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灯

shāo dēng [ shao deng]
繁体 燒燈
注音 ㄕㄠ ㄉㄥ

词语释义

1.亦作"烧镫"。 2.点灯。 3.指举行灯会或灯市。 4.指元宵节。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亦作“ 烧鐙 ”。 1.点灯。 唐 王建 《宫词》之八九:“院院烧灯如白日,沉香火底坐吹笙。” 明 袁宗道 《晚晴偏书》诗:“静嘿怜童僕,烧灯夜未眠。” 叶叶 《庚戌纪事》诗之一:“彻夜烧灯钓月舫,可知杯酒即天涯。”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烧鐙”。

⒉ 点灯。

唐王建《宫词》之八九:“院院烧灯如白日,沉香火底坐吹笙。”
明袁宗道《晚晴偏书》诗:“静嘿怜童僕,烧灯夜未眠。”
叶叶《庚戌纪事》诗之一:“彻夜烧灯钓月舫,可知杯酒即天涯。”

⒊ 指举行灯会或灯市。

《旧唐书·玄宗纪下》:“﹝开元二十八年春正月﹞壬寅,以望日御勤政楼讌羣臣,连夜烧灯,会大雪而罢,因命自今常以二月望日夜为之。”
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一:“国朝上元节烧灯盛於前代,为綵山峻极而对峙於端门。”

⒋ 指元宵节。参见“烧灯节”。

宋蒋捷《绛都春》词:“归时记约烧灯夜。早拆尽、鞦韆红架。”
清纳兰性德《金菊对芙蓉·上元》词:“狂游似梦,而今空记,密约烧鐙。”
清洪亮吉《吴上舍文桂倚梅图》诗:“纔过烧灯无几日,误书穀雨我心惊。”

烧灯的网络释义

烧灯

  • 烧灯,亦作“ 烧镫 ”。读音shāo dēng,汉语词汇,意思是点灯。
  • 汉字详情

    shāo [shao]
    部首: 414
    笔画: 10
    五笔: OATQ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FJPU
    四角: 958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尧声。本义:使物着火)

    (2) 同本义

    烧,爇也。——《说文》

    雏烧。——《礼记·内则》。注:“烧烟,于火中也。”

    齐之北泽烧火。——《管子·轻重甲》。注:“猎而行火曰烧。”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唐· 白居易《卖炭翁》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资治通鉴》

    (3) 又如:干柴好烧;他把衣服烧了一个洞;烧葬(烧焚祭品);烧丹炼汞(道家用朱砂水银等物炼成金丹以求长生不老);烧糊了卷子(喻外貌丑陋);烧埋钱(烧化埋葬死人的费用);烧冷灶(敷衍不得时的人);烧利市(商人在开始营业时烧纸祭献福神);烧琴煮鹤(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4) 烘烤;曝晒 。如:烧炙(烧烤);烧猪(烧烤猪肉);烧鸭(即烤鸭)

    (5) 照耀;照射 。如:烧空(映红天空);烧眼(耀眼)

    (6) 加热使物体发生变化 。如:烧丹(犹炼丹。指道教徒用朱砂炼药);烧汞(指道教徒用水银炼药);烧金(指方术之士炼丹砂为黄金);烧银(指炼丹);烧炼(冶炼);烧药(炼制丹药;煎药);烧铄(炼熔)

    (7) 烹调方法之一。先用油炸,再加汤汁炒或炖,或先煮熟再用油炸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苏轼《新城道中诗》

    (8) 体温升高,得热病 。如:孩子连烧两天了;现在还烧着呢

    名词

    (1) 野火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白居易《秋思诗》

    (2) 指烧酒 。用蒸馏法制成的酒,透明无色,酒精含量较高,引火能燃烧。也称“白酒”。又如:烧刀(强烈的酒。也称烧刀子)

    英文翻译

    burn; bake; heat; roast

    方言集汇

    ◎ 粤语:siu1

    宋本广韵

    dēng [deng]
    部首: 414
    笔画: 6
    五笔: OSH
    五行:
    吉凶:
    仓颉: FMN
    四角: 918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登声。本写作“ 镫”。本义:置烛用以照明的器具。“镫”在古代还作“盛熟食的器具”解。隶变以后,作照明器具用的写作“燈”,而“镫”多作马鞍两旁的铁脚踏讲)

    (2) 同本义。亦指通电发光的照明器具或做其他用途的发光器具

    月夜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3) 又如:油灯;电灯;日光灯;信号灯;探照灯;灯法(使用灯烛所作的幻术)

    (4) 彩灯。特指元宵节挂的彩灯 。如:灯市(买卖花灯的市集);灯品(花灯的品类);灯期(元宵节前后赏灯的时节);灯楼(用以张挂花灯的彩楼)

    (5) 电子管的俗名 。如:五灯收音机

    英文翻译

    lantern, lamp

    方言集汇

    ◎ 粤语:dang1

    宋本广韵

    烧灯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