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粲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光辉灿烂。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四灵备覩,芝华灼粲。”
引证解释
⒈ 光辉灿烂。
引晋葛洪《抱朴子·君道》:“四灵备覩,芝华灼粲。”
灼粲的网络释义
灼粲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勺声。本义:烧,灸)
(2) 同本义
灼,炙也。——《说文》
皆忧心如火灼烂之矣。——《诗·节南山》笺
征丝灼之。——《史记·龟策传》
不可灼也。——《淮南子·泛论》
唐虞点灼而毁议。——《楚辞》
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书·洛诰》
(3) 又如:灼艾(燃烧艾绒熏灸人体一定的穴位);灼臂落发(烧炙手臂剃去头发。佛教徒表示自我忏悔的一种方式);灼火(燃火)
(4) 烫伤
泉源沸涌,浩气云浮,以腥物投之,俄倾即熟,其中时有细赤鱼游之,不为灼也。——《水经注》
(5) 照亮,用光亮照明
皆仆掩门户。以烛灼之,惧有野犬留厨下。——徐珂《清稗类钞》
(6) 又如:灼灼(鲜明;明亮的样子);灼天(照亮天空);灼夜(照亮黑夜)
形容词
(1) 通“焯”(
)。明亮,鲜明灼见三有俊心。——《书·立政》
(2) 又
我其克灼知厥若。
灼绣颈而衮背。——潘岳《射雉赋》
(3) 又如:灼灼辉辉(明亮炽盛);灼耀(明亮耀眼);灼如(昭明显赫的样子);灼粲(光辉灿烂);灼眼(明亮耀眼)
(4) 明光;透彻 。如:灼知(明白了解);灼灼;灼戒(洞鉴);真知灼见
(5) 焦急 。如:灼急;灼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zok7 [客语拼音字汇] sog5 zog5 [海陆丰腔] chok7 shok7 [客英字典] shok7 chok7 [台湾四县腔] zok7 sok7 [梅县腔] shok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灼 | 之若 | 章 | 藥開 | 入聲 | 藥 | 開口三等 | 陽 | 宕 | cjak/tjak | tɕĭa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
)声。本义:上等白米)(2) 同本义;又指美食
还予授子之粲兮。——《诗·郑风·缁衣》
(3) 露齿笑
军人粲然皆笑。——《谷梁传·昭公四年》
(4) 又如:以博一粲
形容词
(1) 鲜明的样子
粲,文也。——《广雅》
粲,鲜也。——《释言》
如此粲者何。——《诗·唐风·绸缪》
粲粲衣服。——《诗·小雅·大东》。传:“鲜盛貌。”
角枕粲文茵,锦衾烂长筵。——《世说新语·排调》
(2) 又如:粲花(形容言谈生动优美,如百花灿烂);粲粲(鲜明的样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an5 can3 [客英字典] can3 [海陆丰腔] can5 can3 [梅县腔] can5 [宝安腔] can3 [客语拼音字汇] can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粲 | 蒼案 | 清 | 寒 | 去聲 | 翰 | 開口一等 | 寒 | 山 | chanh/cann | tsʰɑ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