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聒
注音
ㄔㄠˇ ㄍㄨㄛ
词语释义
吵扰。
词语解释
吵扰。
元 乔吉 《两世因缘》第二折:“娘呵!不要炒聒我,省些话儿罢,我盹睡咱。”炒,一本作“ 吵 ”。
引证解释
⒈ 吵扰。炒,一本作“吵”。
引元乔吉《两世因缘》第二折:“娘呵!不要炒聒我,省些话儿罢,我盹睡咱。”
炒聒的网络释义
炒聒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少声。本义:煎炒,火干)
(2) 一种烹调方法。把食物或其他东西放在锅里加热翻动使熟或使干,一般先要放少量的食油 。如:炒肉丝;炒花生
(3) 中药炮制法之一。将药材放在锅内加热、翻动至一定要求 。炒时不加辅料叫清炒;加辅料同炒的有:麸炒、土炒、米炒、酒炒、醋炒等
(4) 吵闹。通“吵” 。如:炒炒(吵吵,许多人乱说话);炒刺(吵闹)
英文翻译
fry, saute, roast, boil, cook
方言集汇
◎ 粤语:caa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iau3 [宝安腔] cau3 [海陆丰腔] cau3 [梅县腔] cau3 [台湾四县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3 [陆丰腔] cau3 [东莞腔] cau3 [客英字典] cau3
◎ 潮州话:ca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iau3 [宝安腔] cau3 [海陆丰腔] cau3 [梅县腔] cau3 [台湾四县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3 [陆丰腔] cau3 [东莞腔] cau3 [客英字典] cau3
◎ 潮州话:c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一巧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煼 | 初爪 | 初 | 肴 | 上聲 | 巧 | 開口二等 | 肴 | 效 | chraux/chav | ʧʰa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耳,本义:吵扰,声音高响或嘈杂)
(2) 同本义
聒,欢语也。——《说文》
聒,扰乱耳孔也。——《苍颉篇》
聒而与之语。——《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疏:“声乱叫谓之聒。”
今汝聒聒。——《书·盘庚》。传:“无知之貌。”
鸲鹆鸣兮聒余。——《楚辞·疾世》。注:“多声乱耳为聒。”
日长思睡不可得,遭尔聒聒何时停?——宋· 欧阳修《鸣鸠》
(3) 又如:聒吵(又作“吵聒”、“聒炒”。吵闹,吵嚷);聒聒(象声词。杂乱喧吵的声音);聒杀(形容非常嘈杂、喧闹);聒天(声音响彻云天);聒账(众声喧扰,通宵达旦)
(4) 频繁地称说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5) 又如:聒絮(絮叨;啰嗦)
英文翻译
clamor, din, hubbub
方言集汇
◎ 粤语:kut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wat7 [客英字典] kwat7 [海陆丰腔] kwat7 [梅县腔] gwat7 [东莞腔] gat7 [客语拼音字汇] gad5 guad5 [宝安腔] gat7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wat7 [客英字典] kwat7 [海陆丰腔] kwat7 [梅县腔] gwat7 [东莞腔] gat7 [客语拼音字汇] gad5 guad5 [宝安腔] ga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三末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括 | 古活 | 見 | 末 | 入聲 | 曷 | 合口一等 | 桓 | 山 | kuat | kuɑ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