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

yán xià [ yan xia]
注音 一ㄢˊ ㄒ一ㄚ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炎夏 yánxià

(1) 酷热的夏天

炎夏盛暑
hot summer;dog days

词语解释

  1. 酷热的夏天。

    三国 魏 曹植 《离缴雁赋》:“远玄冬於南裔,避炎夏於朔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巨洋水》:“至若炎夏火流,閒居倦想,提琴命友,嬉娱永日。” 唐 朱庆馀 《夏日访贞上人院》诗:“炎夏寻灵境,高僧澹荡中。” 叶圣陶 《登赐儿山》:“冰洞里泉水结成冰,上面盖着灰沙,望进去好像铺一块平石板,据说炎夏也不融化。”

引证解释

⒈ 酷热的夏天。

三国魏曹植《离缴雁赋》:“远玄冬於南裔,避炎夏於朔方。”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巨洋水》:“至若炎夏火流,閒居倦想,提琴命友,嬉娱永日。”
唐朱庆馀《夏日访贞上人院》诗:“炎夏寻灵境,高僧澹荡中。”
叶圣陶《登赐儿山》:“冰洞里泉水结成冰,上面盖着灰沙,望进去好像铺一块平石板,据说炎夏也不融化。”

炎夏的国语词典

炎热的夏天。

炎夏的网络释义

炎夏

  • 炎夏(Scorcher)是黑暗宿敌(Dark Nemesis)的成员,与少年泰坦(Teen Titans)作战,她也是人类和外星的混血之一。先后有两代。
  • 炎夏的翻译

    英语: hot summer, scorching summer
    德语: heißer Sommer
    法语: été brûlant, été torride

    炎夏造句

    爱心是一缕吹拂在炎夏的清风,使暴躁闷热的人感到生命的愉悦。
    当炎夏脚步的余音还未散尽的时候,在时令上,秋的使者已悄悄降临人间,。在两位季节女神相互擦肩而过的一刹那,大自然便将他的气魄,他的豪情,一并归于风。在此之后,随着天气转凉,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便是一页完全属于秋的风景了。
    宽容,是炎夏里的一丝轻风,沐浴着燥热烦闷的身体。
    落叶飘飞,带走的不仅仅是炎夏,凉风袭来,吹来的更是一个季节的寒凉。一叶落而知天下皆秋,换季的时候注意保暖,多加衣服,保重自己才能更好的享受快乐。
    我的心上燃烧着我的夏,我的急迫的、炎热的、沉郁的、太幸福的夏:我的炎夏之心如何地渴望着你们的清凉!尼采。
    炎夏渐渐褪去,白露悄然来临,日热夜冷温差大,身体健康要注意:呼吸疾病谨预防,宜食清淡粥相配,鱼虾海腥要避免,腌制辛辣物误食。愿你健康!
    炎炎夏日给家人爱人朋友发去一条夏日祝福短信,给她送去一丝幸福的感觉。夏日祝福短信轻轻地,不惊你梦;只愿你,梦中有我。安好!
    母亲的微笑,是隆冬的火炉,使我暖心;母亲的微笑,是炎夏的薄荷,使我清心;而母亲鼓励的微笑,则是天昏地暗时,一束耀眼神圣的光茫……
    炎炎夏日,知你心烦气躁,我特送清凉短信给你,冲冲凉水澡,听听古典乐,喝喝绿豆汤,深呼吸一下放轻松,心就静了,心静自然凉,祝你清凉一夏天。
    天气是闷热的,幸好我的祝福是清凉的;太阳是火热的,幸好我的问候是沁心的;酷暑是漫长的,幸好我的信息是不断地。炎炎夏日,送你清凉祝福,愿你凉爽一夏!
    短信一条,为您送上情谊一大片,炎炎夏日,愿您清凉体现;这条短信,话语虽少,友情无限;一条短信,一份情谊,夏天快乐,我的祝愿!
    樱花如果没有百花争艳我先开的气魄,就不会成为美丽春天里的一枝独秀;荷花如果没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意志,就不会成为炎炎夏日里的一位君子;梅花如果没有傲立霜雪的勇气,就不会成为残酷冬日里的一道靓丽风景;人如果没有坚持到底的毅力,就不会成为紧张军训中的一颗亮星。
    炎炎夏日,友谊便似一杯清新透凉的冰红茶,滋润着你我干渴的喉咙。
    炎炎夏日莫贪睡,伸腰起床无需快。晨起空腹一杯水,清洗肠胃又开怀。一日三餐细细嚼,莫嫌天热省正餐。瓜果蔬菜种类繁,好吃宜杂不宜多。适当锻炼身体棒,祝你健康永相伴!
    炎炎夏日,买台空调送你,太贵!搬座雪山给你,不会!请你海吃一顿,伤胃!请你旅游一回,怕累;送你一支玫瑰,误会!只好短信祝福你,实惠!
    小满时节悄然到,气温骤然直攀高;炎炎夏日多闷热,若逢下雨温骤降;薄薄外套随身带,以防感冒来侵扰;饮食清淡为健康,瓜果蔬菜不能忘,愿健康!
    炎炎夏日,找个地方感觉清凉。口干舌燥,随手拿起冰爽的饮料。酒足饭饱,我想到了身边的好友,拿起手机给你发去夏至的问候:麻烦过来一下,帮我结账。
    烈日当空,炎炎夏日,期许一丝清凉;四处奔波,苦于生计,盼望一丝宁静,寻找一点恬淡。相隔远方,心如邻里,时时牵挂,遥祝朋友,安享一“夏”清凉,求得一“夏”安宁,幸福永长!
    秋风飒飒,吹走了炎夏,代之而来的是秋天的凉爽。早晨,阳光透过窗子洒在地板上,带来阵阵暖意,朝霞也很滋润,镶嵌在苍老的枝叶上,澄碧的蓝天上飘着缓缓流云,凉爽的秋风之中,秋意显得更加优美、深沉。
    淡淡一杯竹叶青,炎炎夏日使心静;清香扑鼻龙井茶,西湖最盛好味道;翠翠绿绿是毛尖,多饮养颜抗衰老;都是绿茶都很好,最适夏至养生道!

    汉字详情

    yán [yan]
    部首: 414
    笔画: 8
    五笔: OO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F
    四角: 90809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二火。本义:火苗升腾)

    (2) 同本义

    炎,火光上也。——《说文》

    火曰炎上。——《书·洪范》

    秉畀炎火。——《诗·小雅·大田》

    南有炎火千里。——《楚辞·大招》

    顷之,烟炎张天(炎,通“焰”,火焰)。——《资治通鉴》

    (3) 又如:炎上(火焰向上;火向上燃烧)

    (4) 焚烧

    大炎昆冈,玉石俱焚。——《书·胤征》

    今时复旱,如炎如焚。——《后汉书》

    形容词

    (1) 炎热,酷热

    赫赫炎炎。——《诗·大雅·云汉》。传:“热气也。”

    南方曰炎天,又东北曰炎风。——《吕氏春秋·有始》

    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楚辞》

    夏炎百木盛,阴郁增埋覆。——唐· 韩愈《南山》

    (2) 又如:炎暑(炎热酷暑);炎天(大热天);炎魃(旱鬼);炎威(夏天酷热的威势);炎月(暑月);炎辰(炎热的日子);炎兵(喻酷热);炎冷(犹冷热);炎序(炎夏季节)

    (3) 红色 。如:炎卉(鲜艳的花草);炎波(红色的波浪);炎霞(红色的霞光)

    名词

    (1) 炎症 。如:嗓子发炎;喉炎;扁桃腺炎

    (2) 指炎帝 即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相传少典娶于有嵪氏而生。原居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一说炎帝即神农氏。如:炎皇(炎帝神农氏);炎轩(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的并称)

    (3) 汉朝 。五行家谓汉以火德王,火曰炎上,故以“炎”指汉朝。亦泛指以火德王的朝代。如:炎正(汉朝);炎宋(赵宋自称以火德王,故称炎宋);炎运(以火德而兴的帝业之运);炎祚(指汉或宋的国统);炎纪(汉朝年代)

    (4) 比喻炙人的权势 。如:炎贵(权势显赫,贵重)

    (5) 南方 。如:炎方(泛指南方炎热的地方);炎丘(南方炎热的山地);炎邦(南方炎热之国)

    (6) 火 。如:炎德(火德);炎海(火海);炎山(传说中的火山)

    (7) 太阳 。如:炎精(太阳的别称)

    英文翻译

    flame, blaze; hot

    方言集汇

    ◎ 粤语:jim4
    ◎ 客家话:[陆丰腔] jam3 [梅县腔] jam2 [台湾四县腔] jam2 jam5 [客语拼音字汇] yam2 yam4 [海陆丰腔] ram2 ram6 [东莞腔] jam2 [宝安腔] jam2 [客英字典] jam2
    ◎ 潮州话:奄7 ,iam7(iām) [澄海]iang7(iā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于廉鹽B平聲開口三等鹽Biem/hyemĭɛm
    xià [xia]
    部首: 343
    笔画: 10
    五笔: DHT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UHE
    四角: 104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 xié),人头。臼( ),两手,攵( 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2)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夏,中国之人也。——《说文》。 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

    (3) 泛指中国

    蛮夷猾夏。——《书·舜典》。 孔传:“夏, 华夏。”

    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注:“诸夏外土诸侯也。谓之夏者,大总下上言之辞也。”

    此之谓夏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服注:“与诸夏同风。”

    东夏之命。——《吕氏春秋·察今》。注:“东方也。”

    (4) 又如:夏盟(古代华夏诸国间的结盟);夏声(古代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

    (5) 朝代名

    (6)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系传说中禹的儿子启所建立,奴隶制国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即夏后氏

    构木钻燧于夏后氏。——《韩非子·五蠹》

    始于虞夏。—— 蔡元培《图画》

    夏后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虞夏以来。——《史记·货殖列传》

    (7) 又如:夏礼(夏代的礼法);夏书(记载夏代史事的书);夏甲(夏朝君主孔甲)

    (8) 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称号 (1)∶东晋末,公元40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夏国,建都统万城(今陕西横山西北) (2)∶隋末窦建德于公元618年建立夏国,都乐寿(今河北献县) (3)∶北宋仁宗时,赵元昊于1032年建立夏国,史称西夏,都兴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东南) (4)∶元末明玉珍于公元1362年建立夏国,都重庆

    (9) 古代波斯的巴克特利亚人建立的国名 。如:夏国;大夏

    (10) 通“厦”。大屋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楚辞·哀郢》

    见若覆夏屋者矣。——《礼记·檀弓上》

    (11) 夏季。一年的第二季,中国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四、五、六”三个月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诗·小雅·四月》

    (12) 又如:夏汛(夏季汛期);夏安居(僧徒在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又称“坐夏”);夏畦(夏天治理田畦);夏苗(夏季的禾苗或田猎)

    (13) 姓

    形容词

    (1) 大

    夏,大也。——《尔雅》

    于我乎夏屋渠渠。——《诗·秦风·权舆》。传:“大也。”

    此字本谊训大也。万物宽假之时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自关而西, 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方言》

    (2) 又如:夏李(大李);夏屋(大屋);夏海(大海)

    (3) 华彩,即五色

    秋染夏。——《周礼》

    (4) 又如:夏翟(夏狄。羽毛五色的野鸡);夏缦(古代卿乘坐的五采车)

    英文翻译

    summer; great, grand, big

    方言集汇

    ◎ 粤语:haa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a5 [台湾四县腔] ha5 [梅县腔] ha5 [海陆丰腔] ha6 [沙头角腔] ha5 [宝安腔] ha3 [东莞腔] ha5 ha3 [客语拼音字汇] ha4 [陆丰腔] ha6
    ◎ 潮州话:hê7 (hē)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五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雅麻二開上聲開口二等ɣaghrax/he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