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破其隐

zhú pò qí yǐn [zhu po qi yin]

词语释义

照破了他的隐私。

汉字详情

zhú [zhu]
部首: 414
笔画: 10
五笔: OJ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FLMI
四角: 958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蜀声。本义:古代照明用的火炬)

(2) 同本义

烛,庭燎大烛也。——《说文》。按,燋也。未爇曰燋,执之曰日烛,树地曰庭燎。苇薪为之,小者麻蒸为之。

执烛于西阶上。——《仪礼·燕礼》

共坟烛庭燎。——《周礼·司烜氏》。注:“树于门外,曰大庭燎。”

独不见跋。——《礼记·曲礼》

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仪礼·士丧礼》注

举烛者,尚明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陆游《雪夜感旧》

(3) 又如:烛火(火炬,火把);烛炬(指火炬或蜡烛)

(4) 蜡烛(始于唐代)

高堂粉壁图蓬瀛,烛前一见沧洲清。—— 李白《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

烛分歌扇泪,雨送酒船香。——李商隐《夜饮》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杜牧《初冬夜饮》

(5) 又如:烛信(插蜡烛用的签子);烛奴(雕刻成人形的烛台;泛指一般烛台);烛心(蜡烛中心用以点火的灯草、纱线等)

(6) 姓

动词

(1) 照;照亮

夫日,兼烛天下。——《韩非子·内储说上》

望见青枫城里火光烛天。——《儒林外史》

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明烛南天。——清· 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烛银(精光闪耀的银子);烛天(照耀天空)烛明(照亮);烛夜(照亮黑夜);烛幽(照亮昏暗);烛远(光照远方);烛临(由上向下照射)

(3) 洞察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韩非子·孤愤》

(4) 又如:烛知(明察洞悉);烛物(明察事物);烛微(观察入微);烛察(明察,洞察);烛鉴(明鉴,明察)

英文翻译

candle, taper; shine, illumi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zuk1

宋本广韵

[po]
部首: 517
笔画: 10
五笔: DHC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MRDHE
四角: 146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石,皮声。本义:石头开裂;破碎,碎裂)

(2) 同本义

破,石碎也。——《说文》

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沉船、破甑。——《史记·项羽本纪》

卵破子死。——《荀子·劝学》

秦王恐其破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爆破(用炸药炸毁);破瓦(古代一种占卜方法。使瓦碎裂,观其纹理以定吉凶祸福);破卵倾巢(碎裂鸟卵,倾覆鸟巢);破剥(破裂剥落);破坠(破裂坠落);破溃(破裂崩溃);破块(敲碎土块)

(4) 破坏;损坏

破,坏也。——《广雅》

淫破义疏。——《左传·隐公三年》。疏:“谓破败。”

语小天下莫能破焉。——《礼记·中庸》

(5) 又如:破折(破坏折断);破禁(破坏或违反禁令戒条);破盘(祭祀后吃祭奠的菜肴);破质(破坏质体;改变本质);破亲(破坏别人的婚姻);破击(破坏和袭击);破斗(破坏和战斗);破没(破损覆没)

(6) 破亡;衰败;毁灭

国破山河在。——杜甫《春望》

(7) 又如:破亡(破败灭亡);破凶(破其国,杀其身);破走(击破败走);破殄(破灭;消灭);破家(毁灭家庭;使国家破灭);破巢(破毁了的鸟巢);破残(毁坏;破损;破败残缺)

(8) 击溃;攻破

今沛公先破 秦入 咸阳。——《史记·项羽本纪》

(9) 又如:破城(攻破城邑);破沮(因战败而丧失士气);破阵(击破敌阵);破屋(击穿房屋);破军(击破敌军);破却(击退);破逐(击破并驱逐);破陷(攻破;攻克);破坚摧刚(谓攻破摧毁强敌);破胜(击破战胜);破敌(击败敌军);破关(攻克险阻难关)

(10) 破除;解除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清· 刘开《问说》

(11) 又如:破邪(破除邪恶);破妄(破除妄念);破执(佛教语。谓破除有实我、有实法的执见);破恶(破除邪恶);破惑(解惑;破除疑惑);破弃(破除;抛弃);破结(破除结念);破滞(破除凝塞;解除烦闷)

(12) 违背;废弃 。如:破律(徇私枉法;打破戒律);破禁(违反禁令戒条)

(13) 花费;消耗 。如:破悭(花钱);破用(花用;耗费);破使(花用);破券(破钞,花钱);破酒(化钱摆喜酒);破家荡产(耗尽家产);破铅儿(耗费银两);破钱(破费钱财);破家(耗尽家产)

(14) 透;穿;揭穿

这位姑娘可不是一句话了事的人,此刻要一语道破,必弄到满盘皆空。——《儿女英雄传》

(15) 又如:破云(穿透云层);破空(划破长空);破奸发伏(揭露隐藏的坏人)

(16) 剖析;分析解释 。如:破二作三(分二为三,指分析事理);破解(分析;解释);破示(剖析昭示);破调(判析调侃);破合(剖析综合);破析(剖析)

(17) 剖开;冲开;分开。如:破竹(剖开竹子。比喻顺利无阻);破眼(睁开眼睛);破理(剖开纹理。喻剖析事理);破浪(船冲开波浪前进)

(18) 绽开;开放 。如:破萼(破蕾);破蕾(花蕾绽开;开花);破玉(开出洁白的花);破朵(谓花蕾初放)

(19) 放开;放大 。如:破口(相骂);破言(破口骂人);破笑(放声大笑)

(20) 射中

则固已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宋· 苏轼《教战守策》

(21) 如:破帖(射穿箭靶)

(22) 突破; 超出 。如:破分(破例;破格)

(23) 拼;豁出 。如:破着(豁出);破死拉活(拼命);破死忘生(不顾生命危险;不顾一切)

(24) 改变;翻转 。如:破暖(天气转暖);破愁为笑(犹言转忧为喜)

(25) 化整为零,不再保持整数 。如:破钱(整钱折零钱);破桐之叶(喻已分不可复合的事物)

(26) 揭穿,使真相露出 。如:一语道破;说破

(27) 敲;打

刽子手左右服侍,军校在前,招旗在后,一起破锣,一起破鼓,出了钱塘门。——《岳飞传》

(28) 过,过去 。如:破腊(残腊;岁末);破五(指农历正月初五);破午(中午);破老(年满六十岁,进入老年)

(29) 开始;进入 。如:破暝(傍晚);破题儿(开始;开头);破蒙(启蒙,教小孩子开始认字);破天亮(破晓);破白(谓候选或依资格可以升职的官员第一次得到上级的荐举状);破春(入春);破夏(入夏);破秋(入秋);破冬(入冬)

(30) 助词。了

怎生出的这恶气?我则题破这庙宇,便是我生之愿。——元· 马致远《荐福碑》

形容词

(1) 尽;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 杜甫诗

(2) 碎裂;不完整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又如:破不剌(破烂不堪);破丢不答(破破烂烂);破句(不完整的句子);破陆续(破破烂烂);破烂流丢(破烂不堪的样子);破设设(破杀杀。破破烂烂);破家破伙(破烂家当);破零二落(破烂零散)

(4) 散乱;分散 。如:破零三乱(零碎散乱貌)

(5) 糟;劣 。如:破玩意儿(低劣的技艺;低劣的物件);破马(劣等马)

(6) 不吉利 。如:破日(凶日。旧历书中不吉利的日子);破话(坏话,不吉利的话)

英文翻译

break, ruin, destroy; rout

方言集汇

◎ 粤语:po3
◎ 客家话:[陆丰腔] po5 [客英字典] po5 [台湾四县腔] po5 [梅县腔] po5 [海陆丰腔] po5 [客语拼音字汇] po4 [沙头角腔] po5 [东莞腔] po5 [宝安腔] po5
◎ 潮州话:pua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九過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普過戈一合去聲合口一等phuahpʰuɑ
[qi]
部首: 201
笔画: 8
五笔: ADW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MMC
四角: 44801

详细解释

名词

通“期”。期限

既辱且危,死其将至。——《易·系辞下》

代词

(1)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 ),变成“其”。( )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2) 彼、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孔子。——《师说》

(3) 又如:独善其身

(4) 她 。如:萨奇打他的妻子,将其打倒在地

(5) 它

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鲁迅《祝福》

(6) 他们;她们;它们 。如: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7) 他的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孟子·滕文公下》

(8) 又如:其妻

(9) 她的 。如:其夫

(10) 它的 。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11) 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如:他们思想保守,固守其老一套做法

(12) 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 的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孔雀东南飞》

(13) 又如:正当其时

(14) 这样,如此 。如:不乏其人;其然(如此)

(15) 姓

副词

(1) 也许;大概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

其自桓叔以下。——《国语·晋语》

齐国其庶几乎。—— 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齐其庶几乎。

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表示祈使。当,可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君其详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其善抚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

弟其宽心勿畏可也。——太平天国· 洪仁玕《英杰归真》

(3) 将,将要

今殷其沦丧。——《书·微子》

(4) 表示诘问。通“岂”,难道

其为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其可怪也欤。——唐· 韩愈《师说》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中国其果老矣乎。—— 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5) 极,甚

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韩非子·初见秦》

连词

(1) 如果,假设

其或未能处置,即且给公验。——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

(2) 或许;大概

我中国前途,其有望乎?——《负曝闲谈》

(3) 又如:其诸(或者);其者(或者)

(4) 还是。表选择

其真无马耶。——唐· 韩愈《杂说》

(5) 又

其真不知马耶。

其亦足乐乎。——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助词

(1) 用作语助。

(2) 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北风其凉,雨雪其雰。——《诗·邶风》

(3) 又如:他们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这类好辞书,尤其需要;说得何其好哇!

(4) 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5) 又

云霏霏其承宇。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英文翻译

his, her, its, their; that

方言集汇

◎ 粤语:gei1 kei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海陆丰腔] ki2 [宝安腔] ki2 [梅县腔] ki2 [东莞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客语拼音字汇] gia1 ki2 [陆丰腔] ki3
◎ 潮州话:ki5 (khî)[潮阳]ki2 (khí)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渠之平聲開口三等gi/gio
yǐn [yin]
部首: 212
笔画: 11
五笔: BQV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LNSP
四角: 77237

详细解释

动词

(1) 藏匿;隐蔽

隐,蔽也。——《说文》

隐,微也。——《尔雅》

隐五刃。——《国语·齐语》。注:“隐藏也。”

则事可以隐定。

隐忌雍蔽之人。——《荀子·致仕》。注:“隐,亦蔽也。”

桓公管仲虽善匿,弗能隐矣。——《吕氏春秋·重言》。注:“隐,蔽也。”

则盘纡隐深。——《文选·嵇康·琴赋》。注:“隐,幽深邃也。”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德。——《左传·文公十八年》

故隐居屠间。——《史记·魏公子列传》

可以隐形。——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日月隐耀。——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各隐卷底。——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隐占身体(隐藏、掩护自己真实面目);隐遁(隐藏);隐谋(隐密计划);隐秀(隐藏智慧,不露锋芒或才华);隐候(在暗处等待);隐耀(隐藏光辉,隐藏身体。比喻才华不外露);隐身术(古代方士所隐蔽自己身形而使他人不可见的一种法术);隐冒(隐匿冒充);隐翳(掩蔽;遮蔽);隐掩(遮蔽掩护)

(3) 隐瞒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论语·子路》

上以无隐。——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又如:隐欺(隐瞒欺骗);隐情(隐瞒情况);隐拒(隐瞒抵赖);隐忍(忍耐,不露真情)

(5) 隐测,审度

又隐实户口,料出无名万余人,以充军实。——《晋书·庾冰传》

(6) 又如:隐心(审度);隐实(查证落实;核实)

(7) 怜悯

隐其无罪。——《孟子·梁惠王上》

(8) 又如:隐恤(哀怜抚恤);隐恻(恻隐,同情怜惜);隐痛(内心深感苦痛);隐爱(恻隐疼爱);隐愍(怜悯);隐亲(怜悯抚恤)

(9) 隐逸不出

隐者也。——《论语·微子》

反国而隐焉。——明· 顾炎武《复庵记》

(10) 又如:隐辟(隐退回避);隐静(避世隐居);隐学(隐居避世,读书自娱);隐吏(退隐的官吏);隐相(深居简出,不露面)

(11) 塞,堵塞

士不隐塞,庶人不数罟。——《诗·小雅·鱼丽》

(12) 又如:隐塞(堵塞)

(13) 隐没;熄灭

隐武事,行文道。——《国语·齐语》

隐武行文。——《春秋繁露·五行变救》

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南朝· 梁简文帝《咏栀子花》

(14) 又如:隐形(隐没形体);隐灭(隐没消失);隐微(隐约细微);隐显(隐没与显现);隐息(休止);隐忽(时隐时现)

形容词

(1) 精深;微妙

《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论》

《谷梁》简约而隐要,宜存于世。——《宋书·礼志一》

(2) 又如:隐要(精深简要);隐训(诡僻的训释);隐书(旨意隐秘之书);隐略(隐晦粗略);隐奥(隐晦深奥)

(3) 用同“稳”( wěn)。安稳;稳定

隐练职位。——汉《荡阴令张迁表颂》

即便求隐。——汉《李翕析里桥輔阁颂》

(4) 又如:隐坐(稳坐;安坐)

(5) 威重的样子,深沉稳重

鲜之为人通率,在 高祖坐,言无所隐,时人甚惮焉。而隐厚笃实,瞻卹亲故。——《宋书·郑鲜之传》

(6) 又如:隐冥(深沉含蓄);隐厚(稳重忠厚);隐隐桓桓(威武的样子);隐重(威重)

(7) 宏大 。如:隐虹(长虹)

(8) 忧伤;疾苦 。如:隐隐遑遑(忧愁不妥的样子)

(9) 穷困 。如:隐民(穷人,穷困的人民)

(10) 幽静 。如:隐舍(隐居的房舍);隐秀(幽雅秀丽)

(11) 殷盛

尔乃邑居隐账。——左思《蜀都赋》

(12) 又如:隐赈(富庶繁盛);隐蔼(茂盛的样子)

名词

(1) 矮墙

逾隐而待之。——《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2) 痛苦;疾苦

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国语》

(3) 隐居的人

贪夫殉身,圣亦保之;烈士殉名,隐亦好之。——王闿运《邹汉勋传》

(4) 又如:隐佚(隐逸者)

(5) 隐语

齐威王之时喜隐。——《史记·滑稽列传》

(6) 隐衷,隐情

孤癖之隐。——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7) 通“櫽”。櫽栝,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

故遂隐栝。——何休《公羊经传解诂序》

夫弃隐栝之法。——《韩非子·难势》

训考量隐栝。——《后汉书·邓训传》

(8) 姓

副词

暗暗地

隐中胸怀。——《聊斋志异·促织》

英文翻译

hide, conceal; hidden, secret

方言集汇

◎ 粤语:jan2
◎ 潮州话:eng2(úrng) [揭阳]êng2 [潮阳]ing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