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痛

zhuó tòng [ zhuo tong]
注音 ㄓㄨㄛˊ ㄊㄨㄥ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灼痛 zhuótòng

(1) 痛处有烧灼感。多见于郁火伤阴之胃脘痛或热毒炽盛的疮疡、烫火伤等

ache with a feeling of burning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ache with a feeling of burning] 痛处有烧灼感。多见于郁火伤阴之胃脘痛或热毒炽盛的疮疡、烫火伤等 灼痛 中医学名词,指疼痛有灼热之感,而且喜冷恶热。常因火邪窜络,或阴虚火旺,组织被灼所致。

灼痛的国语词典

一种因末稍神经干受损,而呈现的烧灼痛觉。

灼痛的网络释义

灼痛

灼痛 中医学名词,指疼痛有灼热之感,而且喜冷恶热。常因火邪窜络,或阴虚火旺,组织被灼所致。

灼痛的翻译

英语: burn (i.e. wound)​, burning pain

灼痛造句

用伤湿止痛膏贴敷局部治疗皮肤红肿、自觉热痒或灼痛的一度冻疮,取得良好效果。
早期口腔溃疡可出现在舌尖、舌缘、唇、颚、口底等区域,大小不一,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黄色假膜,周围有充血红晕,灼痛感明显。
冻伤的迹象除包括皮肤的疼痛感和灼痛感外,还包括已冻伤区域的刺痛感或麻木感。
因辛辣食物对直肠粘膜有直接刺激作用,使之充血明显,排便时有肛门口灼痛,虽说吃辛辣食物不一定是引起痔的主要原因,但过量食用便易于成痔或使症状加重。
该病患者外阴瘙痒、灼痛,甚至坐卧不安,严重损害妇女的身心健康。
动脉硬化的患者常伴血脂和血黏度增高,可出现舌微血管炎症,使舌体局部供血不足,产生的代谢物会刺激舌神经而出现舌痛,又称舌灼痛症。
她指出滴水观音的根、茎、叶都含白色汁液,其中的植物碱可致人的口、咽部位不适,引发胃灼痛,严重的还会窒息,导致心脏麻痹死亡。
看起来还在隐隐灼痛的它爬起来,跳出鸡窝,一步一步的走着,米赫再一次跌跌倒倒,东冲西撞。
我用手蒙住脸,滚烫的热泪第一次潸然而下。我感觉到泪水流过我的手指间,流下面颊、灼痛了我。我的鼻子阻塞了,而泪水却止不住。这时,她轻轻地摸了摸我的手腕。“你别再碰我,否则我就要死了。”我说。纳博科夫。
引起炎症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霉菌或寄生虫,典型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灼痛和腰痛。
魔鬼不停地在我的身旁蠢动,像摸不着的空气在周围荡漾;我把它吞下,胸膛里阵阵灼痛,还充满了永恒的、罪恶的欲望。波德莱尔。
患者多感有鼻黏膜干燥、灼痛、呼吸道不适等症状。
有一天啊,你变老了,你可以不再轻信自己或者别人,你可以逃过很多伤害,但你也因此失去了活力,失去了猛地撞向尖刀那种切切实实地灼痛!没错,最终你是得到了平安、世故,那是逃避永恒痛苦的唯一方式。
如果淀粉样变累及的是其他部位的神经,或许你感到的是脚趾或者脚心麻木灼痛。
对他来说,这张贺卡像炙热的铁锭,手指可以感到那灼痛,感觉那方形贺卡重得几乎快要拿不动了。

汉字详情

zhuó [zhuo]
部首: 414
笔画: 7
五笔: OQY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FPI
四角: 978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勺声。本义:烧,灸)

(2) 同本义

灼,炙也。——《说文》

皆忧心如火灼烂之矣。——《诗·节南山》笺

征丝灼之。——《史记·龟策传》

不可灼也。——《淮南子·泛论》

唐虞点灼而毁议。——《楚辞》

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书·洛诰》

(3) 又如:灼艾(燃烧艾绒熏灸人体一定的穴位);灼臂落发(烧炙手臂剃去头发。佛教徒表示自我忏悔的一种方式);灼火(燃火)

(4) 烫伤

泉源沸涌,浩气云浮,以腥物投之,俄倾即熟,其中时有细赤鱼游之,不为灼也。——《水经注》

(5) 照亮,用光亮照明

皆仆掩门户。以烛灼之,惧有野犬留厨下。——徐珂《清稗类钞》

(6) 又如:灼灼(鲜明;明亮的样子);灼天(照亮天空);灼夜(照亮黑夜)

形容词

(1) 通“焯”( zhuō)。明亮,鲜明

灼见三有俊心。——《书·立政》

(2) 又

我其克灼知厥若。

灼绣颈而衮背。——潘岳《射雉赋》

(3) 又如:灼灼辉辉(明亮炽盛);灼耀(明亮耀眼);灼如(昭明显赫的样子);灼粲(光辉灿烂);灼眼(明亮耀眼)

(4) 明光;透彻 。如:灼知(明白了解);灼灼;灼戒(洞鉴);真知灼见

(5) 焦急 。如:灼急;灼热

英文翻译

burn; broil; cauterize; br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coek3 zoek3
◎ 客家话:[宝安腔] zok7 [客语拼音字汇] sog5 zog5 [海陆丰腔] chok7 shok7 [客英字典] shok7 chok7 [台湾四县腔] zok7 sok7 [梅县腔] sho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八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之若藥開入聲開口三等cjak/tjaktɕĭak
tòng [tong]
部首: 513
笔画: 12
五笔: UCEK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KNIB
四角: 00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疒,甬声。疒( chuáng),与疾病有关。本义:疼痛)

(2) 同本义

痛,病也。——《说文》

坎为耳痛。——《易·说卦》

桓侯体痛。——《韩非子·喻老》

身体痛。——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病痛恐惧。

身自疾痛。

(3) 又如:痛不欲生;痛定思痛;创巨痛深;累得酸痛;痛毒(痛苦,残酷);痛疾(病痛);痛脚(疼痛的脚);痛煞(疼痛之甚);痛痹(病名。中医指以疼痛剧烈为主症的痹症);痛痒(疼痛,发痒)

(4) 痛恨

自痛负汉。——《汉书·李广苏建传》

叹息痛恨。——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痛入骨髓(形容痛恨到极点);深恶痛绝(极端痛恨、厌恶);痛绝(痛恨到极点)

(6) 痛惜;怜惜;叹惜

苦痛之。——《吕氏春秋·博志》

哀痛未尽,思慕未忘。——《荀子·礼论》

(7) 又如∶痛惋(谓极其怅恨而惋惜)

(8) 损削;损伤。如:痛创(难受的创伤);痛毒(使痛苦;毒害);痛处(指隐痛所在)

(9) 痛爱,怜爱

痛玉不痛身,抱璞求所归。——孟郊《古兴》

(10) 又如:痛爱(怜爱;疼爱;关切喜爱);痛热(疼爱亲热)

(11) 尽力;竭力。如:痛贬(极力贬低);痛诋(竭力诋毁、辱骂);痛毁(竭力诋毁)

形容词

(1) 痛苦,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疾痛惨怛。——《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痛定思痛。——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痛何如哉?

(2) 又如:痛毒(痛苦之甚);痛疾(痛苦);痛恼(痛苦烦恼);痛伤(痛苦忧伤);痛挠(痛苦难受)

(3) 悲痛;悲伤

痛哉斯言。——清· 黄宗羲《原君》

滋可痛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既痛逝者。

(4) 又如:痛切(悲痛哀切);痛心拔脑,痛心疾首(形容悲痛到极点);痛怛(哀痛悲伤);痛咽(悲伤哀泣貌);痛恻(悲痛哀伤);痛惭(悲痛惭愧);痛绝(悲痛到极点);痛伤(悲痛伤心)

(5) 痛切,沉痛恳切。如:痛楚(沉痛)

(6) 痛快;尽兴

登城痛饮。——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7) 又如:痛醉(尽情地饮酒至醉);痛肠(犹衷肠;衷情);痛谈(尽情地交谈)

(8) 严酷;严厉。如:痛斥(严厉斥责);痛比(严厉地斥责);痛坐(严厉定罪);痛法(严厉的刑法);痛治(严厉地惩处);痛绳(严厉地制裁);痛惩(严厉地惩戒);痛断(严厉判决);痛诮(严厉责备)

副词

(1) 极;甚;尽情 。如:痛口(极口。口不停声的样子);痛杖(狠狠地杖击);痛决(犹痛打);痛砭(狠狠地用石针扎皮肉治病);痛辱(极大的耻辱);痛杀(尽力冲杀或围歼;狠狠地击杀)

(2) 彻底地。如:痛毁(彻底毁坏);痛歼(彻底歼灭);痛矫(彻底矫正);痛涤前非(彻底涤除以前所犯的错误);痛悔(彻底悔恨)

(3) 深切地。如:痛疾(深切地憎恨);痛警(深切地警戒)

英文翻译

pain, ache; sorry, sad; bitter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3
◎ 客家话:[陆丰腔] tung5 [客英字典] tung5 [台湾四县腔] tung5 [东莞腔] tung5 [海陆丰腔] tung5 [宝安腔] tung5 [沙头角腔] tung5 [梅县腔] tung5 [客语拼音字汇] tu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一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貢東一去聲開口一等tʰuŋthungh/thunq