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笔

tàn bǐ [ tan bi]
繁体 炭筆
注音 ㄊㄢˋ ㄅ一ˇ

词语释义

炭笔 tànbǐ

(1) 用细木板烧焦或用炭粉制成笔

charcoal pencil

词语解释

  1. 用细木枝烧焦或用炭粉制成的笔。多供素描写生之用。

引证解释

⒈ 用细木枝烧焦或用炭粉制成的笔。多供素描写生之用。

炭笔的国语词典

作画稿或素描所用的笔,以柳木烧焦而成。

炭笔的网络释义

炭笔

  • 炭笔是绘画和速写的常用工具。炭笔的主要原材料是木炭粉,木炭是木材经过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有的炭笔带有木炭的赭褐色,一般为黑色。炭笔表面比较粗糙,不反光,比较适合画涩的线条,线条力度感较强,还能皴擦出不同的肌理效果,所以炭笔的的表现力很强。但是炭笔在纸张上的附着力比较强,用橡皮不容易擦掉,不宜修改。由于炭笔表面粗糙,画画时力度掌握不好还容易破坏纸张表面。当然用好了也可以是一种表现手法。炭笔包括:木炭条、炭精条、炭笔、碳铅笔、色粉笔等。
  • 炭笔造句

    炭笔效果模拟出该图像的素描画。
    那天在接风宴上,见了秋红仙姿舞动,画兴大发,将秋红胡旋古舞的神妙舞姿用炭笔栩栩如生地速描在白绸巾上。
    在写字方法上,孟老使用的方式和方法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他可以十指弹书,即在两只手的十个指头上各戴特制的“指炭笔”。
    上学的时候我就开始用炭笔和铅笔画画了。
    尼洛则正用一根炭笔在一块平滑的松木板上作画。
    她用黄色炭笔把这些画涂上颜色。
    壁炉前已经失去金色光泽的画架上面放着爱米丽父亲的炭笔画像。
    晕渲是通过炭笔或喷射的方法应用于地图绘制的。
    炭笔素描将图像显示为炭笔素描。
    他用炭笔在纸上勾勒出了一个建筑物的轮廓。

    汉字详情

    tàn [tan]
    部首: 414
    笔画: 9
    五笔: MDOU
    五行:
    仓颉: UKF
    四角: 228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岸省声。本义:木炭)

    (2) 同本义

    炭,烧木余也。——《说文》

    火所烧余木曰炭。——《释名》

    坐于涂炭。——《孟子》。注:“墨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木炭;草炭;骨炭;活性炭;炭炉(烧木炭的炉子);炭薪(柴炭);炭精纸(一种涂有炭精供复写的纸);炭笔(用细木枝烧焦或用炭粉制成的笔);炭冰(炭热而冰冷。喻不能相容);炭火(燃烧的炭)

    (4) 像炭的东西 。如:山楂炭

    (5) 火。比喻灾难;困苦

    (6) 〈方〉∶煤炭,也称石炭

    为其主人入山作炭。——《史记》

    (7) 姓

    英文翻译

    charcoal; coal; carbon

    方言集汇

    ◎ 粤语:taan3
    ◎ 客家话:[梅县腔] tan5 [沙头角腔] tan5 [客语拼音字汇] tan4 [陆丰腔] tan5 [宝安腔] tan5 [台湾四县腔] tan5 [东莞腔] tan5 [海陆丰腔] tan5 [客英字典] ta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八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旦上聲開口一等tʰɑnthanh/thann
    [bi]
    部首: 624
    笔画: 10
    五笔: TTF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HHQU
    四角: 887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竹,从聿。“聿”( ),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2) 同本义

    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说文》。按,此 秦制字。 秦以竹为之,加竹。

    史载笔,士载言。——《礼记·曲礼》

    不能竟书而搁笔。——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修改文章);笔帕之敬(雅洁的礼品);笔楮难穷(文字难以充分表达。楮:纸的代称)

    (4) 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品 。如:笔圣(超绝凡常的书法家);笔精(指文章精妙)

    (5) 散文,相对诗而言 。如:笔文(书面文辞);笔述(文字记述)

    (6) 笔迹。指组成汉字的点、横、直、钩、撇、捺等而言。亦指字迹 。如:“天”字有四笔;笔形(笔画的形状);笔脚(字迹;笔迹)

    (7) 笔法。曲笔,伏笔

    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蔡元培《图画》

    动词

    (1) 书写;记载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

    (2) 又如:代笔;笔资(笔头上的功夫);笔吏(专门抄写文字的小吏)

    量词

    用于款项、书画的量,如: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

    英文翻译

    writing brush; write; stroke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