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锅
繁体
炸鍋
注音
ㄓㄚˋ ㄍㄨㄛ
词语释义
炸锅
(1) 锅里的食物向锅外四散迸溅。比喻人群中发生吵闹动乱
例
英
词语解释
比喻情绪激动或大发脾气。如:谁知道哪句话不对劲他就炸锅呢?
引证解释
⒈ 比喻情绪激动或大发脾气。如:谁知道哪句话不对劲他就炸锅呢?
炸锅造句
这抑扬顿挫、温柔悦耳的祖国语言,甚至连厨房里飘出来的葱花炸锅的香味儿,都令人心驰神往,无限销魂。
由于飙升的房价和对于国内日趋增大的收入差距上升的关注,这一消息的传开,使得公众、特别是网络社区立刻炸锅了。
油炸锅里的食油已经热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设备由三个部分组成,恒温油预热锅、真空电炸锅、真空抽气机。
所以,昨个,林家苑炸锅了,大大小小的客栈被翻了个遍,可就是没有找到一痴。
条例草案全面下跌油炸锅的热水清洗盘子在火中。
消息传出来后,汾城县一下子就炸锅了,老百姓议论纷纷,说这简直是亘古奇闻,从古到今骂人的话里有说噎死的,却从未听说过有人真被噎死的。
您对这无油炸锅是怎么想的呢?
油炸锅能极好地烹炸松脆的薯条、家庭自制甜甜圈和其它油炸食品,但是每次炸东西的油用量会让食物的成品偏高。
一只飞鱼能远远地逃离一个无鱼的油炸锅吗?
粗棉布的多层材质能有效阻挡大小不一的食物残渣,然后就可以在干净的油炸锅或煎锅里重新使用了。
如果使用者不小心将油炸锅内的油泼到加热元件上,有引发火灾的危险。
道天下第一菜,先把鸡汤煮成浓汁,虾仁番茄爆火略炒,加入鸡汁轻芡,油炸锅巴一盘,趁热浇上勾过芡的鸡汁番茄虾仁,油润吐刚,声爆轻雷,列鼎而食,色、香、味、声,四者悉备,既中看又中吃。
韩国现代无烟炸锅内部具有多层分隔装置,能在同一时间做出多种美味佳肴,封闭严实,确保不会串味儿。
宴会厅的每张餐桌上都配备了煤气灶,油炸锅等各种烹饪工具,以及一位来自科勒尔盖布斯高中的学厨来指导整个烹饪过程。
此话一出,教室里彻底炸锅了,议论纷纷的声音在耳畔想着,很是嘈杂,却是乐在其中。
这就是很小的油炸锅。
及时丢弃,根据生产说明清洗、晾干油炸锅,并且使用新鲜的液态油。
飞利浦人气高涨的空气炸锅,是蘑菇兄弟热爱美食大宴宾客的法宝!
豆腐干洗后晾干煎起来不会炸锅,煎的时候注意用文火,不要剪焦了。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zhá
动词
(1) 把食物放在滚沸的油锅中熬熟 。如:炸供(油炸供神用的食品)
(2) 〈方〉∶焯 。如:把菠菜炸一下
(3) 将旧金属器物加工,使重现光泽
妹妹的项圈我瞧瞧,只怕该炸一炸去了。——《红楼梦》
(4) 另见
zhà
动词
(1) 指物体突然破裂
不拿姜汁子和酱预先抹在底子上烤过,一经了火是要炸的。——《红楼梦》
(2) 又如:瓶子炸了;爆炸
(3) 用炸药、炸弹爆破 。如:炸碉堡;炸桥;炸丸(即炸弹);炸坑(爆炸后形成的土坑);炸裂弹(即炸弹)
(4) 〈方〉∶因受惊而四处乱逃 。如:炸眼(马、驴等牲畜突然见到生人或其他不熟悉的东西而惊恐嘶鸣或狂奔)
(5) 因某事而激烈发作 。如:炸毛(方言。发脾气;发怒);炸呼(乱喊叫;吆喝)
(6) 另见
英文翻译
to fry in oil; to scald; to explode
方言集汇
◎ 粤语:zaa3
◎ 客家话:[梅县腔] za5 [宝安腔] za5 [客英字典] za5 [海陆丰腔] za5 cap7 [台湾四县腔] za5 cap7 [客语拼音字汇] za4 [东莞腔] za5 [梅县腔] za5
◎ 潮州话:za3 zan3(tsà tsàⁿ) zah8(tsâh)
◎ 客家话:[梅县腔] za5 [宝安腔] za5 [客英字典] za5 [海陆丰腔] za5 cap7 [台湾四县腔] za5 cap7 [客语拼音字汇] za4 [东莞腔] za5 [梅县腔] za5
◎ 潮州话:za3 zan3(tsà tsàⁿ) zah8(tsâh)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咼(
)声。本义:炊事用具,圆形中凹,多用铁制)(2) 同本义 。如:锅铲(炒菜用的铲子);锅底饭(锅巴);锅灰(锅底的烟灰);锅户(宋时以煮盐为业的人);铁锅;铝锅;火锅;汤锅;沙锅
(3) 形状像锅的东西 。如:烟袋锅;锅烟子(锅灰);锅脐灰儿(锅灰);锅镬(方言。大虫);又指盛膏器。御者系于车旁备用
(4) 车釭。即车轴外面的铁圈
车釭,燕、 齐、 海、 岱之间谓之锅。——《方言》
英文翻译
cooking-pot, saucepan
方言集汇
◎ 粤语:w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