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桌

kàng zhuō [ kang zhuo]
注音 ㄎㄤˋ ㄓㄨㄛ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1.置于炕上的矮桌。

词语解释

  1. 置于炕上的矮桌。

    《红楼梦》第九七回:“﹝ 雪雁 ﹞出去拿那张火盆炕桌。”《红楼梦》第一○九回:“ 贾璉 进内见 凤姐 正要穿衣,一时动不得,暂且靠在炕桌儿上。”《老残游记》第九回:“当中一个正方炕桌,桌子三面好坐人的。”

引证解释

⒈ 置于炕上的矮桌。

《红楼梦》第九七回:“﹝雪雁﹞出去拿那张火盆炕桌。”
《红楼梦》第一〇九回:“贾璉进内见凤姐正要穿衣,一时动不得,暂且靠在炕桌儿上。”
《老残游记》第九回:“当中一个正方炕桌,桌子三面好坐人的。”

炕桌的网络释义

炕桌

  • 一种我国北方,日本及朝鲜都有过使用的家具。和普通桌子的形状相同,四条腿,高约20-40厘米。
  • 供人们在床上吃饭,写字等时使用。十分方便,快捷。
  • 炕桌造句

    炕桌儿上摆着妈妈做的香喷喷的饭菜。
    罗汉床上还可放个“小炕桌”等等。
    宋千斤夫妇住的房间里一条大炕,一张木制的炕桌,炕边有一个六尺不到的大躺柜。
    艺人们还以本地的花榆木疙瘩、楸木、杏木为原料,雕制成炕桌、圆桌、八仙桌、案几等。
    如构造图所示,炕桌是桌子和被褥搭配使用的。
    虽然存在象上述一样的缺点,但是炕桌在日本还是受欢迎的。
    也是冬天主打的季节性商品。这次,就来介绍下炕桌吧!
    女孩已经出去了,不过地炕边上的炕桌上放着一碗骨头汤,还冒着热气,显然是为他准备的。
    日本人会回顾过去时代的怀念情景,在严寒的冬天,炕桌是家族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谈话,是一个重要的交流场所。
    恍惚间,好似时光流转,依然是少年的我,在久盼而来的新年中午,与家人围坐在炕桌边,心里盛满着幸福喜悦。
    那苏图把簸箕放在炕上,萨拉把蒜辫放在簸箕里后,摸到灯窝的火柴,划着火柴,点着灯窝里的灯,拿出来放到炕桌上,屋里暗黄的灯光顿时使屋里亮堂起来。
    众人坐在炕上围着炕桌喝着茶水,冯译的话匣子打开了,和许正阳回忆起了当年在部队的时光,时而开怀大笑,时而沉闷不语,时而热泪盈眶。
    日本人会回顾过去时代的怀念情景,在寒冷的冬天,炕桌是家族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谈话,是一个重要的交流场所。
    大炕上,摆放一个乌黑的炕桌,桌上是巧曼早已做好的饭菜,两个热菜,茄子炖土豆,芹菜炒粉条,还有蘸酱的小葱,生菜,干豆腐,一大搪瓷盆高粱米水饭。
    每逢冬天农闲时,晚上村民们家家户户都放上一只小炕桌,在煤油灯下摆上一摞厚厚的红纸,一刀刀地刻起来。
    在炕桌正中放一个瓦盆,盆上架一个笊篱,这笊篱最好是柳条编的,铁的发腥不说,上匙一刮还刺耳响。
    娘仨儿围着炕桌盘腿坐了,吃过了饭,又沏了一壶茶,便把炕桌搬到门外廊下,又取了三个杌子坐在那儿喝茶聊天。
    一时诧然,现在用的炕桌都已经不知多少年头,眼前的这一个,又会有久?曾经有多少代。

    汉字详情

    kàng [kang]
    部首: 414
    笔画: 8
    五笔: OYMN
    五行:
    仓颉: FYHN
    四角: 908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亢声。本义:干,烘干)

    (2) 同本义

    炕,干也。——《说文》

    炕,曝也。——《广雅》

    炕火曰炙。——《诗·匏叶传》

    君炕阳而暴虐。——《汉书·五行志》。

    (3) 又如:把湿褥子在炕上炕一炕

    (4) 断绝

    西揖彊秦之相,扼其咽,炕其气,附其背而夺其位。——《汉书·扬雄传下》

    名词

    (1) 中国北方住宅里用砖或土坯砌成,上面铺席,下有孔道和烟囱相通,可以烧火取暖的床

    客则鼾睡炕上矣。——明· 魏禧《大铁椎传》

    (2) 又如:炕幔(炕前的帘子;遮挡炕上睡人的围布);炕柴灶(北方一种与炕床相通的锅灶,烧饭兼可取暖);炕几(炕桌)

    形容词

    (1) 干渴

    老牛呵!你水有咧,草有咧,不饿不炕了。——《中国民间故事选·牛郎配织女》

    (2) 急躁

    华臣炕暴失义。——《汉书·五行志》

    (3) 又如:炕暴(性情急躁横暴)

    英文翻译

    the brick-bed in northern China

    方言集汇

    ◎ 粤语:hong3 kong3
    ◎ 客家话:[梅县腔] kong5 [台湾四县腔] kong5 [宝安腔] kong5 [沙头角腔] kong5 [东莞腔] kong5 [海陆丰腔] kong5 [客语拼音字汇] kong4 [客英字典] k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郎唐開平聲開口一等xɑŋhang/xang
    zhuō [zhuo]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HJSU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YAD
    四角: 21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卓省声。桌字本作“卓”。卓有高而直立之义。后来人们又根据“棹”是木制的特点另制“桌”字。俗又作“棹”。本义:桌子)

    (2) 同本义

    一桌,一椅。——《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古称几案

    上与讲官俗共一桌,真不啻天颜咫尺矣。——明· 文隶《列皇小识》

    (4) 又如:桌巾(桌布);桌屏(摆在桌上当作装饰的小屏风);桌帏(亦称“桌帷”同“桌围”。围在桌子边的装饰物,多以布或绸缎做成);桌裙(即桌帏)

    (5) 计酒席的量词。如:一桌酒席,三桌客

    英文翻译

    table, desk, stand

    方言集汇

    ◎ 粤语:coek3 zoek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og5 [宝安腔] zok7 [梅县腔] zok7 [台湾四县腔] zok7 [客英字典] zok7 [海陆丰腔] zok7 [东莞腔] zok7
    ◎ 潮州话:do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竹角入聲開口二等truk/teokţɔ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