苛性钠、火碱。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介绍了隔膜烧碱生产中杂散电流腐蚀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介绍了烧碱装置投产初期整流柜出现的快熔频繁熔断等故障及处理情况。
3、纺织与食品工业是天津传统优势产业,彩电、烧碱产量均居全国前五位。
4、在卤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氯碱生产企业提高用烧碱生产中的液体盐用量,可为社会创造效益。
5、此法克服了水玻璃法生产成本高,石英砂-烧碱法高压操作、工艺复杂的矛盾。
6、对用片状烧碱制备层状结晶硅酸钠进行了探讨。
7、对烧碱装置中电解槽的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阐述,对传统控制手段进行了优化设计,并根据生产条件,对仪表的选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8、主要介绍了我厂卤水净化在烧碱的加药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及如何改进使用电磁流量计,降低卤水成本。
9、介绍了离子膜烧碱生产中的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及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0、介绍了隔膜法烧碱装置中蒸发系统的工艺、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改造内容及效果。
11、烧碱产品主要用于冶金、石油、化工、纺织、印染、造纸、制皂、制药、食品和金属制品等工业。
12、分析并指出了湖北某化工厂离子膜烧碱工程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害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编制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
13、本文介绍了电渗析膜技术在烧碱生产和锅炉给水处理中的应用效益及其设备生产厂家。
14、介绍了横河公司的分布式控制系统CS3000在离子膜烧碱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15、重点介绍了板式升膜蒸发器在离子膜烧碱蒸发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及蒸发装置的特点。
16、与卤水、烧碱法比较,该方法具有原料来源方便、生产成本较低等特点。
17、介绍了双乙酸钠的性质、应用及生产工艺。开发了以烧碱和醋酸为原料,制造双乙酸钠的实用技术。
18、介绍了新旧离子膜法烧碱装置及关键工序工艺方案、新装置的运行情况及效果。
19、对目前国内外离子膜法烧碱生产装置的相关工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20、分析了我国烧碱生产的工艺技术现状。
21、介绍了离子膜烧碱盐水精制的工艺过程及影响盐水质量的各项因素。
22、介绍了隔膜法烧碱蒸发过程中的技术改进措施。通过改进,节水、节电效果明显。
23、隔膜电解法制烧碱产生的石棉废水通常采用混凝沉降加过滤来去除石棉绒;
24、分析了浓效真空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结合烧碱蒸发系统现状提出的改进措施。
25、该文针对锅炉除尘污水采用烧碱中和污水处理设计进行探讨,并提出优化的构想。
26、改进工艺后,解决了上述问题,使烧碱产量得到提高,蒸汽消耗得到降低。
27、阐述了制片机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在烧碱行业的应用,并对制片机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8、提出了建设新离子膜烧碱项目中对整流装置设计的建议。
29、介绍了PLC控制系统在隔膜烧碱蒸发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其控制功能和软、硬件构成。
30、主要产品有悬浮法PVC树脂、本体法PVC树脂、ADC发泡剂、烧碱(片碱)、水合肼、三聚磷酸钠、水泥、电石等。
烧碱的国语词典
氢氧化钠的俗称,为白色固体,可溶于甘油、醇、水中。溶于水时,释出大量的热,呈强碱性,腐蚀性强。自食盐溶液电解,或由石灰乳与碳酸钠反应而得。易吸收水分与二氧化碳,故须密闭贮存。可用于造纸、肥皂、玻璃、颜料、人造丝及精炼石油等工业。
烧碱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尧声。本义:使物着火)
(2) 同本义
烧,爇也。——《说文》
雏烧。——《礼记·内则》。注:“烧烟,于火中也。”
齐之北泽烧火。——《管子·轻重甲》。注:“猎而行火曰烧。”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唐· 白居易《卖炭翁》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资治通鉴》
(3) 又如:干柴好烧;他把衣服烧了一个洞;烧葬(烧焚祭品);烧丹炼汞(道家用朱砂水银等物炼成金丹以求长生不老);烧糊了卷子(喻外貌丑陋);烧埋钱(烧化埋葬死人的费用);烧冷灶(敷衍不得时的人);烧利市(商人在开始营业时烧纸祭献福神);烧琴煮鹤(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4) 烘烤;曝晒 。如:烧炙(烧烤);烧猪(烧烤猪肉);烧鸭(即烤鸭)
(5) 照耀;照射 。如:烧空(映红天空);烧眼(耀眼)
(6) 加热使物体发生变化 。如:烧丹(犹炼丹。指道教徒用朱砂炼药);烧汞(指道教徒用水银炼药);烧金(指方术之士炼丹砂为黄金);烧银(指炼丹);烧炼(冶炼);烧药(炼制丹药;煎药);烧铄(炼熔)
(7) 烹调方法之一。先用油炸,再加汤汁炒或炖,或先煮熟再用油炸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苏轼《新城道中诗》
(8) 体温升高,得热病 。如:孩子连烧两天了;现在还烧着呢
名词
(1) 野火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白居易《秋思诗》
(2) 指烧酒 。用蒸馏法制成的酒,透明无色,酒精含量较高,引火能燃烧。也称“白酒”。又如:烧刀(强烈的酒。也称烧刀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碱”为“鹼”的俗字。礆、鹻、堿、鹹、礆为过去俗用过的杂字)
(2) 盐鹵
鹹,北方味也。从鹵,咸声。——《说文》
润下作鹹。——《书·洪范》
以鹹养脉。——《周礼·疡医》
在味为鹹。——《素问·阳阴应象大论》
鹹音有二:音咸者,润下之味;音减者,盐土之名。后人作鹼、作鹻,是矣。——《本草纲目》
(3) 含氢氧根的化合物的统称。今作“碱”。又专指纯碱
动词
被盐碱侵蚀 。如:这堵墙都碱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鹼 | 古斬 | 見 | 咸 | 上聲 | 豏 | 開口二等 | 咸 | 咸 | kɐm | kremx/kaa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